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调教大宋-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老货以死明志,不说反转舆论,最起码让百姓和朝臣心生怜悯。若是唐奕还不依不饶,把逼死王爷的罪名引到身上,那就真没得玩了。
  ……
  一个时辰之后,唐奕与曹佾已经站在了赵祯面前。
  唐奕见赵祯面色凄然,弱声嘟囔:“小子没想到汝南王这般绝决。”
  赵祯一叹,“朕也没想到啊!”
  他之所以让人传那道旨,一是不想兄弟之间非要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二来……
  细细思量,赵祯倒是觉得,赵允让不死,反而好处更多一点。
  曹佾这时道:“万一,汝南王府以此事来做文章。”
  赵祯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不用担心,有什么事儿,朕给你们顶在前面,安心办事即可。”
  唐奕心中一暖,“给陛下添麻烦了。”
  ……
  汝南郡王赵允让于皇佑五年秋,自缢府中,以明志保节。
  赵祯对此亦是哀痛,低调处理。在防止事态扩大的同时,亦大加追赏,赠太尉、中书令,追封濮王,谥号安,以亲王礼安葬。
  汝南王府哀鸿遍地,白菱遮天。
  灵堂之中,赵允让的二十多个儿子更是披麻带孝跪倒一片,送老父最后一程。
  这时,一仆役在赵宗懿耳边耳语几句,赵宗懿左右看看,见堂中暂无外客祭拜,给赵宗实、赵宗楚使了个眼色。
  三人起身,绕到后堂,直奔府宅一角的暗室。
  一进屋,就见贾昌朝已经等在屋中。
  “贾相公!”赵宗实上前行礼。
  贾昌朝面容憔悴,也不理他如何称呼,急忙虚手托起赵宗实,“小王爷,不必拘礼!”
  赵宗实起身,“贾相公,此来是……?”
  贾昌朝道:“大丧之期,昌朝不便往来过密,还望小王爷见谅。”
  赵宗楚道:“贾相来的正是时候,我父王不能白死。以贾相之意,此时可否把唐子浩和曹家牵扯进来?”
  赵宗楚这是要拉上唐奕和曹家垫背。
  贾昌朝一叹,“几位世子,要奈得住寂寞,此时万不可轻举妄动,当伏蛰蓄力,静待良机。”
  “此时还不是良机!?”
  赵宗实有些不服,以王爷之死牵连唐子浩,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世子不知道,如今那唐子浩对王府戒心不减,虽是有出师之名,却非良机。”
  “……”
  “那……”赵宗实有些不愤。“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陛下已经忘了有汝南王府的那一天为止!”
  “……”
  赵宗实想反驳,但是犹豫再三,还是拱手一揖,“且听亚父之言吧!”
  贾昌朝点头,“老夫前来,还有一事。”
  “何事?”
  “老夫要把那个箱子拿走。”
  赵宗实一愣,“放……放在王府稳妥些吧?”
  贾昌朝不答,一瞬不瞬地盯着赵宗实。
  这是一个考验,如果连这点信任都没有,那还谈什么托孤之重?
  “算了。”赵宗实软了下来。
  “亚父拿走便是,以后宗实就仰仗亚父之助了。”


第404章 西北盐改
  赵允让之死,让唐奕震动不小,他开始重新审视那一家人。
  可是,怎么想,他也理解不了,那个看上去很美,却不一定轻松的位子,真的就值得他用死来换那一点儿几乎不可能的可能吗?
  看来,在任何时代,权力,都是一个足以让人疯狂的东西。
  想不通,也就不去想了。但是,这段时间,唐奕觉得还是要小心行事,除了万不得已,他几乎就窝在回山,尽量不往城里跑。
  ……
  当然,今天就是万不得已。
  这两年,朝庭还算安泰,财根宽松,有些余钱可以让政事堂的相公们折腾折腾了。
  加之,文彦博从回朝到现在,基本没干什么正事儿,于是,这货就想推动一下西北盐改。
  西北盐改的方案,还是出自范纯仁之手。
  当年贡场之上,范纯仁一篇《论盐贸治夏策》让范老二一举夺得状元之衔,“以盐治夏”的策略也因而在一众朝臣之中留下了印象。
  文彦博在扬州窝了一年,正好与范纯仁同在一地,加之扬州所在距沿海不远,盐事昌盛,闲暇之余,文扒皮仔细与范纯仁研究了以盐治夏之策,认为只要朝挺财税充裕,颇为可行。
  他当然也知道,范纯仁的这篇设想出自唐奕,所以,正式把此事呈于赵祯,当然要把唐奕叫来,一同探讨一番。
  赵祯被赵允让的事情弄得有些面容憔悴,等唐奕、文彦博、富弼都到了之后,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你们讨论便是,朕听着。”
  文扒皮领命,把事情和唐奕一说。
  唐奕一挑眉毛,“这事儿,文相公已经想的极为周全,就不用我再掺一嘴了吧。”
  文彦博干笑一声,“这里面涉及太多,西北军政皆在影响之内。”
  唐奕了解,这是要他去做将门的思想工作。
  “而且……”文彦博话锋一转。
  没等他说完,唐奕已经叫出了声,“我没钱!”
  噗……
  倒是上首的赵祯笑出了声,对文彦博道:“大郎确是手无闲钱,你就别打他的主意了。”
  文彦博一窘,心说,不打也得打啊!
  西北盐税对大宋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一旦实行盐改,万一前期断了西北的财税,朝廷有可能又要勒紧裤腰带好几年。
  要是唐奕不给个准话,适当支援,那就只能祈祷老天别出状况了。
  此时唐奕道:“其实,相公们根本不用担心,一旦西北的盐价降下来,打击了西夏私盐,百姓自然会来买官盐。盐税虽降,但销量却是大大提高,说不定,所得之利,比之现在还要高上不少!”
  富弼插话道:“关键是,谁也不知道西北现今的私盐占比,万一顶掉了私盐,却达不到大郎所说的销量,那这几年朝廷可就真的指望不上西北了。”
  唐奕一怔,“三司没有这方面的统计吗?”
  呃……
  富弼一窘,“朝廷哪会在这上面耗费人力、财力专做统计?”
  日!
  唐奕差点没骂出声儿,特么大宋花那么多钱,养了那么庞大的官员队伍,却连个做统计的都没有,也是没谁了。
  “这个钱是不应该省的,有大用。”
  说着,唐奕转向赵祯,“幸好,观澜商合在各地都有专人做民生数据。”
  “民生数据?”文彦博疑道。“那是什么?”
  唐奕横了文扒皮一眼,“朝廷也不能只关心税几何、民几户、出丁几许吧?”
  “打个比方,一州之地,粮产几何,预计明年是增是减,所产粮食多少用于酿酒,多少流于别州,又有多少存仓入库?这些数据,对于朝廷掌控州府,了解民生,适时做出相应调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扒皮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毕竟这是他身为宰相的职责。
  “这些……各州知州也是会做的。”
  “可是,朝廷知道吗?”唐奕反问。
  “知州统计不假。可是,若非灾患之年,这些知州也不会上报,就算报上来,朝廷也只是留档入册就算了事,根本不作多想。”
  “这些数据只流于地方,中枢无法对整个大宋的生产、生活形成一个系统直观的印象,且无法预防可能带来的隐患,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况且,有些很重要的数据,各州也都不会做。”
  “且说邓州,魏介知道邓州现今人均收入几何?消费比重、粮菜之耗占比多少?田产造屋占比几何?金银宝器又占到什么消费水平?”
  文扒皮答不上来了。
  “没事算计这些有何用?”
  “何用?”唐奕轻蔑的一笑。“现在就有用!”
  “观澜的统计,西北私盐占了整个盐业市场的十之八九。也就是说,百姓消费十斤盐,里面有九斤是私盐!”
  “你说这个数据有用没用!?”
  “……”
  文彦博彻底哑火儿了。
  “哈哈哈哈。”
  赵祯朗声大笑,圆场道:“宽夫,怎老是不长记性?和这小子比财商之道,纯属自取其辱!”
  文扒皮嘿嘿地干笑两声,以解尴尬。
  赵祯又道:“大郎有时间与朕说说你这个什么统计,朕倒觉得有用。”
  “草民遵旨。”
  “现在嘛?先说西北盐改,莫要扯远。”
  赵祯一通说合,三人又回到了西北之事上。
  “大郎莫要以为我文彦博又要敲你的竹杠,实在是一旦西北有变,朝廷又要面临庆历八年的窘境。”
  庆历八年,因为那场大河天水,压的大宋喘不过气,谁也不想再次重演当年的入不敷出。
  “关键是,我真没钱啊!”唐奕苦着脸。“最起码两年之内,观澜商合一分余钱都拿不出来。”
  “要不?”文扒皮试探道。“大郎先把华联的扩张缓一缓?”
  唐奕瞪了他一眼,这回是真不打算给他留面子了。
  “你说呢?”
  呃……
  好吧,文扒皮说了不算。
  富弼道:“要不,盐改之事再缓缓?”
  唐奕嫌他们莫几,叫道:“你们就改吧,没事儿!”
  “就怕盐价下来了,可私盐还是不能绝断。”
  “放心,这一点我可以打包票,私盐一定能绝!”
  富弼道:“大郎何以肯定?”
  唐奕与赵祯对视一眼。
  “这个富相公就不用管了,反正只要盐改之策一下,私盐必绝!”
  ……


第405章 家事
  从经济上来说,只要官盐比私盐价格上有优势,百姓为了省钱,自然会买便宜的官盐,私盐失去了市场,自然也就断了。
  而且,就算不断,唐奕也能强行让它断。
  ……
  西北私盐走的并不是宋夏边境,两国的边境纵深几百里,基本已经被大宋的堡垒、军屯铺满了,成了有兵无民的军事禁地。
  私盐要走这里也不是不行,只要打通关节,走哪儿都行。
  主要是这一片儿当兵的太多了,夏兵刮完了,宋兵刮,而且,走一段遇上一波还都没关系,只得再花钱买路。
  盐贩子要是走这条路,私盐的价格得翻上好几倍,基本也就没什么利了。
  所以,从西夏流进大宋的青盐,走的都是,从西夏的河套地区北上入大辽云州,再从云州过长城,南下入宋这条线。
  虽然要走辽境,但是,大辽的西京道人烟稀少,需要疏通的关系也简单。
  最关键的是,辽人好糊弄,守关的辽军本来就没什么油水,给点钱就让过。
  “如果不出意外,相公在西北实行新盐法之时,宋夏的盐道也就掐死了!”
  “掐死了?”
  文彦博、富弼不明所以的对视一眼,再看看心有成竹的赵祯与唐子浩,两人心说,这里面有事儿啊!
  确实有事儿。
  好像所有人都没注意到,潘丰家的那个潘越,已经好久没在京里露过面了。
  那小子现在就在西北,准确地说。是在大辽的云州,会姘头。
  说起来,大辽西京道就像潘越那位姘头家的后花园一样,想断了私盐路,那还不跟玩儿一样?
  就一句话的事儿!
  ……
  “大郎确定?”文扒皮还是有点拿不准。
  “确定!”
  这回说话的是赵祯。
  文彦博闻声眼珠子一转,“那既然这样,我看盐改倒是可以等两年。”
  “为什么?”
  唐奕不明白了,路都给你铺好了,怎么又要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