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帝师-第5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啊,夏哥哥,正事要紧。此事又关乎进学,更加重要。夏哥哥快去吧!”徐惠也点了点头,对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点点头,又说了几句,然后便离开了凉亭,往前堂过去。

    到了前堂,张县令已经在了。见夏鸿升出现,于是起身行礼拜见:“下官拜见侯爷!”

    “张县令莫要多礼,请坐!”夏鸿升摆了摆手,让张县令坐下来,又问道:“却不知张县令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回禀夏侯,今日下官前来拜访,一则,是得知夏侯回来,故而前来拜见。二则,是之前夏侯交代的事情,中间遇到了些难题。下官无能,实在无解,故而一听说夏侯回来,这就赶紧前来请教了。”张县令说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张县令但讲无妨!”

    张县令叹了一口气,说道:“先前,陛下及夏侯令下官在泾阳县内兴建官学,作为试点,供百姓子弟入学进学,而不论出身贵贱。下官遵照夏侯之意,于泾阳县内兴建无所官学,以城中为中心之官学,四向各一所官学,以强行使孩童入学。下官不遗余力,当时便立刻堪舆位置,开始修建。只是……唉!”

    “只是如何?”夏鸿升问道。

    张县令摇了摇头,说道:“下官无能,这泾阳县每年之资财有数,除却寻常之所需,实在无力兴建这么多学堂。尤其还是以夏侯给出的图样来建筑,更是花费甚多。这两年来下官在旁处克克扣扣,也才只建起来两所而已。下官绞尽脑室,实在是无能为力了。下官有负侯爷重托,惭愧至极,还请侯爷恕罪!”

    听了张县令的话,夏鸿升顿时一笑,说道:“我道是何事叫张县令如此为难,却原是这个问题。张县令放心,当日请张县令兴建官学,本侯便已然考量到这个问题,也早已想好了对策。”

    夏鸿升同张县令耳语一番。

    张县令听了之后,顿时大喜过望,立刻告退下去,前去准备去了。
………………………………

第856章 召集泾阳“大人物”

    虽说封地在泾阳,可说实话,夏鸿升并没有怎么去泾阳县城里面转过几次。

    泾阳集就在庄子上,里面的东西比泾阳县城可齐全的多。

    必要去县城的采买,亦不须夏鸿升去费心,更不须他亲自去。

    若是有一些相关的事物,也张县令到夏鸿升的府上拜见去,断没有夏鸿升去找他的道理。

    偶有几次夏鸿升自己去泾阳县衙,也是坐着马车匆匆到了县衙,说完事情又坐着马车匆匆离去。

    反而没有怎么去细细看过泾阳县城。

    所以,也才惊讶于泾阳县城的变化。

    县城里面的道路竟然已经全都变成了水泥路了,路边也规整了许多。经过坊市的时候,竟然恍惚好似又看到了另外一个泾阳集。

    “这泾阳……变化可真不小。”夏鸿升说道。

    听见夏鸿升的话,齐勇在身后说道:“公子,自打您受封来了泾阳之后,在庄子上又是弄这,又是弄那,这人的眼可都明着呐,看着咱们庄子上的情形,于是也跟着做。还有这路,自从咱庄子上全修了水泥路之后,泾阳就也开始修路了。还是公子说的,泾阳县修水泥路,水泥厂只收一个成本,一枚铜钱都不多挣的。这么一来,自然变化很大。”

    经齐勇这么一说,夏鸿升就想起来了,那还是他刚受封到了泾阳,修了泾阳集和通往长安的水泥道的时候的事情。当时他还对李世民说了要想富先修路的话,还分析了一番,后来李世民就叫泾阳县修路。夏鸿升为了支持泾阳修路,于是以成本价将水泥卖给泾阳县。

    这么一想,竟然已经过去四年了。

    夏鸿升于是干脆也不再骑马,翻身从马上跳了下来,齐勇于是也立刻翻身下马,将两匹马都牵着,跟着夏鸿升走路起来,往县衙过去。

    夏鸿升一路边走边看,左转右拐的,看到泾阳现成里面的变化,心中很是高兴。

    一直在泾阳县城里面转悠了将近一个时辰,看了许多地方,夏鸿升这才慢吞吞的到了泾阳县衙外面。

    县令站在门口等着,一看见夏鸿升,就立刻上前行礼迎接。

    “人都来了?”张县令行礼问安之后,夏鸿升问道。

    张县令点了点头,答道:“回禀夏侯,本县当中的各大商户、乡绅,俱都已经收到了侯爷的请帖,今日也都已经到了县衙之中,久候多时了。”

    夏鸿升却并不急于进去,只是笑着又问道:“里面那些人当中,商户几何,乡绅几何?”

    “回侯爷,商户有十数人,都是本县最大的一些商户。”张县令对夏鸿升说道:“乡绅有五六个,都是此间之大族,还有一个……”

    张县令顿了顿,又说道:“是夔国公的本家亲戚……”

    夏鸿升点了点头:“哦,进去吧。”

    三人一道进去了泾阳县衙,到了后面,进入堂中之后,果然就见里面坐满了人。

    这些都是泾阳县的大商贾和乡绅地主。他们要么是在泾阳县本地有不少产业,要么是在长安有生意做。总而言之,这帮子人就是泾阳县这个地界里面的百姓里面,或是财富,或是社会地位,处于最顶层的那些了,也都是在泾阳县之中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了。

    只是眼下这十数个人坐在那里,脸上的表情却显得有些揣揣不安。自然也有人面无神色,无波无澜,就只是静静的端坐着。

    那脸上有些惴惴不安的多是商贾,而那些面无波动静静坐着的,必是乡绅。

    盖因商人究竟还是地位不足,因而心中底气也就不足。而这些乡绅们,哪一个没有一些背景的?

    见二人进来,众人就都站起了身来,向张县令行礼。

    “诶!莫要同我行礼,诸位且来拜见侯爷。”张县令让开了身子,将夏鸿升介绍给了众人,说道:“此乃大唐泾阳县侯夏侯爷,还不快来拜见!”

    众人看看夏鸿升,顿时一惊,连忙过来躬身行礼拜见。

    “诸位不必多礼。”夏鸿升摆了摆手:“请坐。”

    众人坐下之后,当即便有一老者又站起身来,对夏鸿升复又行了一礼,笑道:“呵呵,老朽刘泰拜见侯爷。侯爷之名,老朽早已是如雷灌耳。侯爷文武双全,文有才名冠绝天下,格物之道犹如神技。所做之诗歌长短句皆为天下文士所推崇,开文坛之新风。武有建军校,破突厥,荡灭倭国之功,天下而皆知。又在泾阳筑书院,不问尊卑苦寒,一律皆许入学,尽授格物之道。老朽慕名已经,今日终得有幸能一睹侯爷之风采,着实足慰平生了!”

    夏鸿升可没有被这一同马屁给拍晕。想到他的名字叫刘泰?心中就立刻明白了。这恐怕便是张县令方才所说的夔国公之本家亲戚。看他年纪,比刘弘基要大不少,只怕家族之中,还是刘弘基的长辈。

    他先开了口说话,再看看其他人看他时候的神色,夏鸿升就就你知道的太多了这群人是推举了他来领头了。

    夏鸿升哪里会不明白这些人的小心思。无非就是担心夏鸿升压榨他们罢了。

    于是夏鸿升笑了起来,摆了摆手,说道:“老先生谬赞了,些许虚名而已,不足一提。”

    “却不知道,今日侯爷召集吾等前来,可是有何吩咐?”那刘泰又问道。

    夏鸿升抬手示意,请他坐下来,然后扫视了一圈诸人,又笑着说道:“今日本侯召集诸位前来,的确是有几件事情,须同诸位相商啊。”

    堂中诸人相视一眼,然后又纷纷看向了夏鸿升,等他继续说下去。

    夏鸿升又笑了一笑,说道:“方才刘老先生也说了,本侯在泾阳筑书院,不问尊卑苦寒,一律皆许入学,尽授格物之道。其实,本侯书院中所授,并非只有格物之道。只是以格物为主罢了。其他儒、墨、纵横等诸子学问,书院中皆有所授。格物之道,本侯亲自教授,而儒有当世之大儒颜相时、盖文达、于志宁等诸位先生,墨有当今墨家钜子及墨家传人,纵横有莒国公之传人……凡此种种,泾阳书院之中百家争鸣,实乃学问之圣地,亦是本侯所做之事中,最令本侯高兴的事情。本侯素来有一志向,欲为往圣继绝学。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正为此事。”
………………………………

第857章 开口要钱

    听了夏鸿升的话,众人都诧异而吃惊,纷纷互相对视起来。只见其中一人站了起来,对夏鸿升行了一礼,说道:“这……侯爷,草民等都是大老粗,若是行商,还能说道出来那么几句,可这治学……不怕侯爷笑话,草民是商户,自己大字不识几个,侯爷召集草民过来,也无甚子用啊!”

    此话一出,看着随声附和的那些,就都是泾阳县中的大商户了。

    却见之前那个叫刘泰的老者对那些商人们抬手压了一下,示意那些商贾们安静下来,然后自己又问道:“为往圣继绝学!侯爷果然好志气!只是,不晓得侯爷今日召集咱们来,却是要咱们做什么?”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论语卫灵公》之中有云,子曰:有教无类。不知道老先生对这句话,作何看法啊?”

    听到夏鸿升问他,老者笑了起来,捋捋胡须,说道:“圣人有教而无类,不以出身之贵贱而教之,上至贵族,下至百姓,甚至于蛮夷之人,愿随听讲者,皆可听先贤传道授业。”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孔圣人之前,学在官府,唯有贵族子弟可以得入学堂,受到教化。因而唯有贵族子弟才可做官,才可读书识字,才能学习道理。然而孔夫子创办私学,兴办教育,以培养贤才。孔夫子所言之“有教无类”,便正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且看孔夫子弟子三千,却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皆因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平民百姓亦可入学受教。”

    夏鸿升看看众人,又说道:“圣人如此胸襟,我等后人承其遗志,亦当有教而无类,使得天下人皆能入学受教啊!”

    刘泰一听,不禁问道:“侯爷的意思是……”

    “本侯在封地的庄子上,建了一座学堂。学堂之中,一应费用全免,支出开度皆由庄子上的产业及本侯所处。凡是本侯庄子上的庄户,家中孩童一旦年满六岁,不论贵贱男女,便必须到学报名入学,进入学堂之中学习。若是有阻挠孩童入学的,当即收回庄子给他家中安排的一切事务,然后逐出庄子。孩童入学,乃为强制,即只要年满六岁,不管他愿不愿意,都要进入学堂之中学习知道和道理。这么几年过来,本侯庄子上的少年郎们,没有一个不识字,不通道理的。先前陛下曾驾龄本侯庄中,对其赞不绝口。诸位试想,那些少年郎如今再不济,也都能识字读书的,日后他们成了家,他们的后代自然也要随之读书认字。这么几代人下去,哪里还有不会认字读书,不会明白道理的人呢?”夏鸿升对堂中的众人说道,说罢之后,又转头看了一眼那些商贾们,复又继续说道:“会读书,懂的道理,那就是读书人。学到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