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乡人正要带着部队上去却被张弛给阻止了,在张弛的示意下所有的部队就在丛林中蜇伏了下来等着。

    战士们不知道在等什么,但张弛却知道……他在等着日军开枪的那一刻,那时日军的火力点就会一个个暴露在他们的面前。

    没过多久,只听一声嚎叫后114高地上就响了一片枪炮声,从正面进攻的三连部队很快就被日军的火力给阻止了。三连的战士正要还击但很快就发现他们掉进日军所设下的一个陷阱……正当他们被114高地上的火力所吸引时,一个个手拿缅刀的敌人突然从草丛里、树上跳了下来,一声嘶吼后就杀进躲在坦克后的三连战士群中。

    这一来就引起了三连战士的一片大乱……他们在黑暗中根本就分辩不出敌我。手中的步枪又没来得及上刺刀,更尴尬的是面对跟前的黑影又不知道是开枪好还不是不开枪好,开枪怕杀的是自己人,就算杀的是敌人子弹也会穿透敌人再击中自己人。

    而手拿缅刀的敌人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他们一窜进人群就像虎入羊群似的到处乱砍敌杀。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三连战士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很快就发出一片惨叫和哀号,而开在前头的坦克甚至还不知道后面发生的状况依旧在朝前方的114高地扫射。

    另一边的张弛不由咬了咬牙,他知道此时去救三连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去救三连也是不明智的,那只会使部队陷入更大的混乱里而没有任何帮助。

    想了想。张弛就决定不顾一切的对114高地发起进攻,希望能够以进攻114高地而减轻三连的压力。
………………………………

第三十七章 侧翼

张弛的判断是正确的。

    杀入三连阵形里的敌人不是日军而是波索中校所带领的缅甸独立义勇军……那嘎特遣队是支很特殊的部队,它的任务是渗透进密支那防线展开敌后活动,所以需要熟悉地形及人文的缅甸独立义勇军的配合。

    波索中校所带领的这五十余名缅甸士兵就是从缅甸独立义勇军里精选出来的,他们除了基本的装备外还人人一口缅刀,这缅刀在丛林里可以开路,近身肉搏时又可以猛劈猛砍,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而美军战术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回避肉搏战和白刃战,于是这波索中校杀进坦克后的步兵群后美式战术就不起作用了,几乎就只有逃跑一条路可以走。

    这时的张弛如果带着部队去救援,那结果就很有可能是越打越乱最后连一连都无法幸免。

    张弛当然不会这样做,他狠下心不理会被杀得溃不成军的三连,一挥手就带着部队钻出丛林朝114高地的侧翼攻去。

    114高地的日军显然是被正面的战场吸引了,尤其那还是缅甸独立义勇军在中**队中乱砍乱杀,所以个个看得起劲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侧翼的黑暗中已经有一队中**人摸了上来。

    张弛带着部队开始还是猫着腰慢慢前进,在距离敌人防线只有一百多米后就开始慢跑,接着很快就转为快跑并甩出一排的手榴弹卧倒……战士们早就从日军开枪时发出的枪声及火光判断出了日军的位置,于是这一排手榴弹甩过去立时就“轰轰”的一阵炸得鬼子一片惨叫。

    “弟兄们!冲啊!”

    “冲啊!”

    ……

    这时的张弛根本就顾不上什么美式战术、中式打法了,不管是美式还是中式,只要能杀死鬼子就是好战术。

    “砰砰……”张弛一边朝前奔跑一边扣动扳机射杀了两名正要起身反抗的日军。

    这是M1步枪的好处……其实M1步枪还是很适合近战的,八发子弹的容弹量而且还是半自动的,就算敌人就在面前也来得及将八发子弹打完。这就差不多相当于在近身作战中能够快速的刺出八刀……而这在肉搏战中是很少有人能做得到的。

    如果说M1步枪枪身较长不适合近战,那汤姆森冲锋枪就更是近战的利器了……这玩意全枪只有八十几公分长,还不到装上刺刀的三八大盖的长度的一半,更重要的还是它有三十发的容弹量,而且换弹匣还十分快速。于是那小鬼子什么拼刺技术根本就用不上,迎面上来的两、三个也是一梭子撂倒。

    所以老兵常说:“冲锋枪加手榴弹,近战金不换!”,这话就充分说明了近战中冲锋枪和手榴弹的作用。

    更重要的还是鬼子的防线和队形是以一字长蛇阵面对着正面。其侧翼虽然也有两个班掩护但那仅仅只是两个班而已……这两个班的日军在第一时间就被战士们的手榴弹给炸死炸伤并被迅速突破了,接着战士们就是以几个甚至十几个面对一个日军。

    其实此时位于114高地上的日军并不比张弛所带的两个排少,不仅不会少甚至还多出了一倍有一百多人……三百人的那嘎特遣队,一百余人倒在了第一次渗透作战中,五十余人的缅军在波索中校的带领下与三连杀成一团。剩下的一百余人甚至就连指挥部都在这114高地上。

    然而日军却由于队形朝向的原因在同一时间里只能以少量的兵力面对张弛这六十余人,这也就是部队很忌讳侧翼遭到攻击的原因。

    于是日军哪里还会是战士们的对手,这时虽说是近身作战,但其实两军基本没有肉搏,原因是日军还没冲到跟前就被战士们手里的步枪和冲锋枪给打成了筛子。

    战士们要做的,就是一路沿着日军的战壕往前冲。

    应该说这时在孙布拉蚌的训练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原因是战士们此时装备的美式手榴弹其投掷距离一般是30米到50米左右,而其弹片杀伤半径却是50米。

    这就意味着手榴弹投掷出去后必须卧倒,否则就有可能被自己所投掷的手榴弹炸伤。

    而这种投掷又是很讲究节奏和配合的,尤其是在这雨夜之中。谁也不知道身旁的战友什么时候甩出一枚手榴弹……而如果不知道的话,自己就有可能会傻呼呼的站着甚至朝手榴弹的方向冲锋。

    但在孙布拉蚌的训练就告诉战士们在投掷手榴弹时必须大喊一声:“手榴弹!”,这是在提醒周围的战友有手榴弹抛出……这一幕在现代的电视、电影中也常看到,美军士兵在掷出手榴弹时总会大喊一声:“Genade!”,其目的和意义就在这里。

    战士们也经过这种训练的,于是打起来就如鱼得水。

    当附近有人大喊“手榴弹”时战士们就“哗”的一下卧倒射击,而这时日军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依旧挺着刺刀往前冲,于是“轰”的一声就被炸个七荤八素的。手榴弹爆炸一过战士们又马上就从地上爬起来继续进攻。

    在这种一慢一快、一张一弛的进攻节奏中,日军的防线和部队就像切香肠似的被张弛等人一口口的吃掉,偶尔有几个机枪阵地调转枪口来朝向这边。但很快就被张弛的狙击枪给死死的压住。

    不一会儿张弛等人就打到了一个用原木架起的地堡前……由于是从侧面打到这个这个地堡的,所以战士们面对不是射孔而是一个开着的小木门。

    战士们想也不想就朝里头抛进了五、六枚手榴弹,随着“轰”的一阵巨响后战士们就头也不回的继续朝纵深展开进攻。

    后来才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地堡而是那嘎特遣队的指挥部,在这里头一窝的日军指挥官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稀里糊涂的炸死了。甚至战士们还根据军衔知道这些被炸死的日军指挥官有两个大尉一个中尉。另外还有一个中尉因为在外头负责指挥于是幸免于难,不过也是受了重伤被幸存的士兵给抬下去的。

    这一仗,张弛所带的两个排直接就把那嘎特遣队的番号给打没了。
………………………………

第三十八章 误判

114高地被张弛拿下后,在阵地中与三连厮杀在一起并占据了绝对上风的波索中校就感觉事情不妙了……要是这么打下去,就算缅甸独立军打赢了也会被中**队包围,到时就只有全军覆没一个结局,于是一声叫唤就带着缅甸士兵退入到丛林中去。

    这就使三连的两个排这么避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但就算没有全军覆没也是死伤惨重,两个排七十几人到最后只剩十几个,而且还全都带着伤,甚至三连连长和美国教官都在这一仗中牺牲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皮特不由冒出了一身冷汗……当时如果服从沃克少校的命令带着部队上去的话,那死在缅甸人刀下的美国教官就不是好友马克而是自己了。

    所以当皮特奉命赶到114高地看到浑身血迹和泥泞的张弛时,他就由衷的赞道:“嘿,老兄,你是对的!也许我应该感谢你!”

    张弛当然知道皮特这话里的意思,点了点头就给皮特递上了一根烟:“皮特,我还是那句话,我并不是尊重你和沃克少校,相反我还很感激美国人对中**队的帮助和训练。但是……我们只想活着!而且我相信大多数中**官都是与我们一样的想法!”

    “我理解!老兄!”皮特接过烟随意拍了下张弛的肩膀:“以前我以为那只是你为不服从命令找的借口,但是现在我明白了。事实摆在眼前,要是你服从那个混蛋的命令的话,这会儿我们只怕都要躺在装尸袋里了!”

    “那么……我们的协议……”

    “当然!”皮特笑道:“老兄,我还想多活几年,我在美国的妻子不久前刚给我生了个儿子!”

    “是吗?恭喜你做爸爸了!”

    “谢谢!”皮特握了握张弛的手,感叹道:“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我在想真该把沃克那个混蛋踢下来让你来指挥这支部队!”

    张弛不由笑了笑,虽然他明白皮特说的不过是句玩笑,但这也代表此时的皮特是打心眼里认同张弛的指挥了。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不正常,两个不同国籍的指挥官甚至皮特还是来控制中**队的,现在反倒认同张弛的指挥了。

    不过这却没什么不正常。原因是战场是个现实的地方,在这里的人都要面临一个十分现实也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怎么才能在赢得战争的同时又保住性命……在这个问题面前,所有诸如国籍、政治、战术、面子等问题就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因为有114高地的全面胜利。沃克也就忘了他之前说过的要把张弛这个连长给撤掉这句话……沃克不是傻瓜,他真要撤了张弛的话,上级就会奇怪一连打了这么个大胜仗怎么连长还会被撤,一调查很快就会明白原来打胜仗不是沃克的指挥而是张弛的功劳。

    但是沃克和指挥新一师的的希尔总教官却始终认为在岭邦一带只有少量日军,于是第二天一早团主力就跟了上来在岭邦一线布防。另两个新兵团也跟在后面在做预备队的同时也是体验一下真实的战争。

    希尔总教官的想法是:日军在岭邦只有少量兵力,新一团守住岭邦绰绰有余,于是他就可以乘着新一团与日军打着小烈度战斗的时候逐批的将新兵部队调到一线一些并不重要的地方去防守,这样就可以用实战来磨练这些新兵部队让他们快速成长。

    应该说希尔总教官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

    要知道岭邦这块平地日军也同样知道它的重要性……日军也是有军事知识的,他们知道岭邦可以建小型机场,以后岭邦还很有可能会成为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