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孺子帝-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声奋力摆脱众将的束缚,转身看向废帝,突然大笑,“好,那就尝尝军中的烈酒!”
他还没有认输,只是要换一种斗法。
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就是大势
左察御史萧声承认自己输了一招,光想着速战速决,没有仔细了解北军这些天的变化,更小瞧了废帝——看来传言是真的,废帝正在逐渐显露锋芒。
但萧声并不承认全盘皆输,经过一天的休整与打探之后,他更有信心反败为胜,废帝的确有几分本事,几乎将半支北军拉拢到手,比冠军侯担任大司马一年的效果还要好,可北军毕竟是大楚朝廷的军队,不是占山为王的强盗,无论有多喜欢这位少年将军,他们还得服从朝廷的命令。
萧声认为他就代表着朝廷,唯一的问题是缺少圣旨,以至有些人不肯接受。
在询问了多名军中文吏之后——相比于武将,他们更害怕这位左察御史——神雄关、碎铁城的军情在萧声眼里变得越来越清晰,他感到懊恼,废帝在边疆自作主张,早已是漏洞百出,任何一条都足以定罪,他要是早点知道,绝不会在大堂上陷于无言以对的窘境。
到达神雄关的第二天下午,萧声设宴回请北军将领,还有一些他所认识的勋贵子弟,废帝受邀,但是没有来,昨晚的宴席他就没有参加,萧声明白这是蓄势待发,所以他也不着急出手,而是要排兵布阵,一切妥当之后,再发出致命一击。
在宴席上,萧声一反常态,只字不提匈奴人,与众人讲往事、论交情,提起京城如何重视北军,各家族又是如何挂念自家的子弟。
最后,他将话题引到了尚在关押中的“柴家人”身上,众人沉默,规避这个敏感话题,萧声也不强迫,宣布宴席结束,唯独留下柴悦。
在众人看来,萧声这是要向柴悦求情,柴悦不仅是柴家人,还是镇北将军亲信,由他开脱自家亲戚,理所应当,萧声算是找对了人,北军都尉刘昆升逃过一劫,离开时脚步都变得轻松。
可这只是掩人耳目,萧声才不在乎那些“柴家人”,他远道而来,不是为了挽救亲侄儿出狱,事实上,当他离京时,根本就不知道这桩事,他看得非常明白,只要从废帝手中夺回北军,放人无非是一句话的事。
争夺北军的关键不是掌印官刘昆升,而是连正式官衔都没有的柴悦,碎铁城的两战,令他取得极高的威望。
屋外寒风呼啸,萧声看着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说:“今年冬天比往年冷。”
“久驻边疆的将士们也都这么说。”柴悦垂手站立,小心地回答,突然间,他又变成衡阳侯府无足轻重的庶子,在位高权重者面前谨小慎微。
萧声却不是那个冷眼看人的长辈,微笑道:“或许这是件好事,寒冬凛冽,匈奴大军和各地暴民没准都会被冻死,楚军给养充分,不怕。”
这是文官才会说出的话,即使对方不是柴家的亲戚,柴悦也不会反驳,可他并不想闲聊,于是道:“被关在碎铁城的柴家人……”
“他们罪有应得,竟然在大军之中意图谋杀自家人!”萧声显得很愤慨,然后缓声道:“本官留下柴将军,是想听听你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柴悦吃惊地看了左察御史一眼,“末将人微言轻、见识浅陋,怎敢妄评天下大势?”
“哈哈,柴将军过谦,你可知道京城这段时间都发生了什么?”
柴悦摇头,站得越发谨慎,“末将不知。”
“坐。”
柴悦犹豫了一会,才在萧声对面的凳子上侧身坐下。
“实不相瞒,没人知道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源皆在宫中:陛下多日没有上朝,太后也只是偶尔前往勤政殿听政,对一切奏章都不肯发表意见,也不做批复,就是因此,本官才没有带来圣旨。”
柴悦模棱两可地嗯了一声。
“朝野人言汹汹,猜测陛下与太后皆染重疾,无力执笔。私下里说,事有异常,太后毕竟还能听政,不至于连奏章都批复不了,太后此举必有原因,只怕……太后又要挑起事端。”
直接议论皇帝与太后,乃是为官者大忌,柴悦自忖与萧声的关系还没有密切到可以无话不说的程度,连嗯也不发出了,只是盯着面前的一杯残酒。
“大楚经不起折腾了。”萧声叹息道,将柴悦当成了望年交,“桓帝、思帝、废帝、当今圣上,这才几年时间,宫中动荡多变,将武帝辛苦奠定的家底儿都要败光了,这就是大势,柴悦,皇帝就是大势。”
“做臣子的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怀着一颗忠心,慢慢等待吧。”柴悦不得不说话。
“当然,臣子不可僭越,宫中无论发生什么,臣子都只能接受。可有些人身份特殊,不受臣子之礼的约束,这种人不多,眼下只有三位,柴悦,你觉得呢?”
由“柴将军”到“柴悦”,并非冷淡,而是亲切。
“冠军侯、东海王,还有……镇北将军。”柴悦答道。
“没错,宗室子弟虽众,唯有这三人与众不同,各有追随者。柴悦,你支持哪位?”
柴悦抬起头,“小小参将,与大势沉浮而已,萧大人从武帝在位时就是朝中重臣,您支持哪位呢?”
萧声笑了两声,冷冷地说:“我是大臣,可我首先要为萧、柴两家着想,我支持谁?我支持最可能登基的那一位。”
“冠军侯?”
“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大势,柴悦,在外人看来,朝堂风雨飘摇,其实大势已定,冠军侯最早得到消息,即刻返回京城,布局多日,脉络已成,我可以向你透露一句:冠军侯已经得到殷宰相的支持。”
宰相殷无害年高德重,在朝中影响极大,有他的支持,冠军侯的确已经远远跑在了前面。
柴悦沉默了一会,“东海王呢?”
“东海王正赶往京城,我们在路上遇见过。他还有几分希望,与他本人无关,而是因为外有崔太傅支持,内有其母周旋,我得到消息,一个月前,东海王之母被接入宫中,这或许意味着什么。没关系,冠军侯与东海王,无论谁登基,萧、柴两家都能安枕无忧。”
“还有镇北将军呢?”
萧声轻笑,“镇北将军,嘿,柴悦,你们离开京城太远、太久,连目光都变得短浅了,以为废帝就能再当皇帝吗?你们都弄错了,废帝恰恰是他不能当皇帝的原因,当他退位的时候,满朝文武没有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这时候谁会支持他?等他重登宝座报复群臣吗?”
“镇北将军不会这么做。”
“镇北将军怎么做不重要,关键是大家认为他会怎么做。柴悦,你若想自立门户,首先得学会‘自立’的想法,不要受镇北将军的影响,也不要受我影响,冷静地观察,你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支持镇北将军的人不只我一个。”
“就算整支北军都支持又能如何?与京城相隔六百里,中间关卡重重,而且你们已经晚了。”
“晚了?”柴悦没太听懂。
“我从京城出发时,南军正在返京途中,这时候应该已经到了。当然,没有圣旨,南军不能回京,崔太傅是聪明人,很可能将大军驻扎在京北怀陵,离京城很近,又不算返京,而且还有一个好处。”
“掐断北军返京的道路。”柴悦的脸色变了。
“没错,只要南军横在怀陵,京城之事就与北军无关。”萧声顿了顿,“也与镇北将军无关。”
柴悦略显茫然,“既然如此,萧大人来神雄关究竟所为何事呢?”
“如今朝中大臣多半支持冠军侯,少量倾向于东海王,想要脱颖而出,就要做点实事。冠军侯第一希望北军能够击败匈奴人,为他增加威望,第二,他不希望有后顾之忧,一点也不想有。镇北将军是一忧,东海王是另一个,但是在解决崔太傅的南军之前,东海王不能动,所以就只能先从镇北将军这里下手。”
柴悦沉默不语。
萧声站起身,绕过桌子,站到柴悦身边,“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机会,自立门户之后,你能与柴府平起平坐,所谓的出身也就不重要了,柴府上下谁不讨好你呢?”
“冠军侯……知道我吗?”
“现在还不知道,等你做出大事,天下闻名,再加上我的推荐,冠军侯必定重赏于你。”
柴悦缓缓起身,“大势真的已经确定了?”
“京城人所共知。”
柴悦毕竟年轻,改变主意时会脸红,“我得到消息,三天之后,会有几名匈奴使者来神雄关,与镇北将军继续和谈,这算是……”
萧声大喜过望,“大事已成,冠军侯无忧矣,柴悦侄儿,这几天你什么都不用做,三天之后,匈奴使者一到,先带他们来见我,即是大功一件。”
柴悦点点头,眉头紧皱,似乎还在犹豫,萧声拍拍他的肩膀,“你是大楚的将军、是柴家的子孙,为国尽忠,为家尽孝,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值得你当真。”
次日一早,萧声开始以左察御史的身份拉拢神雄关内的将官,他不求所有人都倒向自己,军人总是目光短浅,以为谁能带他们打胜仗就应该支持谁,萧声只想在发起致命一击的时候,身边的势力能与废帝相抗衡。
勾结外敌,这个罪名足够将废帝击垮了,如果说之前的和谈还有点理由的话,继续和谈就是明目张胆地背叛。
三天后的中午,柴悦遵守承诺,将刚刚赶到的几名匈奴使者直接带到了萧声的住处。
萧声早已做好准备,也不审问,直接带领大批将士前往衙门,以众将的名义请镇北将军出衙说话。
部曲营的头目晁化站在门口,向众人拱手,最后对萧声说:“镇北将军不在。”
“不在?他去哪了?”
晁化看了一眼柴悦,向萧声微笑道:“镇北将军数日前动身前往京城,现在——应该快要到了吧。”
在见过萧声之后,韩孺子立刻就明白过来:在神雄关与左察御史争斗,是在浪费时间。
第一百九十七章 返京
杜穿云的到来,坚定了韩孺子立刻返京的决心。
杜穿云早已奉命回京,可如今道路上已不像从前那么安全,他耽误了一些时间才到达京城,又急急忙忙回到神雄关,比左察御史晚了一天,没有书信,只带来一句话:“夫人说,待边疆稳定之后,请倦侯尽早回京。”
因为这句话,韩孺子再也待不住了。
左察御史萧声回请北军诸将时,韩孺子换上普通士兵的衣甲,在黄昏时分出城,身边只带着两个人——孟娥和杜穿云,城内的知情者寥寥无几,守卫城门的士兵对这三人完全没有怀疑,怎么也想不到镇北将军就“藏”在其中。
柴悦向萧声虚与委蛇的时候,韩孺子等三人已经到达关内的第一处驿站,杜穿云手持加急公文,由驿丞加盖印章,换马之后再度出发,只停顿了不到一刻钟。
韩孺子和孟娥等在外面的官道上,他注意到驿站的大门有明显的毁坏痕迹,不用问,这是前些天群盗攻打神雄关时留下的,驿站加强了防守,官兵数量由平时的不到五人增加到二十多人。
“内乱延续下去,会将大楚拖垮。”韩孺子轻声道,自从与大单于达成和谈之后,他一直有些不安,偶尔会觉得自己犯了大错,现在他心中的不安减少许多,内忧外患不可能同时解决,大楚境内的驿站有几千所,哪怕只有一半增强守卫,也会牵扯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