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军工霸主-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邻居们猜测的没错,此时此刻的童文烈的的确确是跟人顶上了,而被他顶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在特殊时期下放农场时的老室友,现如今承担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研制任务的刘健和范嘉航:
  “我就说,一帮子娃娃兵能搞出个什么,连基本的情况都没搞清楚,就把东西全都否定了,这还不外行,那什么是外行?”
  童文烈对着刘健二人怒目而视,胡子拉碴的脸上,布满了刀刻一般的皱纹,配着那黝黑的面膛,任谁也看不出他是一位沈城大学航天控制系的资深教授,反倒是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普普通通毫无花哨,哪怕是执拗的发起脾气也是显得格外的朴实无华:
  “我看你们两个是被国企那摊子大染缸给搞坏了,背景硬,能搞到钱就让你们不管不顾的把脸贴过去了?什么都不懂,就算背景再硬,再能搞到钱,最后也是会一败涂地,军工企业的领导要是连最基本的技术知识都不知道,早晚都得玩蛋,以前是这样,现在更是如此……”
  童文烈的声音极大,直震得这栋两居室的房子都有些嗡嗡作响,刘健和范嘉航对视了一眼,都流露出深深的无奈,说起来两个人承接导弹和发射两大系统的研制工作的确有些太过勉强,不是说他们没有相关的技术基础,只是这么多年的国企生涯,让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怎样保住位置以及怎样迎合领导上去了,以至于原本扎实的技术和经验能剩下一半也就不错了;
  如果他们两个要是有个技术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总设计师领导和指挥,凭借着两人还算扎实的基础,只要给他们一段时间,也能把失去的技术知识给捡回来,然而正所谓世事难料,期待的资深技术专家没有碰到。
  反倒是来了个在经验和技术上还不如他们的宋晓旭,虽说这位卢嘉栋亲信的年轻人,在军工电子以及雷达方面有着过人的造诣,可在多学科交杂,且整体性极强的防空导弹系统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如此这般,面对时间紧迫的研制任务,两个人没办法,只能寻求外援,而他们的外援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位沉声怒斥的童文烈……
  说起董文烈,在沈城大学内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治学严谨,学术精湛,而是因为他这个人实在是有些眼高于顶,平常的一般人和事很难如得了他的法眼,也别是在航天学术领域,能让他看上眼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而这也导致了他在该领域的治学异常苛刻,平常的本科生论文如果没有让他满意的亮点,直接打回去从来,研究生的论文更是要写出让他眼前一亮的东西来,否则想要通过连门都没有,也正因为如此,航天控制系专业的学生在选着导师的时候,几乎没人会选这位学术老妖怪!
  不止是对学生严苛,对周围的同事以及其他教授也是一样,就比如前几天,有位女讲师准备进阶副教授,为此筹备大半年好不容易搞出一篇价值极高的技术论文,想让童文烈把把关。结果,童文烈只看了两眼,就给人丢了回去,并直接了当的说:
  “这样的本科论文就别拿来了,丢人!”
  女讲师听了这话,气得连哭好几天,而这也引得好几个航天专业的老教授的不满,专门找上门来理论,童文烈也是来着不惧,就女教师论文的事情,与众多教授展开一场学术大辩论;
  最后那些找上门来的教授无不是铩羽而归,而那位痛哭好几天的女教师见此情况,也是低下了头,按照童文烈的思路重新修改了论文,结果不但进阶成功,而且还因为论文中的开创性,直接越级成为教授,而这也成为沈城大学的一段佳话……
  直到这时,沈城大学的师生们才发现,这位看上去很普通,甚至还有些邋遢的严厉老头,原来才是不出世的牛人,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现年62岁的童文烈,毕业于清华大学航天控制系,算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科技人才;
  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航天研究所,当时正值苏联援建时期,因此他便跟随苏联援华专家学习防空导弹的各项技术以及思路,五十年代末,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国土防空需要,中国军队准备仿制苏联的萨姆…2防空导弹,并将其命名为红旗1号导弹。
  童文烈作为该领域杰出的技术人员,被上级部门选派到红旗1号攻关组,参与红旗1号的导弹研制工作,1960年中苏交恶,苏联不但撤走援华专家,更将众多技术资料和图纸悉数带走,使得刚刚起步的红旗1号防空导弹项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童文烈却挑起了大梁,不但凭借着超强的记忆力,将苏联专家传授的有关萨姆…2防空导弹的各项技术细节全部编撰出来,而且还从其中找出许多该型导弹的缺陷和不足,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
  正是以此为基础,中国不但成功的研制出红旗1号防空导弹,而且在进一步完善童文烈改进方案后,立即上马更为先进的红旗2号导弹项目,童文烈也为此被提拔为整个项目的副总设计师,正当童文烈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激烈的政治风暴却席卷而来;
  红旗2号防空导弹项目也不例外,受到极为严重的冲击,而这其中童文烈所遭到的波及最为严重,主要原因还是他那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以及有一说一的严谨作风,再加上当时年轻气盛,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得罪了一些不该得罪的人,所以风暴一开始,便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下放到劳动农场改造,这一干就是十年……
  漫长的十年让童文烈从一个意气风发中青年,变为两鬓斑白的中老年,然而随之改变的不仅仅是年纪,连整个人生观都发生极大的变化,原来的童文烈是个想要依靠双手为国铸剑的军工奇才,可是历经十年的沧桑的他,虽说说一不二的性格依旧,可再也不想回到当初那个让他身陷囹圄的地方;
  于是在特殊时期结束之后,童文烈并没有回到已经迁到北京的航空研究所,而是主动申请到沈城大学去教书,就这样童文烈从一届军工新星,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老教授,再加上他也很少提及当年的事,所以即便是沈城大学的老师和学生,都只知道他是个学术扎实的老怪,而不知道他是曾经撑起国家天际巨伞的栋梁……
  不过很少人知道他的往事,并不等于没人知道,就比如说当下坐在对面的刘健和范嘉航就是清楚底细童文烈底细的人,说起来他们都是当年劳动农场下放的干部,在其中刘健和范嘉航对童文烈颇多照顾,即便是提前出去,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为童文烈提供不少方便。
  所以两人对童文烈可谓是知之甚详,不但清楚他当年的辉煌,更知道他即便下放也没有放下有关防空导弹的理论研究,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追踪更是一刻也没停过,虽然童文烈对此的解释是爱好,但刘健和范嘉航却心里清楚,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心里头还是有很多东西放不下……
  然而不管怎样,有这样一位技术和经验俱佳的人在,两人自然要好好利用利用,所以在新式防空导弹任务下达之后,两人便找上门,童文烈因为当年的人情也没有拒绝,便把事情接下来,可是让童文烈没想到的是,他集成这几年独自研究的最新成果构建的防空导弹方案,竟然连一般的技术研讨会都没过,这对一项眼高于顶的他简直难以接受,待问了两人相关细节后更是暴跳如雷:
  “看到没看上一眼,就直接否定,你们把那个卢嘉栋捧上天,可我却觉得他就是个外行,简直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官僚,其作为比劳动农场里的头头脑脑还要可恶!”
  “老童,卢总真的不是外行,人家一眼就看出你是参照了美军‘海麻雀’导弹……”
  “看出来怎么了?你看出来你比我长得好看,难道你就比我论文写得好?”没等范嘉航把话说完,就被童文烈硬生生打断:
  “体制样式有相似之处,不等于内部结构也是一样,光会看外表的家伙,只能说不懂装懂,反正不用改了,你们还是原封不动拿回去,如果他搞不明白,我看……你们的新式防空导弹也就不用搞了!”
  童文烈半点客气都没有,把刘健和范嘉航想要修改的计划方案原封不动的丢了回去,随后一个转身便进了卧室,只留下客厅之内面面相觑的两个人……


第799章 潜伏
  “卢总,这就是童文烈的所有事了!”
  沈城厂,三号行政楼三楼的宽敞办公室内,刘健说完便小心翼翼的看着办公桌后面,皱眉盯着手上那份由童文烈亲自起草的设计方案的卢嘉栋,随后与一旁的范嘉航互望了一眼,从对方的目光中,都看出彼此眼眸深处的些许不安来;
  童文烈那般钻牛角尖儿的坚持,领准备让其改进设计方案的刘健和范嘉航顿时陷入了难题,没办法,为了交差,也只能把童文烈的老方案稍稍修改了下,在一个星期后的技术讨论会上再次提出来。
  只不过这一次,两人没有像上次那般在前面说了一大堆铺垫,而是直奔主题,将童文烈所设计的方案详详细细的讲解了一遍,至于所获得的效果,也着实出乎两人的意料,不但与会的一众技术人员十分赞同,居然连一项眼光独到的卢嘉栋也表示认可!
  面对这样的结果,刘健和范嘉航在欣喜的同时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童文烈性子虽然有些孤傲,可是搞出来的东西却还是无可挑剔的,早知道这样在上次技术研讨会的时候,就把方案完完整整的讲出来,也就用不着搞这么麻烦。
  然而就在刘健两人庆幸自己把一个麻烦事彻底解决的时候,一个更大的麻烦却悄然的找到他们,而找麻烦的不是别人,正是令他们又惊又惧的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的掌舵人卢嘉栋,至于找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卢嘉栋早就看出两人设计方案中存有古怪……
  卢嘉栋虽说不是专业搞防空导弹的,但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对于这类在21世纪占据重要地位的武器装备也是不陌生,相关的技术资料更是读了不少,所以对于一款防空导弹的设计情况,卢嘉栋一眼便能看出端倪;
  也正因为如此,当看到刘健和范嘉航的设计方案时,他的眼睛也是微微一亮,虽说该方案的借鉴了美国海军“海麻雀”反恐导弹的某些思路,但并没有生搬硬套的照搬过来,而是在其基础上融入了很多独有的东西:
  比如说在制导方式上并没有沿用“海麻雀”上的半主动雷达制导,而是采用八十年代中远程防空系统普遍应用的TVM制导体制;再比如说弹体尺寸,也要比“海麻雀”以及红旗61这种近程防空导弹要大上许多,气动布局也极为的简洁明了,可以说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区域防空导弹。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却在其中找到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不是这款方案不够好,而是有些太好,太成熟,即便是用他穿越者的挑剔眼光来衡量,这套防空导弹设计方案都是无可挑剔。
  只不过就是这无可挑剔,却是让卢嘉栋有所警惕,因为他知道凭着宋晓旭的稚嫩以及刘健和范嘉航难挑大梁的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这么成熟可行的设计方案,既然不是他们,那就只能另有其人,所以在会议结束后,卢嘉栋不动声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