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孺子帝-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小君羞红了脸,“老夫老妻,陛下也不稳重。”
  “老夫老妻?哈哈,咱们是老夫老妻了。”韩孺子更觉有趣。
  除夕前两天,皇帝与慈宁太后宴请外戚王家,韩孺子虽有心抬举舅氏,但是有些规矩不能破坏,大殿只能用来宴请宗室子弟,外戚再尊贵,也只能以私宴的方式招待。
  凌云阁是皇帝平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在这里宴请王家人,已算是很高的规格,慈宁太后很是满意,她则在另一座无人居住的寝宫里与王家女眷聚会,皇后与嫔妃参加,上官太后照例称病,不去打扰别人的热闹。
  因为是外戚家宴,皇帝特意要求宗正府与礼部官员不必在场,王家人都是乡农,官儿太多,他们更不适应。
  王家人进京已有一段时间,仍处于云里雾里,王老丈经常半夜醒来,把几个儿子叫进来,问道:“我梦见你们的妹妹当了太后,外孙做了皇帝,是不是真的啊?”
  儿孙们轮流证实,让他看新屋子、新床、新柜,其实他们也不敢相信这从天而降的喜事,经常互相求证。
  当着皇帝与太后,这都是笑谈了。
  与宗室相比,王家人口不多,外公、三个舅舅、五个表兄弟、两个年幼的外甥,再加上若干稍远些的亲戚,在凌云阁里倒也颇显热闹。
  宗室人多,有可能藏龙卧虎,王家的男子一目了然,老实本分者居多,没有学文习武之人,韩孺子用不着挨个观察揣摩,因此比较放松,亲自给外公祝酒,也喝了几杯别人敬上的酒,听大家讲些乡里小事,倒也颇有趣味。
  气氛融洽,直到一位姨丈喝得有点多了,现场又没有礼官监督,他的胆子大起来,不顾他人阻拦,站起身,一手握着酒杯,一手拎着酒壶,摇摇晃晃地来到皇帝面前。
  礼官不在,太监还在,刘介一个眼神,立刻有两名太监将敬酒者拦在十步之外,这是规矩,除了王家外公,其他人都不能过此界线。
  姨丈争取了一会,没能突破界线,只好留在原地,举杯大声道:“我来敬陛下一杯!”
  韩孺子微笑着举杯,放在嘴边意思了一下。
  刘介亲自为皇帝斟酒,早在几杯之前就只是做做样子,什么都没倒出来,众人离得远,看不清,也不敢多看。
  这位姨丈却伸长脖子盯着皇帝,“陛下杯里有酒吗?可别糊弄我们。”
  一名太监小声提醒道:“不得放肆。”
  “都是实在亲戚……”姨丈大着舌头说,但是没有纠缠,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给自己又倒一杯,“陛下一杯,我三杯。”
  三杯酒下肚,姨丈更醉了,两名太监想将推回去,他却耍赖不动,更大声地说:“陛下,我们进京好多天了,什么时候让我们当官啊?天天坐在屋子里,闲得手脚发软、心里发慌。陛下,别以为我们只会拿锄镐,我们也可以替陛下看守江山……”
  王家的几个舅舅实在看不下去,一块上前将他拽回去,他不服气,王家外公一怒,让儿孙们将他拖出去,然后亲自来向皇帝致歉。
  韩孺子起身相迎,笑道:“自家人,纵有失礼也无妨,外公安心。”
  韩孺子迎来新一轮奉承,在王家人眼里,他是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仁慈皇帝,真不明白怎么会有人想要刺驾?
  宫里的太监传信,说慈宁太后那边已经结束宴席,正在宫里四处游玩,韩孺子于是借口不胜酒力退席,请外公等人不必拘礼,必要尽兴,酒后可以去御花园里逛一逛,冬日里虽然风景不佳,也算来过一趟。
  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韩孺子不用批奏章、不用去勤政殿、不用见太后,突然闲了下来,皇后等人都在陪太后,寝宫里人也不多,他躺了一会,睡不着,坐起来又觉得无聊,自言自语道:“你真是劳碌命。”
  可他喜欢劳碌,喜欢有事可做,更喜欢看到事情按照计划步步推进。
  韩孺子走出房间,发现刘介不在,中司监以为皇帝已经安歇,去忙别的事情了,临近年底,宫里的杂事也不少。
  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个预头,韩孺子下定决心,对一名太监说:“去传副都尉王赫,让他带一些侍卫在蓬莱门内骑马候旨,你现在就去,跑着去,不准在路上停留半步,也不准对他人开口。”
  太监用力点头,转身就跑。
  屋子里的太监、宫女有七八名,韩孺子只看向一人,“走。”
  孟娥跟上来。
  皇帝似乎要出行,却不说去哪,宫人们惊慌失措,几名太监也跟上来,宫女们发了一会呆,终于想起要去找慈宁太后。
  韩孺子知道母亲很快就会得知消息,因此脚步极快,除了孟娥,其他太监追得气喘吁吁,几乎跟不上。
  蓬莱门内,王赫已经守在那里,匆忙之中仍招来数十名侍卫、上百名宿卫士兵。
  “开门。”韩孺子命令道。
  “陛下要去哪?”王赫没像平时那么顺从。
  “出宫再说。”
  “可是……可是仪驾不全,街道尚未肃静……”
  “有你们就够了,王赫,休得多问,遵旨行事。”
  王赫不敢再说,只得下令开门,韩孺子已经骑上马,回头望去,一大群太监正在刘介的带领下跑来,嘴里大呼小叫,此时宫门才开到一半,他一拍马,当先冲了出去,众侍卫与卫兵急忙跟上,跑出一条街之后,队伍才变得整齐。
  “陛下得指个方向。”王赫追上来,不得不问。
  贵为皇帝,拥有大楚江山,韩孺子却发现自己其实无处可去。
  “府里。”他说,这才只是开始,不用太冒进,他要一点点探索天下。


第四百三十四章 狂妄的客人
  皇帝在宫里宴请舅氏一家,倦侯府里也有一场“家宴”,晁鲸等十几名来自渔村的少年聚在一起喝酒,他们不用讲究规矩,胡吃海喝,回忆成筐的往事,许下成堆的豪言壮语,一个个都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气概,发誓将来要荡平天下群贼,直扑塞外的匈奴人,唯独对眼前的一片狼籍无动于衷,谁也不愿意起身收拾一下。
  他们知道两天之后就是除夕,知道皇帝正在宫中宴请外戚,成熟稳重的大人都在宫里轮值,整个倦侯府由他们做主,一点也不用担心。
  “等咱们活捉大单于,我要让他跪下,对他说‘大楚皇帝是你动得的吗?你以为拍拍屁股走人就没事了?老不死的,跟我回京城向皇帝磕头认罪,再把蜻蜓还给我。’”
  晁鲸喝多了,面红耳赤,一手握杯,一手指着对面的同伴,唾星横飞地怒斥,好像那就是大单于本人,两边的人一半在睡觉、一半大声附和:“磕头,快磕头。”
  同伴醉意更重,呆呆地看着晁鲸,“我、我没抢过你的蜻蜓,是他,老七,记得吗?小时候你在河边抓的大蜻蜓就是被老七抢走的,找他要,别找我,我、我啥也没做。”说着说着,莫名其妙地哭起来。
  其他人根本没注意到他在说话,尤其是晁鲸,仍在怒斥“大单于”。
  韩孺子来到倦侯府,在自己的另一个家里,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他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一排目瞪口呆的卫兵。
  喝醉的少年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人指着门口,傻笑道:“我看到皇帝了,呵呵,我看到皇帝了。”
  韩孺子无奈地摇摇头,背着皇帝,不知其他人是什么模样,大概比晁鲸这些人好不了多少。
  他来到书房,这里倒是一尘不染,收拾得整整齐齐,没有安置炭盆,倒也不是太冷。从书籍的摆放方式上能看出赵若素的痕迹,分类极细,经、史、子、集各占一块,然后按时间排序,方便查找。
  他还没来得及做什么,门被撞开,中司监刘介扑了进来,跪在地上,满脸的惊骇,“陛下……”
  韩孺子抬起手,示意刘介不要说话,然后做出倾听的姿态。
  刘介糊涂了,急忙闭嘴,也仔细听,除了自己粗重的喘息,没什么特别的声音,他更糊涂了。
  “天下人都在准备过年,那种欢快的声音隔着多远都能听到。”韩孺子轻声说,微闭双眼,似乎真的听到了某种声音。
  “是啊,就要过年了,求陛下让我们也过一个踏实年,陛下私自出宫,太后、皇后忧心忡忡,我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韩孺子微笑道:“刘公觉得朕是哪种皇帝?”
  刘介一愣,没敢接话。
  “朕读过一些史书,觉得皇帝各不相同,有宫里的皇帝、城里的皇帝和天下的皇帝,太祖是天下的皇帝,大楚江山是他打下来的,足迹遍及四方。在太祖之后,皇帝的范围可就越来越小了,烈帝、武帝算是城里的皇帝,经常出宫甚至出城,偶尔去往远方,不成惯例,其他祖先就都是宫里的皇帝了。”
  刘介张嘴结舌,过了一会才说道:“太祖奠定的基业,让后世子孙不必那么辛苦,列祖列宗能在宫里、城里治理天下,正说明规矩的好处,所谓的垂拱而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太祖奠定的基业能传多久?”
  “千秋万世,永不断绝。”
  “刘公也会说奉承话,从古至今,哪来的‘千秋万世’?”
  “千秋万世是天下人的希望,想必也是陛下的希望。”
  韩孺子示意刘介起身,看着他站起来之后,说:“当然,朕也希望如此,所以朕不能坐在宫里享受太祖留下的好处,坐吃山空,再多的家业也经不起人人‘垂拱’,朕得为后世留下一点什么。”
  “那、那也不用出宫啊。”刘介觉得皇帝越来越难应对,自己有点力不从心。
  韩孺子来倦侯府不是为了与太监争论,说道:“去外面看看,朕进府的时候看到有人在附近探头探脑,如果是客人,将他带进来。”
  刘介睁大双眼,“刺驾之事才过去……”
  “问清他的身份与来历,没有问题再带进来,朕猜如果还有刺客的话,不会笨到大白天在府外窥视,而且朕此次出行并无人知晓,刺客更料不到,此时见人,反而是最安全的。”
  刘介想了又想,实在无言以对,只好遵旨退出。
  韩孺子坐在书房里看书,没过多久,宫里的人一拨拨赶到,蔡兴海等人是要为倦侯府加强防卫,其他人则是奉太后、皇后之命,催皇帝回宫。
  “不做完这里的事、见过该见的人,朕是不会回去的。”韩孺子对第三拨使者说。
  在这之后,在外面耽搁许久的刘介,终于带进来一名客人。
  韩孺子事前想不到会有客人守在外面,客人更料不到皇帝今天会来,而且还看到并召见自己,双方都有意外,客人的意外更多。
  那是一名将近三十岁的年轻人,一身旧袍,看上去倒还整洁,只是在外面待得久了,疼得脸色发青、鼻头发红,进入屋内,仍控制不住身上的颤抖。
  年轻人跪下,不等说话,从外面跳进来一个人。
  晁鲸终于听说皇帝来了,吓得酒醒七分,立刻跑来,太监们拦都拦不住,“陛下饶命啊,我们平时不喝酒的,快要过年了,这才……呜呜,让陛下抓个现形。”
  “朕许你们正月初十之前喝酒,退下吧。”韩孺子稍显尴尬,接见一名陌生人是连日来最有趣的事情,他正要展示帝王威严,全被晁鲸给破坏了。
  晁鲸愣了一会,这才发现书房里还有外人,于是讪讪地退下,回到后厅,向惊慌失措的同伴们豪爽地说:“没事了,我从陛下那里要来旨意,初十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