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猎清-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乔治的话,刘兴华很直接的道:“军营重地,国之重器,轻易是不能对外人展示的。若是乔治先生,不拒绝将来我参观你们皇家海军的军营,我也可以开放我的军营。”

虽然这话是笑着说出来的,可乔治同样明白,刘兴华话里拒绝的态度。皇家海军那是什么地方,岂能让刘兴华随意参观的呢?

尽管只是一番简短的对话,可这些洋人领事也差不多明白了刘兴华的性格。那就是到了黑省,他们想做什么,都必须处于安民军的监控之中。

可试想想,其实这样也无可厚非。不管怎么说,安民军能邀请他们过来,以及证明安民军的诚意。如果太过份的话,只会把刘兴华推到另外一方。

此次到访的六个洋人观察团,说到底其实也分成两派,一派自然与英美为首,而另一派则由德意志跟奥匈帝国为首。暂时一切未定,英美领事也不敢太过份。

对于英美两国而言,他们更看重将来能在东北拥有的话语权,其次就是他们的货物,能在东北畅通无阻销售的权限。至于派兵占领东北,两国其实并不是很看重。

那怕他们同样知道,东北的矿产资源很丰富。可这里距离他们的本土太远,如果要占领这里的话,他们又要派遣多少部队驻守呢?

如果能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完全最终的目的,两国自然希望采取合作,一种对他们而言更有利的合作方式,跟执政东北的政府或国家合作。

酒会结束之后,洋人领事们很快便离开了宴会厅。而送他们回去的,自然还是担任副官的许仁怀。至于明天洋人领事们出行,也会由许仁怀全程陪同。

看着洋人们离开,觉得长松一口气的钱杏芳,也很好奇的道:“兴华,为什么要把他们请来呢?这些洋鬼子,你以前不是很讨厌的吗?”

‘不是以前,现在我也很讨厌。可我们的实力,还足以树立过多的强敌。而且今年情况允许的话,我会在适当的时机,收复吉省跟盛京两省。

这样一来,朝廷势必跟我们翻脸。同室操戈的事情,说实话我不太愿意做。而清廷那帮人,最怕的是谁呢?就是眼前这帮人!所以,拉拢这些洋鬼子还是有必要的。’

对于钱杏芳,刘兴华自然用不着掩饰什么。而钱杏芳也很惊讶般道:“今年再收复两省,我们拿的下来吗?那些沙俄人,会同意把两省交给我们吗?”

‘当他们知道,东北不会给他们带来收益,相反会带来无穷麻烦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知道,应该做什么选择。给清廷或者给岛国,对沙俄都没太多好处。

相反,我们如今跟他们的全面合作,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如果在势不可为之时,他们会知道做出什么选择,才对他们最为有利。到时,我们真正要面对的,就是小鬼子。

至于朝廷的部队,他们若是敢轻举妄动,我不介意挥军南下,直接攻占京城,将他们全部赶出京城。只是真那样做的话,伤的还是我们国家的元气啊!’

看着刘兴华略显忧伤的表情,钱杏芳也清楚,刘兴华有其冷酷无情的一面。可对于这个国家,对于生活在这个国家的百姓,刘兴华却心怀善意。

回到客栈的洋人领事们,同样没第一时间休息。相反还是连夜,进行了一番会谈。当然,这种会谈更多都是双边会谈,为的就是讨论如何对待安民军。

至少从目前安民军显露出来的态度,让这些洋人领事都觉得很满意。相比在其它地方感受到的敌意,来黑省他们得到了比较热情的尊重。

虽然安民军的官员,对待他们不象清廷官员那样卑躬屈膝,可这些洋人都知道,能让一个据说是胡子出身的人,对他们抱以这样的态度,已经很难得了。

其次就是刘兴华的语言天赋,让这些洋人知道,这是一个真正了解洋人的地方统治者。如果刘兴华的实力继续扩大,未来将清廷取而代之也是很有可能的。

对于这样的猜测,洋人领事们虽然觉得为时过早。可他们都知道,明天的参观视察,或许能给这个评估做出进一步的论断。

一个单单会打仗和将领,只能说他不好对付。可一个会打仗,又会管治地方的统治者,拥有民意支持跟军队支持,他就有可能推翻现任政府将其取而代之。

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黑省被安民军收复,实际统治的时间还不到一年。那么这一年,黑省的百姓,对安民军对刘兴华又是什么态度呢?

带着这些疑问,各国领事都选择了一些明天侧重观察的问题。讨论完这些问题,这些领事才纷纷去休息。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看似机密的讨论,都被安民军给监控到。

在这些洋人领事休息的房间里,那些屋角看上去,如同装饰的东西。便是刘兴华从仓储器,拿出来在这个时代,足以称为高科技的监视器。

洋人们的对话跟在房间的一举一动,都被情报部门完全掌控。以至洋人们开始休息后,这些情报就会送到刘兴华手上。

通过这些洋人领事的态度,刘兴华同样能从这些人中,筛选出安民军值得合作的对象。所以说,邀请这些洋人过来,刘兴华一点都不担心他们搞破坏。

相反这样的举动,只会让清廷感到惧怕。毕竟,如果安民军有了洋人的支持,以他们对洋人的惧怕,也只能干瞪眼,却不敢做什么让洋人反感的举动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洋记者见闻

正如刘兴华猜想的那样,六国领事齐聚黑省,最关注的不是沙俄跟岛国,反倒是坐鎮京师的清廷两宫。得知这个消息的母子俩,心思同样不是很一致。

相比掌权的慈禧,更多期望洋人跟安民军闹翻。再怎么说,安民军仇视洋人的态度,她也是有所耳闻。如果安民军能跟洋人闹翻,对清廷无疑是有利的。

至于明面上的皇帝光绪,那怕已经亲政多年,可对于朝廷的很多事情,他根本做不了主。在他看来,洋人前往东北黑省,只会让东北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只可惜,如今身为皇帝的他,跟一个傀儡好不了多少。那位虽年老,朝中威望却更甚从前的慈禧太后,根本不会给他太多处理国事的权利。

没有太后的懿旨,很多王公大臣都不敢乱行事。一句话,光绪签发的圣旨,没慈禧的允许根本发不出去。这样的皇帝,当的也太过窝囊了。

两宫的心思,刘兴华不会去关注,来到黑省的洋人们同样不会关注。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的洋人们,便看到许仁怀牵来的诸多战马。

当然,也有几辆马车。只是对于马车的话,想去一些偏远的乡间只怕不行。所以,骑马出行才是最稳妥的方式。而这些洋人领事,最终还是选择了乘座马车。

看着全部换成便衣,却依然荷枪实弹的安民军官兵,这些洋人领事也觉得安全感大增。这么多人出行,若是没有护卫的话。他们也会担心出现意外。

在出城的路上,英国领事乔治还是询问道:“许。城外很乱吗?我看你的士兵,表情看上去很紧张啊!这里的治安。不是很好吗?”

面对乔治的询问,许仁怀却笑着道:“乔治先生,我们控制区的百姓,还是很友善的。只是这里曾经被沙俄统治过,有些百姓对洋人充满敌意。

其次,诸位来黑省访问,肯定有人不希望你们跟我们做朋友。如果制造一些混乱,也是很有可能的。我的士兵,只是尽可能保证众位的安全而已。

只要你们走路的时候。不要走出我们士兵的管控范围,我想你们是安全的。而且乔治先生应该知道,如今在吉省边境,可有两个国家在对峙呢?

我们既要提防沙俄人,对你们展开袭击,也要担心岛国人,袭击约翰领事他们。我们军长的意思就是,只要你们在我们的控制区一天,就要保证你们的绝对安全。”

听着许仁怀的回答。乔治想了想也确实有道理。可还是笑着问道:“许,那在你看来,你愿意支持沙俄还是支持岛国呢?以你私人的名义,这不涉及你们的军事秘密吧?”

对于这位英国领事的询问。许仁怀想了想道:“其实无论那一方,我个人都是不支持的。原因是,他们争的东西跟利益。历来就是属于华夏的。

他们挑起战争,受苦的还是我的父老乡亲。所以。真要说我个人的意见,那就是不要战争。这里的百姓生活已经够苦。能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已经很难得了。”

这个回答,让乔治一听稍稍意外般道:“那你们安民军,就没想过收复其它两省吗?据我所知,你们的战斗力很强悍。为何不趁胜追击,一举收复其余两省呢?”

面对这个问题,许仁怀笑了笑道:“乔治先生,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问我们大帅。至于我,这种事情根本回答不了你。但我知道,宜速则不达的道理。”

明白这些洋人,似乎都很想知道,安民军到底有没有想过拿下整个东三省。可在刘兴华跟许仁怀看来,这种事情其实明摆着。如果能收复,为何不收复呢?

陪着这些洋人领事闲聊之时,不多时一群人就来到一个正在修建公路的工地上。看着那些辛苦忙碌的青壮百姓,洋人领事立刻下车,打算上前询问一番。

看到这么多洋人过来,负责监督修路的乡绅,有些胆怯般道:“你们想做什么?这里是安民军的修路工地,如果你们敢乱来,我们会叫城防军过来的。”

就在这时,许仁怀赶紧上前道:“你好!我们是大帅警卫队的,这是我的证件。你可以先看一下!这些都是过来参观的洋人,他们不敢乱来的。”

将证件递给这位负责人之后,看到上面的证件,乡绅这才道:“许中校,洋鬼子想做什么?我们只是修个路而已,有什么可看的呢?”

就在这时,随队而来的记者们,却在翻译的带领下。来到有些好奇,甚至于警惕的修路工身边进行采访。而这种采访,许仁怀他们都没有陪同。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告诉这些洋人,安民军不会做任何表面功夫。他们采访的内容,一切都是真实的。这样得到的报告,对洋人们而言才会显得真实。

‘这位大叔,打扰了!我身边的洋大人,想知道你们是被抓来修路的吗?’

翻译将这话说出之后,被询问的中年人,立刻一脸厌恶的道:“你这后生,会不会说话?什么叫抓来修路的?你那只眼睛看见,我们象被抓的吗?”

被中年百姓鄙视了一眼的翻译,很快将他的回答翻译给了洋记者听。对于这个回答,洋记者似乎有些不死心般道:“那你问问他们,是官府命令他们过来修路的吗?”

这话被翻译问出之后,其它围过来的修路工,立刻眼神不善般道:“你这后生,到底是来做什么的?这工作,是我们好不容易得到的,你怎么总说坏话呢?

我看这家伙不是好东西,一定是来搞破坏的,这洋鬼子也肯定不是好东西。要不,我们把他们抓起来,送到官衙交给镇守官审问吧?”

望着这些百姓,开始拿着锄头包围过来。洋记者也有些害怕,站在外面观看的洋人领事,也显得有些担心,觉得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就在这时,负责保护他们安全的警卫团官兵,立刻上前道:“老乡们,我们是大帅警卫队的,这些都是大帅邀请来的洋客人。大家千万不要乱来,有什么事好好说。”

听到是刘兴华的贴身卫队,修路的青壮才稍稍安静了下来。负责主持修路工作的乡绅,也很适时的上前劝说,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