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督军-第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话,高五太爷的目光,已经落在范高头脸上。陈无为是拜他的门墙,这便是摆明车马,兴师问罪了。
  众人顿悟,高三太爷不是看陈冷荷顺眼,而是要借着结交她,来借助赵冠侯的力量来对付范高头。毕竟范高头手下很有些亡命之徒,如果铁心抗衡,高三太爷未必吃的下他。但是加上赵冠侯和他手下的兵,情形就要颠倒过来。
  范高头也知,香堂里没有翻脸开杀的规矩,再者,光棍不逃过门,嘴上永远不能服软。一抱拳。
  “爷叔,无为是我的学生子,他惹下的麻烦,自然由我这个做师父的承担起来。不过他现在不是在江湖上打混,而是在葛明军里做事,杀人,或许为的是公事,而不是私怨,这种事,就不能拿门槛里的规矩来追他。总之,我先去把他传来,与爷叔当面分说清楚,有什么话,把它讲开,爷叔意下如何?”
  “闲话一句!”曹鼎修接过话头“阿宝,你是礼字辈的,我这个做爷叔的,不好以大压小。但是随便杀门槛里的人,也不能没有个交代,希望你言而有信,把你的学生子带来,大家有什么话当面讲开。否则,咱们脸上都不好看。”
  他又朝赵冠侯道:“既然弑师犯上的叛徒已经伏法,今天的香堂可以散了。老朽晚年,又收个关山门的学生,这是件大喜事,三天之后,在老正兴,我摆酒席,请各位老少吃饭,请大家给我一点面子,一定要到场。冠侯你也要来。”
  等到从香堂出来,夜已经很深,上了马车之后,赵冠侯拥着陈冷荷道:“困不困,困了就在我怀里睡一会,到了地方我抱你下去。拜师这事,倒是曹老随机应变,倒也真亏他老江湖,门槛精,反应的真快。今天这个过门,必须要打,但是也不是说,要你做个女白相。只为有这么个关系,再遇到帮里的人,就好说话,找门槛里的人做事也方便。你做这个生意,总是离不了黑白两道的帮衬,巡捕房那边,有二姐帮你,现在松江临时都督又是我结拜二哥,自然没什么关系。但是有些事,却是巡捕房干涉不到的,就只能通过门槛里的力量解决。沈老大一走,你这方面就吃亏了,有了曹老爷子今天收徒弟的事,将来就好办的多。”
  “我……我明白。”陈冷荷将头靠在他肩上“如果今天这个过门打不过去,你又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讲不通道理,就只好讲拳头了。我带了一个哨的兵来,杀光他们不费力气。范高头以为自己凶的不得了,却不知,连他身边的保镖,我都已经伸进手去了。这帮人啊,上不起台面,但是搅混水的本事是有的。对他们不能不当回事,也不能太当回事,总要掌握一个度。像是你这次受执,就是这帮人做的事,我将来不能在松江保护你,不留下几只棋子,我又怎么能放心的走。”
  “那你今天在香堂里杀人,也是为了我?通过带我进香堂,又拔枪杀人,告诉他们,你为了我可以不顾一切,不管是帮中尊长,还是同门兄弟,凡是招惹了我的,你都照杀不误,任何人出来讲情,也是没用的。”
  “聪明。”赵冠侯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就是这个意思。清酒红人面,财白动人心。像你这样既漂亮又有钱的,不知道多少人在打你的念头。今天闹一闹香堂,就是让他们自己心里有数,敢动我女人主意的,我不管是谁,都杀给他看!”
  陈冷荷冰雪聪明,弦外之音,不言已明,今天这场杀鸡儆猴,实际并不仅限于漕帮弟子。
  现在关在监狱里的,除了陈家两兄弟,还有李大卫。孟思远并没有按陈无为的吩咐处决李大卫,决定将其交给司法审讯,由法律来解决问题。
  赵冠侯对于李大卫与自己曾经交往过的事并非心无芥蒂,由于对李有恨,对自己两个兄长也就看法不好。答应放人,是看在自己面子上,但是这种杀法,显然也是给他们打预防针。
  赵冠侯的手在她的身上逡巡着“巡捕房那边,电话我已经打过去了,等明天天一亮,人就可以回家。不过……这是最后一次。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是机会不一样,他们已经把机会浪费完了。为了他们着想,让他们学聪明一点,下一次,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我懂……你相信我,这真的是最后一次。下次再也不会了,即使是孙先生找我贷款,我也要他带着担保,到银行里来谈。”
  “聪明。我就知道,我的好太太,肯定是能够理解我的苦衷的。像是这次提兵下东南,如果不是看你的面子,我早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了。这种事,咱们谁都不想的。所以,我这也是为了他们好。”
  “我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的。”她心知,这一次赵冠侯的情面算是给足了,自己两个兄长和他终归隔阂太深,没办法像父亲想的一样一家人和和气气,只能尽力避免见面,少生事端。
  不知从几时开始,她发现自己思考问题时,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小家庭,而非是父兄。猜出丈夫心意之后,想的是拉开距离,而不是找赵冠侯吵架,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或许,这就是父亲说过的幸福吧?她蜷缩在赵冠侯怀里,渐渐闭上眼睛睡去,脸露出一丝甜蜜的笑容。
  
  第504章 和议
  
  次日两人刚到了银行,就有客人上门,来的是赵冠侯的旧相识,唐仪绍。两人在关外一起共过事,私交算是半好不坏,又是留学扬基的学生,作派见识更接近于洋派,与赵冠侯算是志趣相投。
  两人一见面,唐仪绍先是从护书里,取了一张支票出来“这里有十万元金洋,是容庵为二位婚事,送的贺仪。”
  赵冠侯也不客气,将支票接过来交给冷荷,随后问道:“现在两下里情势如何?”
  “还能怎么样呢?本来江宁那一路,是一记重锤,江宁易主,半壁江山震动,朝廷也要寝食不安。可是冠侯你一怒为红颜,提虎狼之兵南下,一战克江宁,复夺镇江、扬州,泰州、盐城,东南局势自乱而转定,葛明军的情形就大为不妙。陆斌一标戡乱于山西,差一点就要打进陕西去。陕西起事的民军,战斗力并不算多强,装备极差。甘军自董五星死后,大多溃散为匪。这次与民军共同起事,却并非为了葛明,纯粹为了自己发财,烧杀抢掠,军纪极劣。陕西地处贫瘠,粮匮饷乏,想要打出关中,是很困难的事。关外,张雨亭驱逐了葛明军,东三省目前还在朝廷掌握之下,北方不至于大乱。南方虽然从两广、福建开来援军,但是想要战胜北洋两军怕是不容易。整个的局势,就是对峙,我这次来,就是等孙帝象到松江之后,谈一个和平之道,这场仗,不能打下去了。”
  唐仪绍是广州人,与孙帝象是同乡,有这份乡谊在,说话比较方便。其次,他在扬基留学,立场上比较倾向于扬基,与扬基的公使领事都很谈的来,也有洋人的力量可以凭借。
  他叹了口气“洋人已经发出照会,决定组建一个调停团,督促两方停火罢兵,实现和平。从他们的口风中,已经可以听出来,他们没打算帮着金国,最理想的方案,莫过于划江而治。一个中国,分成两个,洋人左袒右护,可以从中渔利,从我们身上吸血割肉。我辈身为炎黄子孙,不管如何不肖,也不能卖了自己祖宗的家产,让外人看笑话。所以我这次来议和,就是希望孙先生以国家民族为念,停止武力对抗,在洋人对我们的内政过多干涉以前,实现国家的一统,结束对立状态。”
  赵冠侯点点头“唐兄所见着实高明,不过,这事怕是不大好谈。葛明军虽然输的很厉害,但是目前还掌握着东南财富膏腴之地,又有几省援军。云南那面,我们北洋的力量被彻底排挤了出来,他们那的都督蔡锋,听说是个很有雄心之人。得陇望蜀,一路发兵取贵州,又派出一支人马取四川,颇有一番成事的格局。若是云贵川三省为其所有,与我们势不两立,也着实是个硬对头。”
  “不然,自来云南那里的情形,就离不开卡佩人的影响。没有卡佩的支持,他们连军火都很为难,就不要提其他。而且云贵都不算富饶省份,军饷很困难,蔡某人再怎么本事,也跳不出洋人的干预。卡佩现在并不希望东方太过混乱,那样不利于他们在华利益。这次主持南北和谈的是阿尔比昂公使朱尔典,他与项城和你的关系都不差,这件事上,肯定是帮着我们,不会帮着云南。再说,洋人现在,自己也不稳当,若是拿出大笔军火支持蔡锋,我看也是有心无力。”
  赵冠侯道:“怎么,洋人那里出了问题?”
  “这是我的猜测,不一定是事实,但是根据我对洋人的了解,起码有七成把握。”唐仪绍很有些自信“冠侯还记得,松江那条花旗船爆炸事件吧?后来我听说,那条船之所以炸的这么凶,不是炸蛋厉害,是那条船上悄悄夹带了不少军火。结果炸蛋炸到了军火,就搞成那样。扬基的报社访员很厉害,把这件事查探到了眉目,在报纸上刊登,在扬基国内,据说闹起很大风波。他们现在的总统是北方人,与南方各邦的利益有冲突。南北两方剑拔弩张,很有可能要动刀兵。扬基一旦内战,整个泰西都会受到影响,未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他们肯定是先保自己,再管别人的闲事,所以不大可能支持蔡锋动武。不过也正是因为泰西有事,我才希望我们的和谈能够早点有结果,越拖,对我们越不利。”
  陈冷荷问道:“这话怎么说?”
  “因为我们身边,有两个很不招人喜欢的邻居。”唐仪绍比画了一下方向“这两个恶邻,都在觊觎我们的后花园,我们的产业,我们的田地商号。过去,列强的力量大,他们不敢胡作非为,怕引起公议。如果列强自顾不暇,他们再对我们下手,我们就很难抵挡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挣出个活命来。如果到了现在,还要彼此争斗,那恶邻打进来,我们还有什么力量招架。”
  赵冠侯笑而不语,知道唐仪绍话里,实际暗含指责自己兵取江宁,对葛明军损害太过。如果葛明军衰弱到不能制衡大金的地步,袁慰亭的计划也要受影响,难以按他想的那样顺利接收权柄。
  陈冷荷则赞成唐仪绍的意见“这好比病人,有了病的时候,自然要保养身体,身体强壮了,才能把病魔驱除出去。如果在生病的时候,还要让自己身体吃亏受累,病就很难养好。这个道理,我确实明白,可是,具体怎么谈法,唐先生可有方略?”
  “有。这个方略,其实还是冠侯当初向项城提过的。葛明党此次起事,事发仓促,略无准备。武昌之义,兴中会出力无多,主力是光复会,劝黎黄坡为都督的,则是地方立宪派的领军人物。及后东南各省起义之中,松江算是兴中会的根基之地,浙江,则是光复会的基本地盘。其他各省,光复会所占的力量也很大,非目前兴中会能比。一个人借钱开店,生意做的多红火,本钱也是别人的,我们直接就把他的财东掌握在手里,事情还有什么不好谈的?”
  赵冠侯笑道:“怎么,光复会跟唐兄接头了?”
  这话本是机密,可是唐仪绍没有隐瞒的意思。
  “算是吧,是他们主动联络的我,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南北冲突。与兴中会理念不同,光复会事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