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尚书正义-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云“橘柚”也,文在“篚”上者,荆州橘柚为善,以其常贡。此州则不常也。王肃云:“橘与柚锡其命而后贡之,不常入,当继荆州乏无也。”郑云:“有锡则贡之,此州有锡而贡之,或时无,则不贡。锡,所以柔金也。《周礼·考工记》云,攻金之工掌执金锡之齐故也。”
 
  沿于江、海,达于淮、泗。顺流而下曰沿。沿江入海,自海入淮,自淮入泗。○沿,悦专反;郑本作松,松当为沿;马本作均,云:“均,平。” 
  '疏'传“顺流”至“入泗”○正义曰:文十年《左传》云:“沿汉泝江。”泝是逆,沿是顺,故“顺流而下曰沿”。“沿江入海”,顺也。“自海入淮,自淮入泗”,逆也。
 
  荆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 
  '疏'“荆州”○传“北据”至“之阳”○正义曰:此州北界至荆山之北,故言“据”也。“南及衡山之阳”,其境过衡山也。以衡是大山,其南无复有名山大川可以为记,故言“阳”见其南至山南也。
 
  江、汉朝宗于海,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於朝,百川以海为宗。宗,尊也。○朝,直遥反。 
  '疏'传“二水”至“宗尊也”○正义曰:《周礼·大宗伯》诸侯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郑云:“朝犹朝也,欲其来之早也。宗,尊也,欲其尊王也。”“朝宗”是人事之名,水无性识,非有此义。以海水大而江、汉小,以小就大,似诸侯归於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诗》云:“沔彼流水,朝宗於海。”《毛传》云:“水犹有所朝宗。”“朝宗”是假人事而言水也。《老子》云:“沧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下之。”是百川以海为宗。郑云:“江水、汉水其流遄疾,又合为一,共赴海也。犹诸侯之同心尊天子而朝事之。荆楚之域,国有道则后服,国无道则先强,故记其水之义,以著人臣之礼。
 
  九江孔殷,江於此州界分为九道,甚得地势之中。○九江,《浔阳地记》云:“一曰乌白江,二曰蚌江,三曰乌江,四曰嘉靡江,五曰畎江,六曰源江,七曰累江,八曰提江,九曰箘江。”张须元《缘江图》云:“一曰三里江,二曰五州江,三曰嘉靡江,四曰乌土江,五曰白蚌江,六曰白乌江,七曰箘江,八曰沙提江,九曰廪江。参差随水长短,或百里,或五十里。始於鄂陵,终於江口,会于桑落洲。《太康地记》曰:“九江,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 
  '疏'传“江於”至“之中”○正义曰:传以“江”是此水大名,“九江”谓大江分而为九,犹大河分为九河,故言“江於此州之界分为九道”。训“孔”为甚,“殷”为中,言“甚得地势之中”也。郑云:“殷犹多也。九江从山谿所出,其孔众多,言治之难也。《地理志》九江在今庐江浔阳县南,皆东合为大江。”如郑此意,九江各自别源,其源非大江也,下流合於大江耳。然则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或从江分出,或从外合来,故孔、郑各为别解。应劭注《地理志》云“江自浔阳分为九道”,符於孔说,《浔阳记》有九江之名:“一曰乌江,二曰蚌江,三曰乌白江,四曰嘉靡江,五曰畎江,六曰源江,七曰廪江,八曰提江,九曰箘江。”虽名起近代,义或当然。
 
  沱、潜既道,沱,江别名。潜,水名。皆复其故道。○沱,徒河反。潜,捷廉反,马云:“沱,湖也。其中泉出而不流者谓之潜。” 
  '疏'传“沱江”至“故道”○正义曰:下文“泯山导江,东别为沱”,是“沱”为江之别名也。经无“潜”之本源,直云“水名”。《释水》云,水自江出为沱,汉为潜。郑注此,既引《尔雅》,乃云:“今南郡枝江县有沱水,其尾入江耳,首不於江出也。华容有夏水,首出江,尾入沔盖,此所谓沱也。潜则未闻象类。”此解荆州之沱、潜发源此州。若如郑言,此水南流,不入荆州界,非此潜也。此下梁州注云:“二水亦谓自江汉出者。《地理志》在今蜀郡郓县江沱及汉中安阳皆有沱水、潜水,其尾入江汉耳,首不於此出。江源有寿阝江,首出江,南至犍为武阳又入江,岂沱之类与?盖汉西汉,出嶓冢,东南至巴郡江州入江,行二千七百六十里。”此解梁州之沱、潜也。郭璞《尔雅音义》云:“沱水自蜀郡都水县揃山与江别而更流。”璞又云:“有水从汉中沔阳县南流,至梓潼汉寿入大穴中,通峒山下西南潜出,一名沔水,旧俗云即《禹贡》潜也。”郭璞此言,亦解梁州沱、潜,与郑又异。然《地理志》及郑皆以荆、梁二州各有沱、潜,又郭氏所解沱、潜惟据梁州,不言荆州之沱、潜,而孔梁州注云“沱、潜发源此州,入荆州”,以二州沱、潜为一者。然彼州山水古今不可移易,孔为武帝博士,《地理志》无容不知,盖以水从江汉出者皆曰“沱潜”,但地势西高东下,虽於梁州合流,还从荆州分出,犹如济水入河,还从河出,故孔举大略为发源梁州耳。
 
  云土、梦作乂。云梦之泽在江南,其中有平土丘,水去可为耕作畎亩之治。○云,徐本作云。梦,亡弄反,一音武仲反,徐莫公反。治,直吏反。 
  '疏'传“云梦”至“之治”○正义曰:昭三年《左传》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是“云梦之泽在江南”也。《地理志》南郡华容县南有云梦泽,杜预云“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亦有云梦,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梦,云梦一泽,而每处有名者,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云梦者方八九百里”,则此泽跨江南北,每处名存焉。定四年《左传》称楚昭王寝于云中,则此泽亦得单称“云”,单称“梦”。经之“土”字在二字之间,盖史文兼上下也。此泽既大,其内有平土,有高丘,水去可为耕作畎亩之治。
 
  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田第八,赋第三,人功修。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土所出与扬州同。 
  '疏'传“土所”至“州同”○正义曰:与扬州同,而扬州先“齿、革”,此州先“羽、毛”者,盖以善者为先。由此而言之,诸州贡物多种,其次第皆以当州贵者为先也。
 
  杶、榦、栝、柏,榦,柘也。柏叶松身曰栝。○杶,敕伦反,徐敕荀反,木名,又作櫄。榦,本又作幹,故旦反。栝,古活反。马云:“白栝也。”柘,章夜反。 
  '疏'传“榦柘”至“曰栝”○正义曰:“榦”为弓榦,《考工记》云,弓人取榦之道也,以柘为上,知此“榦”是柘也。《释木》云:“栝,柏叶松身。”陆机《毛诗义疏》云“杶、、栲、漆相似如一”,则杶似漆也。杶、栝、柏皆木名也,以其所施多矣,柘木惟用为弓榦,弓榦莫若柘木,故举其用也。
 
  砺、砥、砮、丹,砥细於砺,皆磨石也。砮,石,中矢镞。丹,朱类。○砺,力世反。砥音脂,徐之履反,韦昭音旨。砮音奴,韦昭乃固反。磨,末佐反。镞,子木反,一音七木反。 
  '疏'传“砥细”至“朱类”○正义曰:“砥”以细密为名,“砺”以粗粝为称,故“砥细於砺,皆磨石也”。郑云:“砺,磨刀刃石也。精者曰砥。”《鲁语》曰:“肃慎氏贡楛矢石砮。”贾逵云:“砮,矢镞之石也。”故曰“砮,石,中矢镞”。“丹”者,丹砂,故云“朱类”。王肃云:“丹可以为采。”
 
  惟菌、簵、楛,三邦叄必拭9劇⒑棧乐瘛惺笜o。三物皆出云梦之泽,近泽三国常致贡之,其名天下称善。○箘,求陨反,韦昭一名聆风。簵音路。楛音户,马云:“木名,可以为箭。”《毛诗草木疏》云:“叶如荆而赤,茎似蓍。”近,附近之近。 
  '疏'传“箘簵”至“称善”○正义曰:“箘、簵,美竹”,当时之名犹然。郑云:“箘簵,{⺮聆}风也。”竹有二名,或大小异也,箘、簵是两种竹也。“肃慎氏贡楛矢”,知“楛中矢榦”。“三物皆出云梦之泽”,当时验之犹然。经言“三邦叄薄保笕麓斯币病N男啊保蚱湮锾赜忻烂试啤捌涿煜鲁粕啤薄VP浴柏拭毕率簟鞍休济薄
 
  包橘柚。 
  '疏'传“橘柚”○正义曰:“包”下言“匦菁茅”,《说文》云:“匚,受物之器。象形也。凡匚之属皆从匚。”“匮”、“匣”之字皆从匚,“匦”亦从匚,故“匦”是匣也。“菁茅”既以匦盛,非所包之物,明包必有裹也。此州所出与扬州同,扬州“厥包橘柚”,知此“包”是橘柚也。王肃云:“扬州‘厥包橘柚’,从省而可知也。”
 
  匦菁茅,匦,匣也。菁以为菹,茅以缩酒。○匦音轨。菁,子丁反,徐音精,马同,郑云:“茅有毛刺曰菁茅。”匣,胡甲反,又音甲。菹,《切韵》侧鱼反。缩,所六反。 
  '疏'传“匦,匣也。菁以为菹,茅以缩酒”○正义曰:“匦”是匮之别名,匮之小者。菁茅所盛,不须大匮,故用匣也。《周礼·醢人》有“菁菹”、“鹿臡”,故知“菁以为菹”。郑云:“菁,蔓菁也。”蔓菁处处皆有,而令此州贡者,盖以其味善也。僖四年《左传》齐桓公责楚云“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是“茅以缩酒”也。《郊特牲》云:“缩酒用茅,明酌也。”郑注云:“以茅缩酒也。”,《周礼·甸师》云:“祭祀供萧茅。”郑兴云:“萧字或为莤,莤读为缩,束茅立之祭前,酒沃其上,酒渗下,若神饮之,故谓之缩。”杜预解《左传》,用郑兴之说,未知谁同孔旨。特令此州贡茅,茅当异於诸处。杜预云:“茅之为异,未审也。”或云茅有三脊,案《史记》齐桓公欲封禅,管仲睹其不可穷以辞,因设以无然之事云:“古之封禅,江淮之间,三脊茅以为藉。”此乃惧桓公耳,非荆州所有也。郑玄以“菁茅”为一物,“匦犹缠结也。菁茅之有毛刺者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
 
  厥篚玄纁、玑组,此州染玄纁色善,故贡之。玑,珠类,生於水。组,绶类。○纁,许云反。玑,其依反,又音机,马同,《说文》云:“珠不圜也。”《字书》云:“小珠也。”《玉篇》渠依、居沂二反。组音祖,马云:“组,文也。” 
  '疏'传“此州”至“绶类”○正义曰:《释器》云:“三染谓之纁。”李巡云:“三染其色已成为绛,纁、绛一名也。”《考工记》云:“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郑云:“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则为緅,又再染以黑则为缁。玄色在緅、缁之间,其六人者是染玄纁之法也。”此州染玄纁色善,故令贡之。《说文》云“玑,珠不圆者”,故为“珠类”。《玉藻》说佩玉所悬者皆云“组绶”,是组、绶相类之物也。
 
  九江纳锡大龟。尺二寸曰大龟,出於九江水中。龟不常用,锡命而纳之。○马云:“纳,入也。” 
  '疏'传“尺二”至“纳之”○正义曰:《史记·龟策传》云:“龟千岁满尺二寸”,《汉书·食货志》云“元龟距髯长尺二寸”,故以“尺二寸为大龟”。冠以“九江”,知“出九江水中”也。文在“篚”下而言“纳锡”,是言“龟不常用,故锡命乃纳之”,言此大龟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