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调教大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靠!
  这更不能同意了。
  别管谁来修河,也别管朝廷花不花钱,修好了之后,你要迁都怎么办?
  以前,太祖要迁都,朝臣们的理由就是运河不通,往洛阳运粮、运兵都是大问题,开国近百年不修通济渠的原因也在这里。
  开封不适合做都城,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这里却适合做商业中心。近百年的累积,各大家族在开封的利益根深地固。
  所以,宁可不修这条河,也不能让皇帝动了迁都的念想。
  ……
  不让修河,这也是赵祯意料之中的。
  好,又不同意是吧?
  那就把修皇宫和修通济渠的事儿拿到一块儿来议。
  这下大伙儿傻眼了……
  曾公亮最先反应过来,觉得哪里不对。
  想了好久,终于明白了。
  越祯要修皇宫,其实就是给大伙儿吃定心丸。你看我把大内修缮一番,这是要安心在开封呆着的,根本没迁都的打算。
  我要想迁都,还修什么皇宫啊?
  而这个时候,富弼、丁度、包拯,吴育,连带架空的枢密使王德用,都跳出来发声了……
  同意修河!
  富弼、丁度自不用说,和观澜穿一条裤子的;包拯则是凡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他一律支持,而且不记后果。
  至于吴育……
  说心里话,吴育这几年在朝中过的有点昏昏愕愕,以他的水平根本看不懂几位相公在下什么棋,但是,幸亏他交下了宋庠这位挚友。
  宋状元在临出京之前给吴育支了一招,少说多看。看不懂的时候,就跟着富弼走,准没错!
  于是,富弼跳出来,他就也跳出来了。
  而外在京外的文彦博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加急上本,同意修河。
  就连陈执中,在朝外也上疏附议。
  有人牵头,再加上赵祯做出了姿态,那些怕修完河就迁都的朝臣自然声音也就小了。
  但是,曾公亮和韩琦郁闷啊!
  一个首相,一个财相,本来照这个结果,直接同意修河不就完了?
  可是,现在和修皇宫联系在了一起,你说修不修吧?
  只能修啊!只有修了皇宫,大伙儿才能都安心。可是修皇宫得花钱啊?韩琦当然不乐意。
  好吧,赵祯这一手玩的漂亮!
  不但修了河,还把皇宫也拴上了。而且,他真正的用意还在后面!
  朝议通过了,修通汴水和翻新皇宫两见大事。
  修河的事还没落实,但修皇宫,赵祯却等不及了,立刻下令工部召募工匠,没过几天就开工了。
  反正也要修,快点更好,大伙也没人说什么。
  不过,开工又没几天,赵祯又出来说话了……
  以宫中改建,人杂声燥,而皇后与贵妃都有身孕,不易在宫中休养为由,要出宫静养。
  哦靠,你早干嘛去了!?知道皇后有孕,你还急着开工?意图不要太明显行不?
  出宫去哪儿?
  当然是观澜书院!
  ……
  对此,唐奕只有竖大拇指的份。
  皇帝就是皇帝,走一步看三步。借着修河的名义,一下干成了两件事。
  一是,几辈子没修成的皇宫,让他给办成了;
  二是,皇后出了宫,赵祯一直担心的胎孕安全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高!真特么高!
  唐奕这段时间,一边把运回来的各种矿石,进一步分类保存,一边琢磨着怎么给上院那群“祖宗”们开课。
  眼瞅就是月底,下月初一,他这个“小教谕”就得出来见人了。
  ……
  赵祯再一次驾临观澜,倒也没什么特别。
  年年都来,早就轻车熟路了。只不过,这次多了曹皇后、苗贵妃等一些禁苑宫人。
  而且,来了之后,也没急着召见唐奕,他是打定主意要晾唐奕三个月再说。
  赵祯不找唐奕,有人却来找他。
  正是曾公亮和韩琦。
  修通济渠的事儿虽然定下来了,唐奕也答应给朝廷分成,但是分多少可还没说呢。
  这事儿,得首相和财相一起来和唐子浩谈。谈多少,就看曾、韩二人的本事了。
  在这事儿上,赵祯明确表态,不参与。
  在他看来,无非是左手换右手,哪边吃亏,他都不吃亏!


第281章 想念文扒皮
  本来,曾公亮是让人传唐奕来见他的。
  对于这位富的流油,敢凭一已之力来修通通济渠的人,曾相公还是没什么好感。
  毕竟在曾公亮心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再有钱,也只是个贱商,与我这个士大夫,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线上。
  但是,唐奕对传信小吏的一句话,差点没噎死曾相公……
  “爱谈不谈,没空搭理他!”
  ……
  好吧,曾相公这个十三没装成,只得亲自来找唐奕。
  来的路上,他还在想,富彦国让我来找这小子“拜山头儿”,现在可好……
  真成拜山头儿了。
  一见面,唐奕又是只一句话,就把曾公亮和韩琦挤兑的不轻。
  “两位相公,是来还钱的吗?”
  唐奕也是够贱,欠条给他们看过之后,就让赵祯收去了,那一百万肯定是不要了。
  可他现在还提,就是故意挤兑这两位。
  曾公亮老脸一红,心说,哪来的一百万还你?
  “还钱的事儿……且要等等……”
  曾相公还不知道,他让唐奕耍了。
  唐奕一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此为信也。两位相公,当知‘信’为何物吧?”
  你妹!!
  曾公亮暗骂,让他抢白了,这是用“仁义礼智信”来嘲讽我等无信?
  他还是脸皮不够厚,这要是换了文扒皮,一句话就把唐奕顶回去。
  “你借据上又没写还款之期,现在没还,也不算我无信。”
  曾公亮无言以对,韩琦只得跳出来道:“官家令我等,来与子浩说谈修河之事。”
  “哦!”唐奕点点头,把官家都搬出来了。
  “怎么个谈法?”
  “嗯……”韩琦也不会了,以前也没遇到过这种事儿啊!
  “不然,还是子浩说出一个章程吧!”
  “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朝廷出河段,帮着募集民夫;我出钱、出物。就这么简单点事,还有什么可谈的?至于修成之后的分账嘛……”
  “朝廷六成,观澜四成!”
  还没等唐奕开口,曾公亮就抢白出声。这时候也不能管什么面子不面子的,该争就争吧。
  “多少?”唐奕以为自己听错了。
  “朝廷六,你四!”曾公亮咬牙重复。
  我呸,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黑子,送客!”唐奕都懒得和他谈了。
  “别别!”韩琦急忙打圆场。
  “曾相公出价,子浩还价就是。生意本就如此,何必动了真怒?”
  “呦!原来两位相公是来谈生意的啊?小子只当相公不耻与我等贱商为伍,这是要以权压人,直接吃定我唐奕了呢?”
  曾公亮一阵无语。
  现在他也算是摸准了,这混蛋小子,就是个不吃亏的性子,记仇的很。
  “那,那你说多少?”
  曾相公还是服软了,六成就是扯淡,人家出钱出力,就给四成?
  唐奕一笑,“咱也不来虚的,给你们两成就不少了,毕竟朝廷分文不用出,只要下道旨就行了。”
  “不行!”曾公亮和韩琦异口同声的大叫,“两成太少了吧?”
  唐奕一撇嘴,“那没得谈了……”
  “子浩,再加点吧!”
  “没法加,你们还是回去告诉官家,我不修就是。”
  “别啊!!”
  二人心中暗苦,修河这事儿要是没人提,或者朝上就没通过,那也就算了。可是现在传的狒狒扬扬,要是就这么黄了,那可就是他们两个的锅了。
  依唐子浩的尿性,他再把曾公亮张嘴就要六成的事儿说出去,那就更热闹了,曾公亮有理也说不清了。
  “两成确实太少了,朝臣亦无法交代,子浩不会是奔着谈崩去的吧?”
  曾公亮心说,我把锅甩出去,是你要奔着崩了谈,可不是我搅和。
  唐奕一叹,极为肉疼地道:“二位相公也要明白我的苦衷,还不知道得修到什么时候呢?就算修通,也不知道得多少年才能把本钱收回来,这事风险太大啊!”
  “要不,这样吧,朝廷欠我那一百万,我也不要了,就当是给朝廷两成份子。再加一百万的买河钱,二位以为如何?”
  两人一听……
  “咦?不错啊!”
  把那一百万的账扔了,可比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拿到手的份子钱实惠得多。
  “一言为定!”二人还挺高兴。
  只不过,回去后,差点没让赵祯笑话成傻叉!
  有没有修河这事儿,那一百万唐奕也不打算要了。俩人加一块都一百岁了,让个二十岁的愣头青忽悠地一愣一愣的,这宰相是怎么当的?
  那边,唐奕也在吐槽,当初一冲动把文扒皮弄下去了,耽误多少事?
  这要是文彦博在京中,还用他费这么多话?给朝廷两成,文扒皮都得觉得给多了。
  ……
  敲定了分成的事情,其它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观澜打河工测算,形成初步计划,报到朝廷,朝廷再以官方的名义募集徭役。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事儿没谈拢。
  就是修通之后,由谁来收费的问题,曾公亮想让朝廷派官吏设税监,以河税的名义收上来,在统一和观澜结算。
  曾公亮这么干,主要就是怕唐奕民资收费开个不好的头。而且还怕唐奕贪得无厌,设的价码太高。再加上,谁知道他收多少?万一收一万,他说他收了一千怎么办?
  对此,唐奕当然不干了。
  他倒不是想玩曾公亮琢磨的那些小把戏,而是一旦这个卡子掌握在朝廷手中,那观澜每年进多少钱,不就全露馅了吗!?
  再说,官方收税,看起来正规公正,其实真不一定比唐奕自己收来得实惠。
  你怕我谎报,我还怕你贪污呢!
  最后,两方谈不拢,还是赵祯和富弼出面,强行把收费权给了观澜。
  这个时候,唐奕真的是无比想念文扒皮!
  ……
  唐子浩于五月初一,在上院开讲《财税》,这在观澜书院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不过,对此事,不但上院的那些未来大牛们不屑一顾,就连随赵祯在观澜办公的朝臣们也都摇头想笑。
  那唐疯子不在京城两年多,这两年可是消停的紧。怎么一回来不去祸害城中纨绔,反而开始祸害起自家书院了?他也能授业?范希文到底怎么想的?
  赵祯虽然知道,在财商之上,唐奕的见解非常高。但他也想像不出,那个动不动就放炮的混小子,怎么站在堂前给儒生们上课。
  初一那天,赵祯特意换上便服,由范仲淹陪同,准备去听一听。
  而对“大宋未来财相”心有不服的韩琦,也特意抽出时间,去看唐子浩到底有什么本事给人上课!
  ……


第282章 数术之学
  给观澜上院的“学霸”们授课,唐奕表示压力很大啊。
  所以,为了壮胆儿,他觉得不能一个人去上课,怎么也得拉几个站场子的!
  ……
  可等到初一那天正式授课之时,虽然信心满满,且带了一群“手下”。
  但唐奕一进到上院的大课舍,还是吓的腿肚子一软,差点没栽地上。
  课舍是后来建的,当初没想过观澜会有这么多学生,所以都是几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