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清-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理,翔叔也想想吧!
对了,小侄马上要回漠河,没什么好东西送你。这军营里面,还有一个被击毙的老毛子将军。我没什么兴趣拿他领赏,就送给翔叔给诸位当做告别礼。
要是真到无城可守之时,我希望大家为了自己也为了手下的兄弟,能往塔河方向撤退。在那里,也许我们会有重新并肩作战的机会。各位保重!兴华先行一步了!”
看到部队已经打扫好战场,刘兴华觉得做了应该做的,便不再做停留带领部队离开。看着这支精神面貌,跟他们完全不同的军队,凤翔等人也有些失神。
今天能打败老毛子,真正依靠的是谁,他们谁都清楚。眼下,刘兴华不贪图任何功劳,带着这些战利品潇洒离去。确实令他们钦佩之余,也多了不少疑惑。
按理说,这个时候老毛子全面溃退,正是他们加大攻击力度的时候。可刘兴华果断撤退,完全违背他们所知的作战思维。是他意识到什么危险了吗?
不管他们此刻心里怎么想,看着被士兵抬来的尸体。已经被收敛了一下的苏包齐奇,少将的军装显得分外耀眼。要知道,开战到现在,这应该是被击毙级别最高的沙俄指挥官。
只可惜,此刻的凤翔并没太多的兴奋。望着远去的刘兴华,他开始反思之前刘兴华的话。冷静下来之后,他才明白刘兴会的担心非常有道理,瑗珲怕是坚守不了多久。
那怕他在这里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难阻止沙俄拿下这座北方门户的决心。以其将兵力消耗在城里,不如早做一些打算,给他跟这些部下留条后路。
原本还想跟刘兴华商讨一下战事,现在看来只怕不可能。不管怎么说,身为都统的凤翔还是有一些傲气。先前两人理念不同,让他暂时拉不下脸向刘兴华低头。
其实凤翔非常清楚,从始至终刘兴华都不是很在意,他给的漠河守备官职。而这支安民营,从上到下每个官兵,都只知道刘兴华,而不把朝廷当回事。
这样独特的方式,让凤翔非常清楚。失去这样一个助力,真正应该后悔的是他,而并非是刘兴华。毕竟,眼下的刘兴华,已经拥有了一块当家做主的地盘。
这段时间,若非刘兴华部下的帮忙,他们肯定坚持不到现在。如今,少了这支生力军在外面帮忙,瑗珲到底能坚守多久,凤翔其实心里也没底。
就在凤翔有些后悔,先前太过得意忘形之时。一位营官上前道:“大人,在老毛子的仓库里,我们发现还存有不少打包好的粮食。看样子,是专门留给我们的!”
面对营官的汇报,同样清楚这段时间,漠河跟塔河那边接收了不少逃难的百姓。对于统管那片区域的安民营而言,安置这些百姓,同样需要海量的物资。
在这种情况下,他身为瑗珲都统,却还盯着刘兴华手里的东西,说起来确实有些过份。此时此刻,他才意识到,刘兴华并非他的手下,而是拥有跟他平起平坐的一方统治者。
意识到这些,凤翔对今天的胜利,似乎也没那么高兴。很快道:“命人先把物资运进城,另外尽快打扫战场。命令部队,放弃一些外围阵地,抓紧时间修建城内的防御工事。
另外传我的命令,让所有营官到指挥部开会。现在真心想想,刘守备的话并无道理。眼下还不到我们真正能放心的时候啊!唉,带上这个老毛子,我们回城吧!”
就在凤翔带兵回城之时,看着那些被刘兴华命令返城的炮兵,一脸兴奋的拖着那些大炮返回。凤翔越发觉得,刘兴华对他示之于诚,而他确实做的不够。
身为一个统兵将领,为眼下一点胜利就开始忘乎所以,确实有些不应该。好在答应兑换的步枪,他还没有给。想到这里,他也开始考虑如何弥补双方的关系。
其实凤翔并不清楚,刘兴华对于他的态度如何,其实真的不怎么关心。将部队带回临时营地,那些物资便被存放起来,交由其它人运送返回。
可事实上,这些军火跟物资,都被放进了刘兴华的仓储器。有刘兴华存在,安民营便相当有了一个移动的仓库,随时可以往里面存取东西。
回到军营,刘兴华并没第一时间命令部队启程离开。相反,将葛依乎等军官召集起来,特意开了一个会议。而此次会议过后,安民营几个精锐步兵班,都被保留了下来。
这些步兵班,都由一个副排长担任指挥官。他们将承担起,在敌占区侦察跟破坏的任务。另外,刘兴华同样给他们,准备了不少的物资跟武器。
一旦有人想加入部队,他们都可以吸收。而刘兴华希望以这种分散的方式,让部队多得到一些锻炼的同时,也能多扩充一些部队。
有几支部队,甚至被他放到沙俄那边,充当生活在那片区域,少数清国百姓的保护队。他相信,接下来那边的情况会比较危险,安民营必须有所准备才行!(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塔河守备营
再次回到塔河,刘兴华都有些认不出,眼前这个房舍林立,道路宽阔百姓云集的小城,会是昔日略显荒凉的塔河镇。看来,时间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啊!
或许是提前收到刘兴华带队返回的消息,留守镇上的两个老兵连,全部出镇进行迎接。看着这些大战而回的官兵,镇上的百姓同样非常关注。
如今瑗珲遭了兵灾,塔河却依然享受着安宁的生活。百姓们都清楚,这一切得利于谁。没有驻扎在这里的塔河守备营,只怕他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就算居住在呼玛城的百姓,这段时间随着边境大战起,同样纷纷逃离跑到塔河这边来定居。至于呼玛城的清军营,如今日子真的不好过,天天提心吊胆的在那里生活着。
谁都清楚,瑗珲城一失守,接下来就轮到呼玛城陷落。那怕战争还没到来,呼玛城的百姓就有些着急。不少有门路的百姓,更是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尽快回到关内去生活。
只可惜,此去关内路途遥远不说,路上到处兵荒马乱。一个不小心,碰到胡子或兵痞,家财被洗劫一空还是小事,性命能否保住都成问题。
望着站在镇门口的几位熟人,刘兴华翻身落马上前道:“孙镇长,这段时间辛苦了!”
眼前这个老人,就是安民营驻扎时的塔河镇长。为了让塔河的民生工作顺利进行,刘兴华在综合考虑之后。还是让其担任镇长负责民生方面的管理。
至于军队方面的事情,如今全部由安民营接管。而守备营长,也由葛依乎担任。葛依乎带队离开的这段时间。塔河镇的大小事几乎都是孙亭光在负责。
尤其最近随着战事的激烈,越来越多的百姓,根据情报部门散播的消息,拖家带口往漠河方面赶。而其中一部分,同样选择在塔河生活。
那怕刘兴华在塔河储存了不少物资,如何善用这些物资,同样是件繁琐的事情。一直有关注孙亭光行事的情报部门。也没见其贪污过半两这些物资。
其实对孙亭光而言,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想到最多的,便是为儿女做打算。如今他的大儿子。同样加入了塔河守备营,成为一位正在带兵训练的新兵连长。
那怕他的次子,也由葛依乎介绍,前往漠河加入炮兵队进行训练。原因是。他的小儿子读过不少书。是个安民营比较少见的文化人。
按照葛依乎的话,刘兴华是个爱才之人。只要孙亭光的小儿子,能够努力学习的话,未来他的成就或许比他大儿子更高。毕竟,炮兵队也算是刘兴华的嫡系部队。
面对刘兴华的客气,孙亭光一脸羞愧的道:“大人折煞老朽了,能为大人效劳,能替百姓做点事情。老朽高兴都来不及,何来辛苦一说呢!
反倒是大人。替我等抵挡外寇,带领麾下将军浴血沙场,让我等能安宁生活在这里。应该感谢,说辛苦的是大人才对啊!”
好歹接触过一些大清官员,这种吹捧的话,孙亭光自然熟络至极。好在跟他接触过的刘兴华清楚,这是大清一些乡绅都具备的性格,孙亭光身为镇长会这些很正常。
笑着道:“孙镇长的话,才是折煞兴华啊!此番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战绩,可相比未来东北将迎来的黑暗,只怕也是杯水车薪,朝廷怕是无力顾及我们了。
此番沙俄入侵东三省,除了黑龙江将军寿山,及其部下肆死抵抗之外。其余两省的将军,竟然畏敌如虎,采取避让的方式,乞求这些侵略者的宽恕,可耻之极。
还是那句话,既然如今塔河属于我安民营管辖。在安民营未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之时,兴华保证不让老毛子踏足塔河半步。但镇长需知,做到这点还需众人齐心方能做到啊!”
望着刘兴华一脸严肃的表情,孙亭光也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到,却很快惶恐的道:“大人,请放心,我等百姓,都仰仗大人的庇护,方能享受此刻安宁。
只要大人有所命,我等一定听命行事。对我等百姓而言,只要能保住这条性命,我想百姓愿意听从大人的命令。大人有所差遣,我等一定竭尽全力完成。”
明白越是这种乱世,手下有兵的将领越是不能得罪。那怕孙亭光觉得,刘兴华不是什么残暴的将领,却也清楚这种时候,不能逆着刘兴华的意思做事。
看着孙亭光略显紧张的神情,刘兴华却笑着道:“我对诸位的要求只有一点,那就是好好过日子。不要被外面的事情所打扰到,你们生活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保家卫国,本身就是军人的本份。如何打击侵略者,那是我跟我部下的事情。诸位都是塔河乡绅,相信你们也不愿意,家财被夺家人被凌辱的事情发生吧?
所以,要想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我相信,再黑的天,也抵挡不住太阳的光芒。诸位以为,兴华所言可有理?”
明白这些乡绅,在百姓心目中威望不小。刘兴华说这些话,一来是告诉他们要老实,二来也是希望他们明白。换成沙俄统治这里,他们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在城门口待了一会的刘兴华,很快命令部队入城回营。当晚,又在修建完毕的军营,招待了孙亭光这些人。令这些乡绅,也小小的自豪了一把。
招待完这些塔河镇的乡绅,刘兴华很快召集连排级军官开会。其中也包括,正在集训中的新兵连排长。这条命令一出,新兵连的连排长们,同样觉得非常兴奋。
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进入部队核心的表现。而此刻随着部队的扩充,连排长一级的军官,并非全部都是猎户村基地出来的老兵。
一些作战经验丰富,作战表现优异的士兵,或其它收编起来的青年,都被刘兴华委以重任。就比如这次塔河新兵连中,有一部分排长,就是后面陆续收编的清军。
尽管这些排长的年龄,似乎都要比统领他们的连长大。可这些排长都清楚,刘兴华能对他们委以重任,也是他们的能力所致。这意味着,只要他们表现出能力,职务还能提升。
谁都清楚,安民营军官选拔非常严格。除了平时训练的表现之外,军官的文化跟思想,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标准。其次,军官晋升就需要实打实的战功了。
当军官们集合到军营的作战会议室,看着摆放好的座位,众人都很自觉。让连长们坐在中间的座位上,排长则坐在外围的座位上。
正中间,以往葛依乎坐的位置上,如今空了下来。这位守备营的营长,此刻却坐在左手的第一个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