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难择路-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老医官给李得一讲述着他与李有水的渊源。李得一好奇道:“师父,你不是说俺三爷爷不识几个大字么?他还跟你学过认字?”

    孙老医官鼻子里哼了一声:“他?你三爷爷李有水就是个滑头鬼。平时看着是个一根筋的粗人,其实他心眼多着呢。他当初听说为师是个文官,又敢带兵与突辽人拼命,便想与为师结交一番。求为师教他识字不过是个幌子罢了,时间一长他便耐不得性子,每日只是拉着为师扯东扯西,变着法儿想打听为师会不会说书,所以到最后他统共也没学会几个字。”李得一悻悻道:“弄半天,俺三爷爷跟你拜把子的目的是想听书啊,俺还以为他是因为与师父你意气相投,这才结拜的。”

    孙老医官忽然问李得一道:“你三爷爷后来跟没跟你说他后悔当年识字不多,没法修原气?”李得一略一寻思,答道:“俺三爷爷说他是因为断了腿才没法修原气的。”孙老医官听这话,面上喜怒不显,说了一句:“这老家伙,到老了还是这么死要面子。”说着话,又拿出一个酒盅,先倒满了,再给自己那盅也倒满:“如今你三爷爷不在了,拉起这些前尘旧事,反倒又想起他来咯。”长叹了一口“哎……你替你三爷爷把这盅酒干了。”李得一听话地把酒盅端起来,跟师父碰了一下,孙老医官说了句:“李有水,这盅算我敬你的,当年答应你陪你好好喝一顿,一直没机会。现在,你不在了,就由你孙辈代替你喝。”说罢,一饮而尽,李得一也跟着一口干了。李得一打心眼里觉得三爷爷配得上师父敬的这盅酒,配得上跟师父这样的高人一起喝酒,所以李得一喝的也很痛快。

    这盅酒喝完,孙老医官接着拉到:“不该你的你求不来,该你的你跑不了。当年为师跟你三爷爷也是命中注定要参与这场大战。北门关上狄大帅见突辽人士气正旺,便天天依仗关墙高垒死守,任凭突辽人如何挑衅,就是不出关与之野战。突辽人虽说来势汹汹,可面对北门关这种高墙巨堡,还真是狗咬王八——无从下口。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对峙了近两个月依然没什么大战。每日里突辽人只是上午攻城一番,也不甚激烈。两月过后,你三爷爷养好了伤,便回到北门关跟大帅报到,顺便提了提为师,狄大帅觉得时值大战将起,正是用人之际,为师这样既能奋勇上阵杀敌,又读书识字的人才,天天窝在后面押运粮草太可惜了,便一纸调令把为师调到了北门关前线。”

    “这仗一拖就拖了三个月,眼瞅着到了冬日。边关雪来得早,当时北门关外已经大雪漫天,白茫茫的一片雪海。这日狄大帅忽然把我们这些年轻的将领叫到一起,说他已经计划好了,明日就要出城与突辽人决一死战。当时我们都不明白大帅为何选择此时与突辽人交战。因为众人皆知,再拖延些时日,突辽人的战马就会因为雪堆积太深而找不到足够的草吃,只能喂事先备下的草料,到时他们的战马都会因为饥饿而马力不足,那才是我们出战的最好时机。”孙老医官说到这儿,情绪明显有些不稳,借着一口酒压了压,接着说道:“为师当时观察到大帅面上有忧愁之色,便暗暗记在了心中,等到夜半时分,独自去求见他老人家。大帅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将领一向亲近,听说是为师求见,便起身披上衣服接见了我。为师当时一见大帅的面就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未料狄大帅对为师说道,朝中已有人弹劾他怯战不前,畏敌如虎。天子已经下旨责问,责令他速速打退突辽人。大帅说完这几句话,为师便知晓了他老人家的苦衷。心中也知道是朝中那些权贵大臣从中作梗,他们本想借突辽人之手除去狄大帅,却不料战事拖延日久,而且狄大帅非但毫无败绩,还小胜了几次。他们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便找人弹劾,想在朝堂上给狄大帅找些难堪。”

    “这些权贵大臣为了枚金钱真是丧心病狂了,居然临阵弹劾前方大将,他们不怕突辽人打破北门关之后,边关糜烂千里么?”李得一听了这话,愤愤骂道。孙老医官冷笑了一声,“哼哼,这帮人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谁妨碍他们的赚钱,谁就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至于那些平民百姓,死多少又与他们何干?狄大帅迫于无奈,只能冒险与突辽人提早决战。可他老人家一生戎马,毕竟是经验丰富,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虽然被迫仓促与突辽人决战,狄大帅也是早早的做好了打算,到如今不过是提前派上用场罢了。”

    “大帅做了什么准备?”李得一听到这儿,不由得出声问道。孙老医官答道:“你还记得突辽人是怎么绕过北门关来偷袭咱们威北营的粮草的么?”李得一恍然大悟:“师父你是说青羊峡!可突辽人也曾走过这条小路,难道他们没有防备?”孙老医官忽然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道:“这便是大帅拖了三个月才与突辽人决战的原因。当初大帅得知突辽人绕过青羊峡来偷袭粮仓,便留了个心眼。等打退了突辽人,大帅马上就派人前去侦察此处的地势。那青羊峡果然是陡峭难行,说是峡,却不过是两仞山崖之间的一道缝隙,最窄处仅容得一人通过,且无法骑马而行,只能牵着马徐徐行进。且谷中甚多岔路,稍有不慎便要迷路,困死其中。便是这附近的老猎户,一旦不小心把猎物追进了这青羊峡谷,也只好哀叹放弃,是万万不敢轻易进去追赶的。突辽人曾从这峡谷中走过来偷袭咱们,自然在草原另一头是有防备的。可一来这条峡谷乃是一条斜路,由此谷往草原走,出去之后离着北门关处有上百里远。二来,大战已然仨月,狄大帅一味死守,从不出关应战,让突辽人以为咱威北营是怯战畏缩,便放弃了山谷草原出口处的守备,改为全力侦查北门关几十里以内。说来也巧,突辽人守备刚撤,狄大帅便决定出关与突辽人决一死战。”

    李得一给师父续了酒,孙老医官摆手道:“最后一盅。”把酒滋溜了一小口,接着说道:“当晚为师求见大帅询问其中缘由,大帅与我分说片刻之后,你三爷爷也进了大帅帐内。当下狄大帅便指着你三爷爷与为师说道,这便是他选中的明日带队暗中北出青羊峡,于日后决战之时袭击突辽人后方的人选。大帅当时是这么说的:我遍观威北营军中,就数你李有水胆子最大,偏偏心眼还极多,打起仗来不要命,更兼勇猛过人。这次出击危险重重,稍有不慎便要全军尽殁,本帅思索良久,如此重任非你不可。你三爷爷一听狄大帅居然记得他的名字,当时就激动地拜倒在地,直说定当拼死效命。”

    孙老医官说到这儿,忽然叹了口气说道:“人与人的缘分有时真是很难分说。”李得一正奇怪师父为啥忽然来了这么一句,孙老医官又回到了正题:“你三爷爷拜倒在地,狄大帅刚要去扶,冷不防你三爷爷说了句:末将此去有个条件,若是大帅答应,末将敢保不负大帅重任。狄大帅问他有何要求,尽管提出。你三爷爷拿手往为师身上一指,说道:大帅,末将此去危险重重,稍有不慎便要泄露行迹,到时末将身败战死是小,却误了大帅的大事。只要大帅能让此人与末将一同带队前去,便可保万无一失。大帅原以为他是要托付后事,没想到只是要个副手,便当场点头答应了,还应允道:若是你功成归来,本帅便调你做某家亲兵护卫,还亲自为你开蒙,教授你原气修行。”

    “哈哈,俺三爷爷肯定是嫌弃这一路要隐蔽行进,怕路上寂寞,拉你去与他说书听。”李得一哈哈笑着说道。孙老医官白了小徒弟一眼,说道:“你三爷爷若是这时候还想着听书消遣,那是万万入不了狄大帅的青眼。狄大帅当时问你三爷爷威北营军中英才甚多,为何偏偏要你师父我做副手。你三爷爷粗声说道:大帅,俺原是个庄户人家,只因那些年地里收成不好,家里眼瞅着就养不活俺这个最小的儿子。后来赶上朝廷征兵,俺一咬牙,为了活命这才吃了这口兵粮。这趟突袭事关重大,蒙大帅看中,让俺担当重任。可俺自觉还差点斤两,怕关键时候跟不上趟,误了大事,还须得有个本事比俺大的,在关键时刻能扶住耩子。俺这人不懂那许多大道理,只见他这人书读的多,又修原气,关键是还能跟俺和得来,就选他了。”

    “就这么着,为师跟你三爷爷连夜点起两千精锐步兵,趁着夜色赶奔青羊峡。临行前与狄大帅约定,什么时候见狄大帅骑着那匹浑身火红的火眼狻猊在北门关下绕了三圈,那便是决战之时。至于具体何时杀出去突袭突辽人后队,却要我们自己拿主意了。”

 第六十六章 浴血奋战

    “师父,俺问问你,你当时为啥同意跟俺三爷爷一起出去参与这次危险的伏击任务,还给他当副手。您不总是嫌弃他不识字,心眼还多么?”李得一见师父有些疲惫,便勤快地上来给师父松松筋骨,边捏边问道。

    “傻小子,为师当时不过仅仅是个监粮官而已,即便之前奋勇作战,护粮有功,这等大战原也是轮不到为师上场的。你三爷爷可是给了一个机会,为师当然要去,这等大战若是不能亲身参与,恐怕要抱憾终身。再说你三爷爷虽然鬼心眼多,他打仗却很勇敢,回回冲在最前面,舍命护着身后的弟兄。跟你三爷爷这种人一块到了战场上,心里踏实。”孙老医官边说边拿手一拍身上的某个位置,示意小徒弟用力揉捏此处。

    “师父,今天还接着往下拉么?”李得一腆着脸问道。“明天再说吧,为师今日疲乏了。待会儿你该干嘛就干嘛去,也不用总在为师这里耗着。”

    给师父捏吧完,伺候着师父歇歇,李得一就离了师父那儿,依旧去刀甲营抡铁锤。今天他特意多呆了一会儿,看那些精熟的老铁匠怎么打铁炼钢,边看边请教老铁头。李得一如今是小小医官,本事又大得很,眼瞅着跟他师哥俩人就是将来威北营的当家人了,这些铁匠自然是有问必答,甚至有些地方问的深了,涉及到他们祖传的绝技,也是略略答了一些出来。这些绝技要是换个旁的人,比如给他们敲了十多年大锤的那些徒弟,都未必能捞着听。

    太阳每天照常升起,日子每天照旧如此。早起带着孩子们晨练,晨练完就吃早饭,一日三餐这个习俗还是平周朝太祖平定天下以后,太祖本人大力推广开来的,据说这样人的身体才能长得好,长得健壮。太祖他老人家是天下第一强者,又是皇帝,口含天宪,一句话下去,从此以后天下人就开始一日三餐了。吃罢了早饭,上课,然后是晌饭,带着孩子们吃完晌饭,李得一就美滋滋地跑去找师父,求师父接着拉呱。从这点上来说,李得一不愧是他三爷爷李有水的孙辈,都喜欢听人拉呱。

    进了门,孙老医官显然也是早有准备,居然提前吃完了晌饭。看小徒弟进了门,开腔道:“真是跟你三爷爷一模一样,把为师当成说书先生了。听书的瘾都这么大,不管刮风下雨,天天也准时来。从为师跟你三爷爷李有水认识那天起,他得空就缠着为师让我说书给他听。为师当年硬撑着读书人的面子,那是从没答应给他说书。没想到啊,没想到,老了老了,栽到他孙儿辈手上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