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铸清华-第8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赶紧着传诏天下吧,”太后笑眯眯的说道,“别耽误着了,你去拟定各位嫔妃的封号吧,就不用在我这里了。”
光绪皇帝称是,这个时候秀女们还在殿内,皇帝瞥了一眼静芬,静芬拿着玉如意,朝着皇帝微微一福,皇帝点点头,走了出去,预备着告诉众臣,自己已经定下了皇后,封后的诏书需要内阁拟旨,马上下发。(未完待续。。)
☆、四十一、立后封妃(八)
礼亲王兴高采烈的从圆明园殿内走了出来,“奉皇上旨意,立一等承恩公桂祥之第二女为皇后!”
大家脸上顿时浮现出了喜色,的确,皇帝马上要大婚了,那么就是马上可以亲政了,这是今年的大喜事,之前虽然因为别的事儿闹了一点风波出来,可趁着皇帝二十大寿之前,就立好了皇后,这委实是一件高兴的事儿,而且这件事儿大家看来几乎是和政事无关,只是纯粹的一件喜事。
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大臣们,包括军机处的几个,都十分的满意,这一位皇后的人选充分的表明了,皇帝最在乎的还是皇太后的感受,不然怎么会立皇太后的侄女儿为皇后呢?可见将来就算皇帝亲政,最尊敬的还是皇太后,绝不会是其他人。
醇亲王一直吊着一口气,这会子也参与了立后的事儿,紧张多度,有些头晕,礼亲王连忙叫太监们扶着醇亲王下去休息,恭亲王默不作声,他身后的宝无声无息的叹了一口气,“还真的是这一位,皇太后的心,也实在是太大了。”
李鸿藻、徐桐还有翁同,这几个皇帝的师傅,又是有大学士的尊荣,故也在此地候着佳音,听到了这个事儿,李鸿藻先是微微皱眉,随即舒展,“这可是大喜事儿,皇上终于立后了!”徐桐在后头极为开心。
翁同瞧了一眼李鸿藻也不说话,只是捻须沉思,到了最后微微的摇了摇头。
圆明园殿内,五位秀女也得到了姑姑们的指示,依次退出了圆明园殿,她们没有跟着皇帝,毕竟要和外臣相见,不太合适。
既然是已经有了身份,那就不宜呆在园子里头了,要各回各家,然后预备着抬轿子入宫,大婚的日子要在秋天,那时候也已经回銮,不会再呆在圆明园里头,所以静芬被带着回到了武陵春色,也不做停留,直接就出了圆明园,坐在马车上,雀儿只是叽叽喳喳的兴奋不已在说话,静芬摸着那把玉如意,瞧着窗外各式各样的景色,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无声无息的流下了眼泪,“小姐您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静芬抬起头,用帕子擦干了眼泪,眼中露出了坚定的神色,“我只是高兴坏了,真不知道该说什么,辛苦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一个好前程,我自己倒是没什么,总算是让阿玛稍微可以宽心一些了。”
马车又稳又快,不一会,就到了方家园噼柴胡同,这厢早就飞报到了好消息,胡同口就是敲锣打鼓鼓乐齐鸣,人山人海,马车好不容易排开众人,到了承恩公府门前,桂祥早就带着阖家老小尽数跪在门口了,静芬拿着玉如意走下了马车,桂祥泪流满面,连连磕头,“寒门得邀天幸,娘娘得立为皇后,实在是奴才最为荣耀之事。”
静芬默然良久,才亲自扶起了桂祥和母亲,“好不好的,且看着将来了,阿玛,我从了你的意,入宫争到了这一个皇后的宝座,”鞭炮轰鸣,盖不住静芬清冷之极的声音,幽幽的传入了桂祥的耳朵,“那你也要帮着女儿我啊。”
“这是自然,”桂祥颤抖的微笑着,“奴才绝不会违背娘娘的。”
在这个时候各大臣,就都到了勤政殿,今个勤政殿就是归皇帝使用,国家的大事,主要是庆典,都要穿俗称是所谓“花衣”的蟒袍,大家伙知道今个是要立后封妃的,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在值房换好了衣服,有喜事也要进献如意,军机处总的进献一把,各王宫大臣,也都要进献一把如意,有的交内奏事处转呈,有的当面进献。
御前大臣和军机大臣的如意,当然是当面进献,金镶玉嵌,紫檀象牙,宝石水晶,珠光宝气琳琅满目的摆满了御案,皇帝站在御案前,把手放在各式各样的如意上慢慢的走了过去。大臣们恭贺皇帝立后,皇帝也不知道想些什么,这个时候倒是也没有很高兴的样子,听到众人的山唿,也只是淡淡的开口,“诏书写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礼亲王说道,他挥挥袖子,让许庚身上前,他是如今军机处的一支笔,许庚身上前,呈上两道黄面红封里的谕旨,已经正楷撰写清楚,皇帝先看头一个谕旨,里面写着是:“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皇帝寅绍丕基,春秋日富,允宜择贤作配,佐理宫闱;以协坤仪,而辅君德。兹选得一等承恩公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丽贤淑,着立为皇后。”
看到那个“丽”字,皇帝不免有些刺心,随即提笔用朱笔划掉这个丽字,在边上注了一个“庄”字。
“立后的诏书没问题,就这么办吧。”
“是,”礼亲王应道,“下一本就是四位秀女如何封号以及品级的上谕,请皇上朱笔圈定。”
这道上谕,仍用“奉懿旨”的语气,宣封长叙两女和贾氏西林觉罗氏四位。在“着封为”三字下,空着四格,另外附着一张单子,上面写着八个字,都是“玉”字傍。皇帝虽是初次处理此类事件,但也不难想象,这八个字是用来选做称号的。
皇帝略看了看,圈了四个字,“瑾”、“珍”、“璎”、“琦”,将四个封号放在了空格里头,十七岁的他他拉氏为瑾嫔,十五岁的他他拉氏为珍嫔,十九岁的西林觉罗氏为璎嫔,十八岁的贾氏为琦嫔。“刚入宫就不宜太过高位,封嫔即可。”
礼亲王等人称是退下,只留下了光绪皇帝一个人在殿内,他背着手,看了一会御案上的如意,慢慢的坐了下来,午后的阳光照耀进了深深的殿堂,照亮了皇帝年轻的面庞,他似乎有些兴奋却又有些闷闷不乐,闷闷不乐的缘故大约觉得现实没有想着那么美。
这样干坤一定,其余的事儿就很从容不迫的做下去了,十几年前同治皇帝大婚的一套,刚好可以用来照旧用就是了,到了九月,就是大婚的日子了,过了重阳节,帝后回銮紫禁城,忙忙碌碌了半个月,九月底便是宣制奉迎皇后之日。
午时未到,百官齐集,午正三刻,皇帝在太和殿升座,在净鞭“刷啦、刷啦”响亮清脆的声音中,王公百官,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然后礼部官员宣制。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奉迎正使武英殿大学士额勒和布,副使礼部尚书奎润,以及特派的奉迎十臣十员,跪着听完,等皇帝还宫,随即捧节由丹陛正中下殿,护送皇后的金册玉宝,以及内中安放一柄御笔亲书“龙”字金如意的凤舆,出太和门,过金水桥,经午门、大清门,折而往东,缓缓往后邸而去。
一到并非立刻奉迎皇后入宫,依照钦天监选定的时辰,直到午夜交进二十七的子时,皇后方始恭受册宝。其时西风大作,恍如万马奔腾,围观之人都纷纷传此乃吉兆。幸好銮仪卫会办差,数百对画凤喜灯,改用玻璃作灯罩,作得十分精致灵巧,虽有大风,喜烛烨烨,不受影响。苦的是四位“奉迎命妇”,照例应该骑马,风号马嘶,在鞍上坐不稳当,个个吓得胆战心惊,拼命抱住马鞍上的“判官头”,口中不住念佛。
因此,奉迎的仪仗就走得慢了。子正出后邸,由方家园经史家胡同、东大街、长安牌楼、兵部街、东江米巷,进大清门,已将寅时。午门的景阳钟大撞,声震九城,天子脚下的百姓都知道皇后进宫了。
凤舆一入干清门,有十二名太监,手执藏香提炉,引入干清宫后的交泰殿,将凤舆从火盆上抬过,在殿门外停下,皇后降舆,由四名女官扶着进殿。
进殿又有花样。门槛上预先横放一个马鞍,下藏苹果两枚,盖上红毡,皇后须从鞍上跨过,进殿交拜天地,然后引入交泰殿后的坤宁宫。
大婚的洞房,照例设在坤宁宫东暖阁。但合卺宴设在西屋,皇帝与皇后在一双全福侍卫高唱满语“合卺歌”声中,进用膳房所备的筵席。这自然是一个形式,歌声一终,筵宴已毕,再由女官引入洞房。
这个时候差不多闲杂人等都已经退出去了,皇帝有些不情愿,但是今个是大婚的好日子,两个人是必然要在一块的,他微微咳嗽一声,对着静芬说道,“时候不早了,就请安置吧。”
“是,”静芬饶是大方极了,但是这个时候委实是十分羞涩,害羞着低头不说话,皇帝喝了几杯酒,见到盛妆之下的静芬十分可爱,不由得心里微微一动。
帝后坐下的时候,已经是天麻麻快亮了,这一夜许多人都没睡觉,瑛皇贵妃和荣寿公主一力主持内务,忙的不可开交,直到事儿办的差不多的时候,才来到储秀宫交旨,到了储秀宫才发现,慈禧太后根本就没安置,只是坐在东暖阁里头自斟自饮,还有一桌子的菜,安德海在边上布菜,见到两个人来了,太后喝了一杯酒,点点头,“事儿忙完了?”
“是。”
办这一件大喜事,荣寿公主和瑛贵妃两个人是承上启下的枢纽,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安安稳稳睡过一觉了。慈禧太后是万事不管的,看她们脸上又黄又瘦,实在于心不忍,此时便怜爱地说道:“你们两个够累的!这会儿总算忙过了,息一会儿去吧!回头来陪我听戏。”
“臣妾不累,”瑛贵妃连忙说道,“老佛爷若是不嫌弃臣妾,臣妾倒是可以陪着老佛爷喝几杯。”
“胡闹,”太后笑道,“你这么劳累,一喝就可醉倒了,且不忙着陪我喝酒,你先休息好了,过几日总是要赐宴的,到时候你再陪就是。”
瑛贵妃蹲了蹲膝盖,退下了,太后也让荣寿公主退下安置,荣寿公主摇头,“女儿还要去瞧一瞧新入宫的四位嫔妃。”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太后笑道,“既然去,就别空着手去,小安子,你把内务府的好东西拿一点出来,让大公主送过去,今个是五个媳妇一起进门,我这个婆婆可不能偏心。”
荣寿公主笑道,“皇额娘是最公平的了,那里会偏心呢。”
“瞧一瞧她们有什么缺的,刚进宫,人生地不熟的,只怕是觉得不比家里头方便,小李子去问,大约她们害羞也不好意思说些什么,你去好些。”
谁说皇太后不喜欢其余的人选了,这明明是体贴入微的举动,荣寿公主点头称是,她有些欲言又止,慈禧太后看的清楚,微微一笑。“是不是觉得今个皇帝似乎不太高兴。”
“女儿倒是觉得皇帝有些累了,”荣寿公主笑道,她故意用玩笑话打岔,就怕慈禧太后觉得皇帝不是乐意娶静芬而不高兴刺心,“他自己个选的媳妇,怎么会不高兴了?只是折腾这么久,大约是累了。”
“我可是没有管皇帝选那个,”太后拿着酒杯,转了转,“我是他自己个选的,他长大了,”太后有些怅然,似乎这种成长她有些难过,却又有些释然,“知道利弊关系了,小孩子只看爱憎,大人才看利弊,他知道立谁为皇后,对朝政最好,最让我安心,也最让外头的大臣们安心。”
“皇帝是最孝顺的,”荣寿公主也是看着光绪皇帝长大的,自然也要代为转圜,“做什么事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