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林羽之穿越日常-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种种行径,如不严厉查处,从严从重处罚,朝廷安定都会受到影响。

    “今儿个众爱卿倒是来的齐整,可是都有本奏啊!”荣景帝当先开口说道,语气里已带出了隐隐的不善。

    下面官员都肃穆以待,低头垂目,并不敢随意开口。

    吴御史左右看看见无人出列,自己把心一横,出列上前道“臣有本启奏!”

    “讲!”

    “臣奏钱源商号福四忠等相关人,私熔铜钱,铸造铜器,不法经营,牟取暴利,应按律严肃查处,收缴非法获利,涉案之人应依律予以判刑,以正法纪。”吴御史话已出口,也没了顾及,铿锵有力地奏道。

    “哈哈,听听,听听,私铸、私毁,私铸、私售铜器,完全视朝廷法纪如无物,谁给了他们狗胆?嗯?”荣景帝看着下面的一众朝臣,哈哈大笑。

    众臣面面相觑,连忙下跪请罪“臣等失察,臣等有罪!”

    “你们是有罪,也不用急着分辨,朕要慢慢听你们奏报,还有谁有本奏啊?还不快站出来!”荣景帝起身笑着对下面的朝臣说道。

    “臣奏鲁锦记票号,不法私自收购铜钱,私熔铜钱,铸造铜器,牟取暴利数十万两之众,应按律严肃查处,收缴此非法获利,依律查处涉案之人,以正法纪。”程御史也出列奏报,看皇上的表情态度,心里也有了底,也跟着将自己的奏折呈报。

    “嗯,好啊,确实应该查处,一个小小的票号就敢如此行事,获利数十万之众,这可就比户部收税和朕的内务府挣钱还要容易啊,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你们可有经营这样的产业?这样的买卖挣钱容易啊!”荣景帝又坐回到龙椅上。

    众臣又是慌忙下跪,齐声回答“臣等不敢臣等不敢。”

    “不敢?呵呵,你们是不敢干呢?还是不干不干呢?哼!”荣景帝又气愤起来。

    “还有吗?再奏!”

    “臣奏锦源票号,也有此不法行为,私自收购铜钱,私熔铜钱,铸造铜器,牟取暴利数十万两之众,请万岁严查。”又有一位御史跟风上前奏报。

    下面的众位大臣已然听出皇上的态度,自然跟风为之。

    “好好,就只是这些商家票号吗?谁给的他们胆子?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太平盛世!这京城官员何止百位,官吏、差官、衙役就从来没有人发觉吗?就没有人管管吗?下面此风如此猖獗,你们这些京中官员都是吃干饭的吗?白白拿着朝廷的俸禄,民生之大事全无人过问、关心!你们可要想想,这朝廷俸禄都是从哪里来的?”荣景帝拿起手边的折子摔在了地上,声声责问。

    不仅仅是问臣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发问。这真的就是歌舞升平,四海归一的太平盛世吗?

    顺天府尹路福贵眼色莫名,自己可是管着京城的杂务,这失察之责自己岂不就要首当其冲了!现在自己也必须要出列奏报了,不然被其他人攻讦,反而不妙。

    路福贵出列奏道“恭请万岁,万岁自登基以来,勤勉朝政,稳定民生,兴修水利,修缮河道,减免各地赋税,利国利民之举数不胜数。

    现我大雍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更是有天锦显世,天道昭昭,万岁之功德盛举为天道所认可,现有天锦书敬上,请万岁御览!”

    路福贵将大郎于鱼腹中所剖出之天锦书取出,恭敬的双手呈上。

    常全立即上前将锦盒捧过来,进献给荣景帝。

    荣景帝接过锦盒并未立刻打开,只笑着看下面一众好奇的大臣。

    。。。。。。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起云涌二

    众大臣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瞪眼张望,很多人都是听说有此物,但大家都没有见到过,不管是不是真正的天书,都想一览。

    “呵,朕治下有如此有损万民利益之事发生,竟然还会有天锦书神谕现世,此岂不是讽刺?既然有天锦书,那就呈上来吧!”

    荣景帝冷笑,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天锦书现世,是个什么意思?想转移朕的注意力,从轻处理此事,搪塞过去,可是没那么容易!

    自己心中可不相信这种神鬼之说,至于自己之皇帝位乃天授这种说法,也不过是说给下面的人听的。

    如果自己不争取谋划,早就被自己那些兄弟们压下去了,哪有自己当皇帝的机会。

    但既然说到天锦书,且钱丰也有奏报此事,确有蹊跷,自己倒应该见识见识。

    至于内容,自己也已得到钱丰的报告,总归是一些人的把戏,要真是有人胆敢说出些不好的话来,也不会有现在之事了!

    有人想拿此事作文章,自己也拿此事作文章。

    荣景帝又将天锦书交给常全,说道“念!”

    常全打开天锦书念道“继天立极,繁荣景象,神功圣德,损于制钱!”

    很多官员已知道其内容,但还是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开来。

    “刀削火烤”荣景帝接着吩咐道。

    既然背后之人布下这么大的手笔,自己还是要再试一试的,怎么也要做得像样子一些,这天书可不能是简单之物,不然就不神圣了。

    常全领命亲自上前,拿了一把刀子去划,自己也是理解皇上意思的,自然知道怎样掌握分寸。

    有两个小太监各执了锦书的一端,展开。事有巧合,或许也是天意也未可知,常全是有几分功夫的,下盘很稳,但是此时不知是何原因,脚下竟绊了一下,那尖刀顺势向锦书刺了过去。常全想稳住脚步,却为时已晚,那刀尖已向着锦布猛地划了过去。

    荣景帝面对此意外,眉头紧皱,自己是极不喜事情脱离掌控的。

    那尖刀从锦书上面划过,刀势却未止住,顺势又滑到了旁边小太监的手臂上,只见那小太监的手上顿时血流如注,鲜血滴了下来。

    再去看时,那锦书上完好无损,并未有一丝的划痕。

    朝堂之上立时响起了惊呼之声,众位大臣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来。心中都有些打颤,莫非这是真正的天书不成?竟真的能做到刀削不断,不留痕迹!

    常全本来未稳住身形,滑向锦书,险些铸成大错,心中也是非常后怕,直道好险。

    荣景帝也是异常的惊讶,没想到此锦书竟然真不惧刀削,这倒是一件奇物了,莫非真是锦书天赐?

    众臣见此景,忙齐齐唱呵道“锦书天赐,天佑我大雍,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荣景帝淡定下来,此事虽然奇异,但到底自己也算是见识过无数奇珍异宝的,这点定力还是有的。不管怎样,天赐之物,总是祥瑞之兆。

    “众卿平身!天赐此昭,必有深意。这‘损于制钱’一言,亦可为上天厚德赐昭,朕亦决心彻查此事,严处逆天违纪之徒,革新制钱弊端。”荣景已开始借机安排推行新政。这一讲到上天示言,那事情就不简单了,谁在想阻止此事也难了,天道不可违啊!

    此时,忽然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说道“臣启万岁,臣以为天赐之言实需慎之更慎,以防奸逆之人为之,祸乱朝纲,火烤尚未尝试,还不可下此定论,请万岁下旨再试之。”宋源之父宋少傅跪下启奏道。

    宋少傅如此行事,也是不得不为之,因为知道儿子宋源参与其中,如果此天锦之言做实,皇上更是会借机从严惩处,儿子官位难保不说,自己家族亦会受到牵连,做为三皇子的外家将严重失势,齐妃娘娘在宫中将会非常艰难。

    为三皇子维系朝中支持者,扩大势力,所需的银子自不必说,是以儿子操作此事,自己也并未阻止,那能想到会爆出此事,现在悔之晚矣。

    自己现在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是以才出头谏言。

    “启禀万岁,宋少傅所言极是,此事理应慎重。”又有一位官员出声附议。

    有了开头之人,后面又连续有几人出列附议。

    “呵呵,朕真的是久未在朝堂上见到宋少傅,如今身体可好?”

    荣景帝心中压不住的冷笑,南书房玉案上可还摆着宋少傅之子参与熔铜铸器的证据呢!还敢仗着皇子外家的身份肆意妄为,这是自己最不能容忍的。

    自己才初初登基,就开始谋划着结党营私,拉拢朋党,其心当诛,还敢跳出来逆旨而行,真是胆子养大了啊!

    “老臣身子时好时坏,身不由己,无法为皇上鞠躬尽瘁,尽忠报国,但此事干系重大,臣不得不谏言,望万岁三思。”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有否决天锦之事,才能减轻皇上的处理力度,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臣等望万岁三思!”多位大臣出列唱道。

    荣景帝看着蹦出来的众人,呵呵,这可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这是笃定此锦书会被烤坏了不成?但依自己之见,此书有九分把握不会烧坏。

    背后之人有此一着,怎么会不慎而留下把柄。刚刚刀削不坏之时自己已经想到此点,不想这些人还是不要命的撞上来。自己本还想看在三子的情分上,从轻处罚,不想这也是个老糊涂的,自己想不从重处罚都不行了,太不识抬举。

    荣景帝看着下面出列官员,一群蠢货,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参与其中?不是结党营私就是涉案之深啊,对于自己治下有这样的臣子,感到深深的厌恶,是时候换换血了。

    荣景帝扫视未出列的官员,冷笑着道“其他卿家以为如何?可赞成宋少傅之请啊?”

    众臣面面相觑,不敢随意发声。

    “臣以为天锦已经过刀削,足可见其真,不应再有质疑,对天昭不敬!”高季文位列大学士,出列奏道。

    。。。。。。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风起云涌三

    “臣附议,不可不敬!”

    “臣附议!”

    “老臣附议!”

    荣景帝看着下面多数官员都出列附议,略感欣慰,对着常全交待道“施火烤!”

    宋少傳见官员纷纷附议,已觉的要完,不想听到荣景帝准予施火烤再试,又燃起了希望,面上露出喜色。

    常全弄不懂主子的心思,天威难测,叫了小太监上灯烛。

    荣景帝从常全的手中接过天锦书,亲自置于火烛之上。

    朝堂上的众臣都伸长了脖子,向上面看去。

    现在外面的天气已经开始有些阴了下来,乌云密布。

    只见火烛之上的锦书没有丝毫的烧损和被点燃的迹象。

    荣景帝又将锦书凑近了几分,众臣的心又更提起了几分,屏息观看,大气都不敢喘。有几位年龄较大的老臣,更是心疾气喘咳嗽起来。

    等了有一刻钟,锦书还未有一丝被火烧损的迹象,荣景帝将锦书重新拿回到手上,眼中笑意更盛,心知必是这样的结果。

    荣景帝现在倒是有几分佩服这幕后之人了,有此种奇特的锦书,此人应也是不凡,其出发点更是耐人寻味!

    荣景帝将锦书举至高处,对着众臣说道“爱卿们以为如何?”

    “万岁神功天助,天锦现世,预示我朝繁荣昌盛之景象,只偶有瑕疵,万岁可下旨严厉查处,还百姓铜银之公平兑换法制,革新旧制,可保盛世太平。”高大学士已当先歌颂道。

    朝臣无不心中暗骂高季文嘴皮子功夫利索,又是惯会见缝插针的,这马屁拍的也是没谁了,但嘴上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