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侦察兵-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座还以为师座那里出了什么事儿,立刻率领部队发起猛攻!
  祁广远的这个团是暂二师最早和鬼子干过架的部队。鬼子进攻罗文峪,最先进攻遵化城。作为遵化城防司令的祁团座领着手下部队,毅然迎击!当场就和鬼子的先头骑兵部队干上了。祁广远身先士卒,拖个光膀子,一手大刀一手盒子炮率部和鬼子血战五个小时,杀得鬼子骑兵丢盔弃甲、大败而回,是暂二师头一个让鬼子撅个跟头的部队。
  对付鬼子,祁团座有的是心得,他这个团在面对鬼子的时候,心理上也占着优势,现在又是趁夜偷袭,战士们信心更足、战意更盛!一声呐喊,铺天盖地的手榴弹之后,一千多官兵高举着明晃晃的大刀片,从鬼子屁股后头就下了家伙!鬼子正在前面承受罗文峪守军的猛烈反击,正感不适,后方忽然大乱,濑谷支队长当即晕了头。一面让后面的部队拼死抵抗,一面命令前面的部队奋勇进攻。
  鬼子进攻罗文峪的部队是支特混支队,除了鬼子骑兵部队、濑谷义、早川两个联队的关东军之外,还有蒙、鲜两个伪军旅,合在一起凑了万把人。三天关前血战,两支伪军旅一直排在前头,鬼子的命金贵,一点也不像他们自己吹嘘的那样尚武,到了真正要拼命的时候,还是把伪军放在最前头当炮灰。
  鬼子在征服高丽之后,征集了大批的高丽人做仆从军。这些高丽人在我国东北担任伪军和伪警察维持治安,自觉高人一等,在我国人面前耀武扬威,为虎作伥。然而,他们的主子却并不信任他们,鬼子警察配枪,高丽伪警察配的都是棒子,伪警察手持棍棒祸害东北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他们的棍棒之下。当地人心头憎恨,都管他们叫“高丽棒子”。这个绰号至今还有流传。
  伪军们在武器、士气上,都和英勇的二十九军战士无法相比。刘汝明亲率部队向鬼子伪军们发起了冲锋,前面的伪军最先抵挡不住,纷纷后撤。后面的鬼子一边大骂这些伪军靠不住,一边不停地开枪枪毙后撤的伪军。无奈,往后退的伪军人数实在太多了,鬼子就算枪毙也枪毙不过来,反而被溃退的伪军冲乱了阵型,夹带着一起往下撤。
  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此时战场上的鬼子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刘汝明带着罗文峪的守军从正面冲击,鬼子被伪军带着一起往后撤,他们后面是祁光远的那个团堵住后路,正在厮杀。身处前后夹击的赖谷支队长当即慌了神,就算想要稳住部队,也已经变得不太可能。此时的赖谷将军,恨死了那帮没有用的伪军,若不是他们乱了自家阵脚,他的精锐联队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狼狈?组织反击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撤退一条路了!
  发了狠的鬼子还是很有一些决绝之心的,前面一个大队千把号鬼子横端步枪,上着明晃晃的刺刀,大步往前!也不管是伪军,还是二十九军,他们是一口气的往前冲,其实是往后冲。祁光远深知兔子急了还咬人的道理,一看鬼子急了眼,命令部队往两边一闪,只管朝中间鬼子群里开枪扔手榴弹。只有那些乱了套的伪军有点倒霉,不少吓破了胆的伪军跑得快了一点,直接冲到了鬼子的前面。他们的主子这会儿可是不会给他们好脸色,一阵刺刀见红,二十九军战士没倒下几个,伪军倒是被无敌的皇军干掉不少。在付出重大伤亡之后,鬼子终于冲出了后面二十九军那个团的火力网。
  天亮之后,暂二师全体将士一鼓作气,将来犯的日伪军赶出罗文峪以北十余里,此战大获全胜!
  民国二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暂二师在罗文峪血战三天,歼敌三千余人,自身伤亡一千七百余人,鬼子在罗文裕再也没有了进攻能力。
  望着一片狼藉的战场,即便是心智坚强的高全,也禁不住心潮澎湃。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参加的第一场大型战斗,一场在抵抗异族侵略中获胜的战斗。身为军人能够参与到这场战事之中,何其幸也!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和尊严,付出军人的努力,浴血沙场、勇杀强敌。在这场战争中,自己上过阵、杀过敌、流过血,也立过功,无愧于党和国家多年的培养,无愧于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的血脉,无愧于军人的荣誉!
  旅长李金田走了过来,“高全,师座有令:任命高全为暂二师二旅三团一营三连连长。”
  一句话,高全成连长了。他的那个排现在连他在内还有十个人,全部被编到了三连。加上这十个人,三连现在共有士兵带军官六十三人。虽然人是少了点,一个连队的架子倒还在。暂二师是新组建的部队,人员本来就没有满员,又经过了这样一场大战,减员近两千,高全这个连队若是没有旅长李金田的照顾,连现在这点人也凑不出来。
  连队要建设,干部是关键。高全在和部队第一次见面之后,马上任命王大柱、钱四喜为排长,虽说是有任人唯亲、拉山头、搞一言堂的嫌疑,不过他对这支部队里的人完全不了解,除了这俩人,对其他人高全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王大柱、钱四喜两个人跟随着他经过了血火战场的考验,是两个意志品质各方面还都过得去的战士,最起码这俩人面对鬼子的枪口的时候没有胆怯,不犹豫、也没有退缩,敢于迎面而上!就凭这一点就比普通人要强得多,就这一点,高全就敢用他们。现在什么最重要?能打鬼子的人才最重要!
  在高全记忆中,抗战时期可是有许多的官员大将都是听见鬼子的枪声腿都软的。只要能打仗,只要面对鬼子不害怕,高全现在就能用他。另外一个排长是在三排原有的军官中选出来的。高全对这些人不熟悉,有人熟悉呀!王大柱就对这些人熟悉,这六十三口人,王大柱最少能叫出五十个人的名字,再加上钱四喜,高全迅速对这支部队的人员基本情况了解了个透彻,对他今后将要对部队进行的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月二十二日,日军第六师团进攻冷口。商震的三十二军与敌激战。
  罗文峪,日军已经退去,却没有走远,守军与日军形成对峙局面。冷口的战斗牵连着守军的心,每天都有战情通报。到四月,商震终于抵挡不住第六师团三万多鬼子连续多日的持续攻击,三十二军损失惨重,被迫后撤,冷口失守。
  冷口一失,二十九军立刻面临前后夹击、腹背受敌的窘境,奉命撤往通县以东,沿运河布防。
  长城抗战至此结束。


第二卷 加入二战区


第001章 县城门口
  民国二十二年,五月的最后一天,民国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委任停战协定全权、华北中国军代表、北平分会总参议、陆军中将熊斌在塘沽与日寇冈村宁次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塘沽协定》。
  协定签署之后,国内一片骂声。虽说听着不太好听,国内终究还是赢来了短暂和平时期。
  河边一块荒地,现在被改建成了一个训练场,铁丝网,壕沟,独木桥、草靶,百余名士兵正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操练。
  一排士兵手上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对着戴着鬼子军帽的草靶子正在练习刺杀。“杀!杀!杀!”伴随着每一声大喝,战士们手中的刺刀都深深地刺入草靶中间的靶心位置,仿佛他们刺的是真正的鬼子一样。这一张张或稚嫩、或憨厚的脸上一片严肃,伴随着旁边教官的一声声口令,认真的刺出每一枪,样子老道之极,熟练地就好像是多年的老兵一样。
  “停!”刺杀训练场上的教官举手喊了一声,整个训练场上的士兵全都停了下来,直直地看着这位教官。“已经练了两个钟头了,休息半小时。”高全一挥手,训练场上刚才还如临大敌的士兵们立刻神情一松,虽不至于欢呼出声,也能看出这些士兵们眼中的喜意。连座没有张嘴骂人,那就说明他们刚才的训练算是达到标准了。
  高全这是因陋就简,就在连队驻扎地附近找到这样一块荒地,按照他对军队的理解,建了一个训练场。这年月,荒地到处都是,只要在边上派上几个哨兵,这块地就算是他的三连征用了,根本不会有人向他提出什么征地索赔之类的东西。
  训练场边,有个不太协调的人影引起了高全的注意,这家伙鬼鬼祟祟的,好像要窥探军事机密的间谍一样。高全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个钱四喜,自从那天晚上自己带着他干了一回侦察兵,这家伙就慢慢变成了这幅模样!侦察兵可不是间谍,更加不是小偷!瞧这家伙的样子,怎么看怎么不像个正经人。高全已经不知道和他说了多少次了,劝导全然无效。想不到自己培养一个侦察兵,却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
  钱四喜看见高全往这边走了,他本来就是来找高全的嘛。
  “连座。”钱四喜凑着脑袋就往高全耳朵上趴。
  高全一把推开他,“往后站!你这家伙,几天没刷牙了?嘴里一股子味儿!”钱四喜往后退了一步,脸上就略微露出了点尴尬的样子,不过很快这种不正常的表情就消失不见了,心理承受能力倒真是过硬。
  “你说你,”高全伸手指着钱四喜的脑门,想要说他几句,忽然又没了情绪。这家伙的样子虽然看着让人不喜,还是挺能办事儿的,前段时间侦查到的几个情报,对部队的帮助还是挺大的。现在来找自己,肯定是有要紧事儿,还是先听听他有什么要说的。“啥事儿?”
  “报告连座,”钱四喜往前伸了一下脖子,看见高全一脸的不耐,终于有把脖子缩了回去,不敢造次了。“玉田城里的刘福贵粮站运了一批粮食,柳七说这批粮食是给鬼子运的军粮。”
  柳七是刘福贵粮站里的活计,听说以前还有点黑道背景,鬼子来了之后,城里的黑道势力也遭受了打击,柳七现在老老实实的在粮站里做他的小伙计,不久前被钱四喜发展成了暗线。高全有意打造一支侦察兵部队,三连设了一个侦察排,钱四喜就成了侦察排长,只是这家伙现在的这样子,怎么看也和英勇机智的侦察排长不搭界。
  一听这个情报,高全心中的不快立刻飞到了九霄云外,拉着钱四喜到了旁边开始谋划针对这批粮食的行动方案了。
  “柳七是怎么知道粮食是鬼子的军粮的?”先要问清楚情报的准确性,也是高全的本能反应,这倒不是他对柳七信不过,而是因为粮食的特殊性,如果不是鬼子的军粮的话,一些计划就不能实施了。
  “县城里的鬼子军官去找刘富贵的时候,柳七正好偷听到了刘富贵和鬼子的谈话,确定这是鬼子的军粮。这批粮食在刘富贵的粮库里停留三天,三天后鬼子派人来取。”钱四喜知道高全的习惯,当然要打听个明白。
  粮食的来源和去路都搞明白了,那就要想出针对的办法了。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了,高全断然没有放过的道理。把粮食偷运出来,显然是不可能的,除非高全的这个连能把县城给打下来。高全对自己的估计还没有这么高,凭借一个人,包打不了天下。
  既然粮食不能为己所用,运不出来,那就给鬼子搞个破坏吧,怎么的也要鬼子闹闹肚子吧?
  县城门口站着几个伪军,来往的行人,只要看着不顺眼的,这帮汉奸随时都拉过来搜查,而搜出来的所谓赃物,就变成这帮小子的加班费了。
  一个长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