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督军-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鹿芰饺俦氖虑椋渤S蟹⑸�
  可是有功不保,部下又会离心,赵冠侯在路上已经拟了一个名单,人数不算太多,保举的也不算太浮滥。可是韩荣看后却一摇头“太少了。官也给的太低,如果是这样的保法,别人是不会信你这一仗大破了两万铁勒兵的。”
  “两万?”赵冠侯根据俘虏的口供,得知自己面对的铁勒兵大概是接近四千人。按照翻倍报数的方法,也是报八千就差不多了。而自己一方,本部伤亡七百余人,勤王军等炮灰部队的伤亡却异常巨大,大部分部队趁乱逃走,收容不起来。这一仗如果只计算右军的伤亡,自是远低于铁勒军,如果算上其他部队的话,这伤亡就是铁勒占优势。
  但是韩荣摇头道:“帐不能这么算,现在朝廷需要的是一场大胜,一场足以振奋人心,让百姓和文武明白,大金国是能打赢洋人的大胜。只有先有了这样的心,我们接下去才好谈。如果连这份胆子都没有,那就什么都谈不成,只能任人宰割。所以这些铁勒人……必须是两万。战场遗尸,可以说五千有余,俘虏就是那些,做不得花帐。将来还要交给铁勒人的,这部分不能变,至于缴获上,你只管多说,反正没人要你的东西,咱们只要哄老佛爷高兴,让天下百姓扬眉吐气,其他的,你都不要管。再说,你手下保的越高,你这个当长官的,也就能抬的越高。花花轿子人抬人,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赵冠侯连忙点着头,感谢着韩荣的栽培,又将一份礼单递上去“这是卑职在战场拣的一点小玩意,中堂请笑纳。东西已经送到您的府上去了,卑职眼窝子浅,没见过什么,好坏的看不出来,您可别笑话。”
  “战场上的小玩意?这个好,我来看看。”韩荣接过礼单扫了两眼,随手就将礼单纳入袖里,拍拍他的肩头道:“本官知道你担心什么,怕言官参你对吧?当时战场上,有不少人亲历战阵,知道有多少洋人。不过你糊涂,这个戏法是老佛爷变的,谁敢戳破这个,不是自己找死?再说,他们正因为在场,才不会戳穿你。亲历战阵,临危不惧,手刃夷寇,这样的功劳,一样可以加到他们的身上。我告诉你,这个牛皮不但不会有人戳破,他们反倒会帮着你打这个圆场,谁要是想戳破这个西洋景,那帮子大臣,第一个就会撕碎了他!”
  “一切都仰仗中堂栽培。”赵冠侯先道了谢,又对韩荣道:“中堂,下官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
  城内,所有的大宅,都已经被征用为王公大臣的宅邸,但是分配上,先行逃难进城的那些大臣,分配的多是些较为偏僻,房屋也比较破旧的房子,甚至于将一些店房拨出来,供其居住。而那些像点样子的宅门,则给了那些留在军队里,跟着右军一起挨炮弹的大臣居住。
  几名跟着赵冠侯一起进城的大臣,此时正聚在一起,议论着怎么写奏折的事。这几人都是言路上的都老爷,没什么家业,连眷属都没带,也不怕开抢,所以一开始没跟着跑,这回反倒是落了个实惠,居然住进个前后两进院子的大宅里。仆人送了茶水上来,几人边喝茶边议论着。
  “这武卫右军的功,必须得请。咱们这就得写本,争取明天就递上去。”
  “那是,这本必须得写好一点,洋兵,我看怎么着,也得是一万人……”
  “一万?您那是昨天的数了。光哥萨克,就是一万。我听人说过,洋人的军制里,有师有团,咱们昨天遇到的,就是哥萨克的骑兵师。今天遇到的,是铁勒人的另一个师。两个师加起来,就得是两万,这是战兵,还得有辅兵夫子,干脆就写五万吧。白刃相击,生死相搏,我辈官员虽无缚鸡之力,却有报国之心,匕首短刀,硬捍铁骑长枪,分毫不退……”
  另一处宅院里,却是几名旗人所雇佣的幕僚在那里写着“奴才孤身陷阵,斩洋兵三人,夺得鹰旗一面……据奴才亲眼目睹,洋兵之数实为十万。分前后左右中五路,各路带兵统帅为……”
  一份份精心炮制的奏折,在迅速出炉,既褒扬了武卫右军,又褒扬了自己。正如韩荣所说,蛋糕要做大,所有人都不糊涂,知道这次事变之后,官场格局必将重新洗牌。自己经历过这一战,就是个巨大的资本,如果不能妥善的利用,化资本为自身的助力,那这些年的官场,就算白混了。
  韩荣的临时住所,乃是城内首富的宅院,前后数进院落,极是气派。福姐儿看着赵冠侯送来的那些孝敬,其中既有古董字画,也有金银首饰。她从中猛的抽出了一支簪子在眼前仔细端详,眼眶忽然变红了。
  韩荣的夫人问道:“福子,你哭什么?”
  “额娘,这簪子女儿认得,是成郡王府上六格格的东西。她最喜欢这个簪子,从来不离身,每次见面,都戴着。她……她现在……”
  “这……没想到,连金枝玉叶,也糟蹋到这些洋兵手里。洋人,果然是可恨!”
  “额娘,如果没有那位赵大人,女儿……女儿怕是也没法跟您见面了。”
  韩荣夫人也知,女儿路遇哥萨克的事,点头道:“你说的倒是没错,这个人情咱得报答,要不然不成了白眼狼了?一会你阿玛回来,我要跟他说一说,这位赵大人有什么要咱帮忙的,咱不能推辞。”
  
  第276章 改道(上)
  
  几家欢喜几家愁,大胜之时,全城欢乐,辅国公承澜与已革贝勒承濂二人,却坐困愁城,面上毫无喜色。以堂堂亲贵身份,只分得了一个小店房的跨院,食水两缺,处境不问可知。承澜道:“今天去城楼观献俘,老佛爷只带了万岁,没带大阿哥,这……不是好兆头。”
  “话是不错,可是这事……也真说不上怪谁。”承濂叹了口气“你说好好的,你府上的包衣,怎么就成了铁勒人的俘虏?现在外面有谎信,说洋兵找到老佛爷的车驾,就是你府上奴才给带的路,这消息要是坐实,咱们可怎么活?”
  承澜极不服气地道:“这怎么能怪我?那奴才被洋人抓了,我也不知道啊。老佛爷在那辆车的消息,是大阿哥说的,我也是嘴快,谁知道那奴才敢告诉洋人?不过不管怎么说,咱也是亲宗,她还能因为这没凭没据的事,把咱处置了不成?我是不信这个邪。你别忘了,下面她是要去山西的,毓佐臣的差事,是咱保举的,到了山西,就到了咱自己的天下。有毓贤给咱关照着,老佛爷不会把咱们怎么样,咱们弟兄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不会出什么闪失。”
  承濂不像他这么乐观,可是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想,只好长叹一口气,将头朝山墙上一靠“听天由命吧。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我是想开了,舒坦一天算一天,只要大阿哥还在,她就不会把咱们太为难。若是大阿哥都废了,咱就算再怎么规矩,也落不了好。”
  韩荣回到家里,听了自己夫人与女儿的话,眉头微微皱起来“这帮该死的洋鬼子,居然对亲贵宗室,也下毒手,当真是歹毒的很了。早晚有一天,要报了这个仇。庆官的身子骨怎么样了?”
  他的独生子韩庆胆子小,路上听得枪炮声,已经受了惊吓。夜里哥萨克偷袭,枪声喊杀身声就在身边,把他吓的晕厥过去,醒来以后几次昏迷,情形很差。他夫人道:“地方上,开始不怎么乐意派人来给看,可是进城献俘之后,却又重新选了大夫过来。用了针,下了药,倒是见好,可是郎中也说了,自己的手段有限,怕不能痊愈。”
  福姐儿道:“阿玛,女儿听说,山东有个很有名的西医,叫屈庭桂,不知道他跟没跟来?如果他在的话,弟弟的病就不算什么。”
  “屈庭桂?这人的名字我也听过,可惜,他不曾来。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我这就得去递牌子,跟老佛爷那面奏。”
  府衙后堂里,小德张被慈喜宣去,正讲着两日大战的过往。他是升平戏署出身,有深厚的演出功底,人也很机灵,说起战事来绘声绘色,如同先生说书,让慈喜与天佑帝都听了入了神。
  “那帮哥萨克啊,一冲锋的时候就喊乌拉,具体是什么意思,奴才可不知道。就是这么个喊法,然后就那么冲上来。一水的黑披风,黑军装,就像块黑云彩似的就过来。人也高,马也快,太原的勇营上去,没多大功夫就让人打散了。后军、练军的兵也是,跟他们撞上,就像豆腐块似的,一碰就碎。”
  慈喜哼了一声“听听,这就是一帮子好兵。养活他们,才是浪费了朝廷的钱粮,有这么多钱粮,还不如养几条狗,都知道看家护院。”
  天佑帝道:“那打赢这些洋人,就都是武卫右军的功劳?”
  “这……奴才可不敢这么说。打赢洋人,是祖宗的保佑,是老佛爷和万岁爷您的洪福护着,要不然,单凭武卫右军,奴才看也是打不赢。”
  慈喜道:“小德张,别说这没用的。要是这洪福这么管用,那怎么山西的勇营就这么败了?还是人家武卫右军自己能打,你再说说,怎么还有钢人铁马?这不是咱老祖宗的铁浮屠?”
  “老佛爷,那是不是铁浮屠,奴才是不明白,不过是真有铁马铁人。奴才亲眼得见。人身上穿的跟铁坨子似的,骑着马举着两人多长的大枪,朝着咱们就冲过来。就听那马蹄子踩地的声音,不怕老佛爷笑话,奴才的腿都软了,连道都走不动。要是那玩意冲奴才来,奴才除了抱着脑袋喊妈以外,什么招都没有。这些个甲啊,马啊,有的被缴获了。您可以让人送来,您看一看。奴才想,不如挑选一些身强力壮的,穿戴上这身,在外面给您站门,让外人一看,这也是个威风体面。”
  “你这办法很好,就该这么办。回头吩咐下去,让赵冠侯选二十人,穿铁甲轮流值班,让各地来的官员看看,咱是缴获的洋人的铠甲,给咱大金国站班。谁要是说朝廷不行了,就得先看看这个。”
  天佑帝恨袁慰亭入骨,自然不希望其武卫右军得势,但是形势比人强,听小德张的讲述,整场战斗,完全是武卫右军的独角戏。而从自己经历的情形来看,各路兵马确实不堪一击,想要有所作为,能依靠的军事力量,就只剩了武卫军这一支人马。
  等到小德张退出去,他向慈喜问道:“亲爸爸,刚子良殉国,这该如何议恤?”
  “随便吧,反正他这典恤也留不住,就是走个过场。洋人不会放过他,现在人死不结仇,可是将来追荫夺恤,是必然之事。所以怎么抚恤都不为过,可怎么抚恤,也都留不住。比起死人,我们得关心活人。这活的人怎么赏,才是你该想的事。”
  刚烈之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替两宫挡刀,以身代主。结果死后居然如此凉薄的对待,让天佑帝心内一阵发寒,看来母亲依旧是那个冷血而又强势的老妇人,并未因身处逆境而有所改善。
  至于封赏赵冠侯,他自然没什么兴趣,可是得罪太后,也没有这个胆量。他犹豫一下,试探道:“亲爸爸,您是说要赏赵冠侯?谙达那里,已经去办了。”
  “他那是赏东西,这种功劳,是赏东西就行的?他岁数小,这是个短处,可是功劳在这,若是救驾之功,如此草率的赏赐,将来,就别指望还有人为你出力报效。这个道理要是闹不明白,你吃亏的时候,还在后头呢。赏戴头品顶戴,赐号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