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将门-第7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起来我们师徒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赵曙抚掌大笑,十分欣喜。

  既然是要建立藩国,也必须费一番心思,不能随随便便,就把一大块土地交给别人,别的不说,当年汝南郡王一脉为了夺权,无所不用其极,给赵曙的印象太深了,如果给了赵允让一块封地,这位八成就会起兵造反,和赵大叔抢皇位。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必须采用总督制,总督掌握一切军政大权,但是有任期限制,到任之后,需要进京述职。

  至于在当地,再设立一个藩王,名义上代表皇家,掌控地方,这个藩王的位置,是可以世袭罔替的。而且享受当地的供养,能过的上舒舒服服的日子。

  这个模式和汉代的分封也很像,国君是宗室的人,而国相是朝廷派去的,双方互相牵制……大宋搞得,最大的不同,就是把范围扩大了。

  本土是绝对不会分封出去,但是外面的广袤疆域,却是可以的!

  君臣商量妥当,也就再没有争议了。

  分封诸王,设立总督,迁移豪强,殖民拓展……这几项重要的政令,都融合到了一起,正好毕其功于一役。

  可却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

  狄青就找到了王宁安,他两手一摊,“封王也好,设立总督也罢,现在这些地方,还都不是大宋的土地,怎么好派人去?是不是要先动兵,把地方打下来……可是要动兵,又要花费巨资,景平,你心里有数没有?”

  狄青满脸怀疑,他觉得王宁安这是在高位坐久了,脑子有些不清醒了。

  “哈哈哈,狄老哥,如果是朝廷直接打下来的,还搞什么殖民啊,直接就宣布占领了。他们想封王,想当总督,就要自己想办法,自己出力,朝廷最多从旁协助而已。”

  狄青犹豫了,“那能成吗?海外可不比大宋,凶险异常啊!”

  “所以才派这些人出去啊!”王宁安笑道:“从汉唐以来,就不断有百姓移民南洋,老哥可是见到南洋出了一个汉人的国度?”

  狄青摇头。

  “这就对了,穷苦百姓去了,大字不识,什么也不会,除了出苦力,种田伐木之外,还能干什么……我费了好大的力气,又是分田,又是抑制豪强,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把这些最聪明,最灵活的脑袋赶出去……有精力,有本事就去海外折腾,别留在大宋内斗,折腾自己!”

  王宁安翘着双腿,笑嘻嘻道:“狄老哥不是担心师出无名吗?这个简单,现在高丽和倭国还在打呢!作为上国,我们怎么能忍心他们兵戎相见,生灵涂炭啊!上国仁慈,才派出了重臣和宗室贵人,前往调停战事……帮助他们恢复和平……怎么样,这个借口不错吧?”

  狄青要喷血了,借口有说出来的吗?

  “那个……景平啊,如果调停成功了呢?又怎么留在当地啊?”

  “那就更容易了,如果调停成功,是不是要给予报酬,割让土地,给予通商权力……当然了,上国还是仁慈的,我们也要帮着他们进行战后重建,恢复民生吗!”

  王宁安笑呵呵道:“总而言之,到了海外,他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什么神通本事只管用……我大宋帮着他们擦屁股就是了!”

  听完王宁安的话,就连狄青都是怦然心动,貌似不错啊!

  随着火器的出现,战争已经改变太多了,狄青戎马一生,还真有些不适应。另外他们狄家也够显赫的。

  父子两代人,执掌兵权,又是驸马……狄青当初可是被文官斗得心寒了,继续留在大宋,风险太大,还不如出去独当一面呢!

  “那个……景平,你看我能不能当一个总督?”狄青探着身躯,充满了期盼……

第898章 诸王齐出

  狄青也要去海外?

  王宁安吓了一跳,他是想着把那几个老货赶出去的,毕竟海外情况凶险,像狄青这种乖孩子,到了外面,还不被欺负死,只有那帮老油条,才能所向睥睨,无往不利。

  “那啥……狄老哥,你凑什么热闹啊?参谋部可离不开你!”

  狄青摆摆手,“现在三军装备火器,已经用不到我了……让王韶接替我就行了。他文武双全,才思敏捷,远胜我百倍,只是资历稍微欠缺,不过他也历练了十年,又有开疆拓土之功,接我的位置绰绰有余。”狄青夸了王韶一顿,又把声音压低,“二郎,你们家的效用裁撤了,韩家赶到西夏了,孔家去了渤海,陛下连宗室都给赶出去了……算起来,我们狄家也是豪强啊,要是不走,留在京里头,被那么人盯着……说句心里话,我挺怕的。”

  看起来狄青是被以前的事情给弄出阴影了,总是疑神疑鬼。

  王宁安也无话可说。

  “狄老哥,你要是真想去海外,那就去渤海国吧!”

  王宁安想了半天,只有渤海经营熟了,移民也最多,又有折家军在,而且渤海国和契丹接壤,让狄青过去,正好能发展战斗力,日后灭契丹,正好能借助狄青的力量。

  如果把他放在别的地方,狄青太厚道了,还真不合适。

  “好,二郎让我去哪我就去哪,回头我拾掇一下,立刻就走。”

  狄青怎么如此着急啊?

  原来狄青家中是有不少部曲的。

  这帮老兄弟,从西北就陪着他出生入死,去岭南的时候,也是不离不弃……多少年下来,狄家差不多攒了800部曲。

  按照朝廷的规矩,武将家中,是不能超过500人的,实际上很多将门只有两三百部曲。

  狄青严重超编,不得不挂到儿子狄咏和狄谘的名下,勉强算过关了。

  可问题是王家的效用士都裁了,折家和种家也都交权了。算来算去,狄家成了部曲最多的了。

  狄青也不是没想过,直接都给裁了。

  可这帮老兄弟都胡子一把,除了打仗,也不会干别的,而且处了多年,感情又深,狄青是真不愿意和他们分开。

  这就看出来了,你想做一个好人,就难免有掣肘。

  正好,这一次要派人去海外,狄青琢磨着,他要是能当上总督,手下一堆官职,让老兄弟们也捞到一点好处,光宗耀祖,总算没白跟自己一场。在大宋没法给他们开小门,到了海外,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吗!

  狄青准备妥当,直接辞了官职,和王韶交接之后,立刻前往沧州,准备前往渤海。

  到了港口之外,狄青才发现,人可是不少!

  除了他之外,还有至少十个豪族,另外还有一大批的被罢黜的官吏,他们都在这里等待,等待着新任的辽王一家!

  狄青作为总督,他也要了解一下,这帮人的情况。

  这一查可了不得,这十个豪族当中,最穷的一个,也有20万亩田,光是这十家,他们手里的田差不多就有800万亩。

  如果按照普通佃户一家10亩计算,就是80万家,如果是20亩,也有40万家!

  把他们迁走,有多少老百姓受惠!

  难怪王宁安要坚持迁居豪强呢!

  这帮人也太吓人了!

  要知道,豪强可不光是有钱那么简单,他们手上钱粮人丁,一样不缺,俨然小朝廷,土皇帝,光凭这一点,谁当皇帝都会不安的,区别是以往的皇帝不敢下手而已!

  又仔细了解一下,狄青更傻眼了。

  这几家豪族,其中有12个进士,分属8家,另外在官员之中,也有7个进士出身的……加起来一共19人,其余的读书人,更不知凡几。

  谁能想象,小小的码头,居然聚集了这么多的文人,如果算识字率,这一堆人绝对远远领先整个大宋!

  二郎啊,你是疯了吧!

  这可都是大宋的精华,你把这么多读书人,都弄到海外,大宋的事情,谁来负责啊?

  狄青百思不解,而这些文人凑在一起,也是没有半点好话,全都是痛骂王宁安,说他残害士人,罄竹难书,比起秦始皇,还要残暴……而且这帮人还写诗填词,变着法糟蹋王宁安……话里话外,也抱怨朝廷,说对他们不公平。

  狄青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给王宁安写了一封信,把看到的告诉了王宁安。

  ……

  “哈哈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把这帮文人赶出去,怎么革新教育!”

  王宁安早就深思熟虑过了,从秦汉以来,历代都施行精英教育,也的确培养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

  大宋的士人拿出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圣人道理,祖宗法度,说的天花乱坠,三天三夜都不重样。

  但为什么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在原来的历史上,大宋还被欺负,甚至灭国呢?这些诗人词人,大学问家,怎么就没发挥一点作用呢?

  王宁安想了很久,有朝一日,突然想通了……这些文人是什么人啊?说穿了,不就是那些大师吗!而且是大师当中的大师!

  一样文辞华美,一样风流韵事,一样被世人传颂……可结果呢,到了国家危亡的时候,半点用处也没有!

  所以啊,教育也必须改革。

  不能搞精英教育,必须搞普通教育。

  蒸汽机出现了,大宋需要什么?

  需要熟练的工匠,需要遵守纪律的工人,需要管理工厂的人才,需要能写会算的……总而言之,就是不需要会吟风弄月的。

  可偏偏这些人又把持士林,占有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谁家有聪明的孩子,都争相送到各个书院……朝廷根本管不了。

  这就像后世一样,一面是专科学校,高级工人匮乏,一面是综合性大学人满为患,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可偏偏有那么多人想不通,非要往大学里挤!

  王宁安算是深受其害,趁着这个机会,他尽量把传统士人往外面赶。

  然后在分田之后的各路,推行基础教育。

  所谓的基础教育,就是摒弃一切花哨的东西。

  重点是三样,一个是识字,一个是算学,一个是身体素质,中间夹杂一些德育和法令类的课程。

  学制三到五年,学成之后,就可以进入工厂工作。

  这一套东西,苏辙他们在兖州就试验过。

  非常成功。

  如今第一批的学生,才学了一年多,已经有好多人在纺织厂拿全额薪水了。

  年轻的工人,头脑灵活,他们提出了上百项的技术革新,有的是改进蒸汽机的,有的是改进生产线的……兖州的棉纱厂,产量相比去年,提升了两倍还多!

  事实证明,理工男还是靠谱儿的,只是他们不太会表达,功劳都被别人抢走了。

  王宁安计算过,文理科的比例,最好在8比2,或者9比1,理工类需要占据绝对的优势才行。

  早期的发明,还都是工匠弄出来的,他决定将培养的重点,从传统的士人,转向有用的工人。

  并且要求,每一个县,都要设置10所以上的学堂,而且将8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入学率纳入考成法。

  要达到8成以上,才算及格,如果能超过9成5,甚至达到百分之100,就可以根据情况高升。

  教育改革,必然伴随着考试方法的改革。

  前面说了,因为世家被拔除,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需要填补,地方衙门的官吏,需要大量补充……这一次需要补充的不是通过科举出来的士人精英,而是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