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调教大宋-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彦博直接飙起了脏话。
  这小子怎么就这么不靠谱呢?刚才还说给两个坑,现在又三个都给。特么你懂不懂啊?你就瞎指挥!?
  可是,唐奕下面的话却是把文彦博到嗓子眼儿的话生生噎了回去。
  只见唐奕慢调斯理地说道:“让贾昌朝升任内相嘛!”
  “嘎!!”
  文彦博傻眼了。
  他是何等聪明之人?一下就听明白了唐奕的意思。
  愣了半天,猛然一声大喝:
  “高!!”
  吓得唐奕一激灵。
  “真特么高!”
  “贾子明升内相?”
  文彦博心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贾子明升内相,只这一步棋,就把之前的问题全解决了。
  简直画龙点睛!
  简直神来之笔!
  简直高明的不像话!
  ……
  唐奕说三个坑都给他们,也就是内相、三司、给事中三个位置都让给守旧之臣。
  唯一不同的就是,内相之职是升任贾子明,好空出一个平章事之职。
  ……
  关键就是空出来的这个平章事。
  如此一来,首相、副相都是观澜系,就算把三司和给事中归班的职位让出来,东府也不至于被旧臣占领。一二把手仍旧大权在握,还是有十足的话语权。
  后进来的给事中归班和三司使只要不太强势,还是无甚作为。
  而升了内相的贾子明,他可比王圭难对付的多,把他放上来,岂不是更遭?
  错!恰恰相反。他要是上了内相,比他在平章事任上还要不如。
  这是明升暗降,真就成了有他没他都一样的角色了。
  内相,也就是昭文馆大学士,权力很大,权力也很小。
  权力大是因为,这是真正的天子近臣。内相有时候一句话,顶得上满朝文武一千句、一万句,那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说权力很小,因为从职权上来说,内相除了陪皇帝聊天、修史、修书,不管正事儿。
  ……
  从上面看,内相这个职位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得皇帝信任和宠爱你才牛叉,像富弼那样儿的,那才是权臣之姿。
  但是,贾子明……
  显然不具备这一点,他已经伤透了赵祯的心,他说的话,赵祯会听吗?
  当然不会,可能连王圭都不如。
  至少王圭不理亏,行的正,言则顺。关键时刻,还能闯宫直谏和皇帝对喷。
  可贾昌朝呢?他连这个底气都没有,除了在馆阁里修书,他老贾就再没了别的正事儿。
  ……
  文彦博心说,还是小师叔够坏啊,老贾要是知道了,估计死的心都有了。
  忍不住问道:
  “那子浩以为,让谁回朝比较合适?”
  唐奕无语道:“我的文相公!”
  “啊?”
  “奕是只一届白身。”
  “呃……”
  文彦博一怔,随之又尴尬起来,却是得意过头,有点忘形了。
  唐奕出这么个主意已经是很“过分”了,要是他再指手画脚的,把什么事儿都安排了,那就是真过分了。
  文彦博忍不过多看了唐奕一眼,这句“奕只是白身”,却是太不“唐疯子”了。
  不论是之前的辞官不受,还是现在的留有余地,唐子浩开始想的多了,开始小心了,开始不那么肆无忌惮了。
  想到这里,文彦博不由暗自冷笑,却是找到了“报仇”的机会。
  “子浩的主意甚妙啊……”
  唐奕不无得意,“还行吧。”
  “然,老夫却不能全用。”
  “很好啊,我也就是一时性起想的一个法子,很多地方肯定还没考虑到,陛下与相公再斟酌一番也是应该。”
  文彦博闻声摇头,“把贾子明推上内相之职,这是一步好棋。”
  空出来的位置,当然是他文宽夫往上再进一步了。
  “但是,三司使这个职位……”
  “却不能给外人。”
  说到这里,文彦博一瞬不瞬地盯着唐奕。
  “老夫还是要拉你去当这个财相!”
  “噗!”
  这老货有毛病吧?怎么还不死心?!
  “想都别想,我不去!”两人又绕回到了开始的那句话。
  文彦博则是冷然一哼,“哼,你不去也得去!”
  “革新是你挑起来的,事到临头你却想躲,门儿都没有!”
  唐奕气的指着自己的鼻子怪叫:
  “你看看,你好好看看!”
  “你看老子是块当官的料吗?”
  文彦博哪肯听他的,“是不是现在你也得给我顶上去!”
  “不去!”
  “不去?再不答应,老夫直接去找范公说理。”
  论起耍无赖,文扒皮可是一点不比唐疯子有节操。
  “你爱找谁找谁去!”唐奕猛一甩手,还就和他铆上了。“老师更不会逼着我往火坑里跳!”
  “你当我做不出来!?”说着,文彦博真就往外走。“我就不信了,范公的话你也不听!”
  “好走,不送!”
  唐奕瞪着牛眼目送文彦博出了小楼,心里还真就一点儿都不怕,老师是个明白人,哪能不知他拒官不授的用意?
  ……
  可惜。
  文彦博走了没多大一会儿,贱纯礼就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疯子!疯子!”
  唐奕抬眼看了他一眼,“你来干嘛?”
  贱纯礼往唐奕身边儿一瘫,“闲得无聊来看看你。”
  唐奕无语摇头,新科进士都有半年到一年的假期,十数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鱼跃龙门,再怎么着也得让人家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之后,再为朝廷效力不是?
  而观澜仕子因为国与他入燕的原因都放弃了回乡,回朝之后,剩的假期也不够回乡了,索性在书院之中修整,等着销假上任,正式为官。
  “好好享受吧!”唐奕老神哉哉地念叨。
  “等真穿上那身官皮,可就没这么清闲喽!”
  “嘿!!”贱纯礼斜眼瞅着唐奕。“我怎么听出点幸灾乐祸的味道?”
  唐奕撇着嘴,“有吗?”
  “有!”
  “那就算是吧。”
  贱纯礼闻声立时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比唐奕更嘚瑟地开口道:“所以说嘛,小爷的同情心果然不能浪费在你头上。”
  “你什么意思?”
  贱纯礼露出他那标志性的贱笑:“我是闲的没事儿来看看你,但是吧……”
  “但是,也是顺道替我爹传个话。”
  “呃……”唐奕浑身一麻,顿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从心里冒出来。
  “传什么话?”
  “嘿嘿嘿,让你过去聊聊入主三司的事儿呗。”
  “真的假的?”
  唐奕心说,老师不能吧?
  贱纯礼把嘴岔子都咧到了耳朵根儿,“真的。”
  ……
  心怀忐忑地冲到范仲淹的住所,唐奕那叫一个憋屈,还没进门就嚷开了:“师父!你不会真把我卖了吧?”
  果不其然,厅中范仲淹与文彦博都在。
  听唐奕杀猪一般的哀嚎,范仲淹苦声一叹:“大郎,且先帮帮宽夫吧!”
  “哦去!”
  唐奕瞪着文彦博,一副要杀人的表情,“你特么到底跟范师父说什么了?”
  范仲淹是知道唐奕的心思的,也知道他有必要拒这个官。可是,怎么文扒皮才过来这么一会儿,范师父就倒戈了呢?
  文彦博可是一点儿和他斗嘴的心思都没有,“我只与范公说了事实,范公深明大义,当然会助我劝你。”
  “什么事实?你能有什么事实!?”
  瞪着牛眼:“我可告诉你,我师父岁数大了,耳根子软,你少在这儿危言耸听!”
  “大郎!”却是范仲淹说话了。
  “你且听他说说吧。”
  唐奕差点儿没哭出来,“老师啊,你可不能和他一块儿坑我啊!!”
  “且听听……”范仲淹也是一脸为难。“听听。”
  唐奕无法,只能再看向文彦博,“那我就听听你有何话说!”
  “哼!”文彦博冷哼一声。“朝廷都快揭不开锅了,你这个财神爷还在玩什么独善其身?”
  “只这一句,够是不够!?”
  唐奕一脸的嫌弃,“你能不吓唬人吗?要是你文扒皮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肯定就不是光钱的问题,让我去也没用!”
  文彦博一点不为唐奕的话所动,冷冷道:“老夫只说一点,大郎自己去琢磨吧。”
  唐奕下意识反问:“什么!?”
  “朝廷已经四个月没有给五品以上的官员发过奉了!”
  “日!”
  唐奕闻言没忍住骂出了声。
  “这么严重!?”
  文彦博再次冷笑:“严重?”
  “最多两个月,东西两厢的几十万禁军就要断粮了,到时候才叫严重!”
  当兵的拖欠个饷钱还说得过去,要是连饭都吃不饱,那就不是出乱子那么简单了。
  唐奕瞅着文彦博,气不打一处来地嚷道:“这家让你当的,可真是……”
  “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儿,你也好意思说?”
  文扒皮却一点也不嫌害臊,寸步不让,“还不是让你给折腾的!?”
  “呃……”
  ……
  被唐奕折腾的?文彦博还真没打诳语。
  ……
  唐奕来到这个时代,改变了这个时代。但是,朝廷的日子却没有因此而好过,反而比之原来的历史轨迹更加的不如。
  这是事实,而非文彦博夸大其词。
  按说,唐奕就长了一个钱串子脑袋,这为朝廷带来的收入也不算少。
  西北盐改,税收不降反升;邓州果酒、华联仓储亦是增税颇丰。
  但是,别看唐奕赚钱的本事一流,可他花钱的能奈,却比挣钱还高。
  大宋这艘破船,平时风平浪静还算过得去,可只燕云这一个浪头打过来,就差点翻船沉底儿了。
  ……


第662章 人生如戏
  燕云用兵,虽然是唐奕倾尽观澜财富成的事,朝廷没花一分钱。
  但是,这毕竟是大宋数十年来,第一次动用这么庞大的军队,又是涉及到扩土千里的举国盛举。朝廷就算再不花钱,也不可能一点都不动用财政,且一动还不可能是小数目。
  而只要一动,就不是现在的大宋所能承受得起的。
  这些年来,唐奕确实为大宋增税不少。可是,去岁开封等地大水,不说周边的府县,单开封城就大半受灾。清淤重建、安置百姓,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朝廷已是捉襟见肘。
  紧接着,今年开年就对燕云用兵,要是没有唐奕那三千多万贯的军资,燕云就算送到赵祯手里,赵祯都接不住。
  古北关一战定乾坤,燕云是回来了。可是,为了安抚归顺之民,赵祯免了燕云一地三年的税赋,又急调粮种、物资帮助战地百姓恢复生产。
  况且,一十五州有近两百府县官员,旧官要安抚,又要派遣新吏,里里外外,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刚收上来的春税还没在手中捂热,就已被文扒皮花了出去。却还是不够,无奈之下,只得动用官员俸禄来堵窟窿。
  不然,为什么唐奕凯旋初归,赵祯在封赏旨意里即指明让他“即日上任”,就是指望着他这个财神爷想办法帮朝廷渡过难关。
  大宋是真的顶不住了!
  ……
  ……
  唐奕也真是服气了。
  现在他可算是切身体会了,为什么后世都说宋朝的战争都是小打小闹。是真打不起啊!
  仁宗朝算是北宋财政状况最好的时期了,可即使是加上了唐奕这个变数,燕云一战才出动二十万大军,军费还不是朝廷自己出,却是已经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