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在今天还在昨天 作者:梁晓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受紧张气氛影响,“我”最担心之事发生了,“我”双耳失聪了!

  这使我陷于不知所措之境。

  也使同事们陷于不知所措之境。

  笔谈代替了话语。时间对于新闻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何况有多家媒体在与该报抢发同一条新闻!……

  结果该报在新闻战中败北了。

  对于该报,几乎意味着是一支足球队在一次稳操胜券的比赛中惨遭淘汰……

  客观地说,如此结果,并非完全是由“我”一人造成的。但“我”确实难逃干系啊!

  “我”觉得多么的对不起报社对不起同事们呀!

  “我”内疚极了。

  同时,多么的害怕三天后被冷淡地打发走呢!

  “我”向所有当天到过资料室的人表示真诚的歉意;“我”向部门主任当面承认“错误”,尽管她不是因为工作态度而失职……

  一切人似乎都谅解了“我”。

  在“我”看来,似乎而已。

  “我”敏感异常地觉得,人们谅解自己是假的。是装模作样的。总之是表面的。仅仅为了证明自己的宽宏大量罢了……

  “我”猜想,其实报社上上下下,都巴不得自己三天后没脸再来上班……

  但,那“我”不是又失业了吗?

  “我”还能幸运地再找到一份工作吗?

  第二次幸运的机会究竟在哪儿呀?

  “我”已根本不相信它的存在了……

  奇怪的是——三天后并没谁找“我”谈话,通知我被解聘了;当然也没谁来让“我”签订正式录用的合同。

  “我”太珍惜获得不易的工作了!

  “我”决定放弃自尊,没人通知就照常上班。

  一切人见了“我”,依旧和“我”友好地点头,或打招呼。

  但“我”觉得人们的友好已经变质了,微笑着的点头已是虚伪的了。

  分明的,人们对“我”的态度,与以前是那么的不一样了。变得极不自然了。仿佛竭力要将自己的虚伪成功地掩饰起来似的……

  以前,每到周末,人们都会热情地邀请“我”参加报社一向的“派对”娱乐活动。

  现在,两个周末过去了,“我”都没受到邀请——如果这还不是歧视,那什么才算歧视呢?

  “我”由内疚由难过而生气了——倒莫如干脆打发“我”走!为什么要以如此虚伪的方式逼“我”自己离开呢?这不是既想达到目的又企图得善待试用者的美名吗?

  “我”对当时决定试用自己的那一位部门主任,以及自己曾特别尊敬的报社同事们暗生嫌恶了。

  都言虚伪是当代人之人性的通病,“我”算是深有体会了!

  第三个周末,下班后,人们又都匆匆地结伴走了。

  “派对”娱乐活动室就在顶层,人们当然是去尽情娱乐了呀!

  只有“我”独自一人留在资料室发呆,继而落泪。

  回家吗?

  明天还照常来上班吗?
 
  或者明天自己主动要求结清工资,然后将报社上上下下骂一通,扬长而去?

  “我”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一经决定,“我”又想,干吗还要等到明天呢?干吗不今天晚上就到顶层去,突然出现,趁人们皆愣之际,大骂人们的虚伪。趁人们被骂得呆若木鸡,转身便走有何不可?

  难道虚伪是不该被骂的吗?!

  不就是三个星期的工资吗?为了自己替自己出一口气,不要就是了呀!

  于是“我”抹去泪,霍然站起,直奔电梯……

  “我”一脚将娱乐活动室的门踢开了——人们对“我”的出现备感意外,确实的,都呆若木鸡;而“我”对眼前的情形也同样地备感意外,也同样地一时呆若木鸡……

  “我”看到一位哑语教师,在教全报社的人哑语,包括主编和社长也在内……

  部门主任走上前以温和的语调说:“大家都明白你目前这一份工作对你是多么的重要。每个人都愿帮你保住你的工作。三个周末以来都是这样。我曾经对你说过——社会应该留给你这么诚实的人一份适合你的工作。我的话当时也是代表报社代表大家的。对你,我们大家都没有改变态度……”

  “我”环视同事们,大家都对“我”友善地微笑着……

  还是那些熟悉了的面孔,还是那些见惯了的微笑……

  却不再使“我”产生虚伪之感了。

  还是那种关怀的目光,从老的和年轻的眼中望着“我”,似乎竟都包含着歉意,似乎每个人都在以目光默默地对“我”说:“原谅我们以前未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你……”

  曾使我感到幸运和幸福的一切内容,原来都没有变质。非但都没有变质,而且美好地温馨地连成一片令“我”感动不已的,看不见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的事物了……

  “我”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我”站在门口,低着头,双手捂脸,孩子似的哭着哭着……

  眼泪因被关怀而流……

  也因对同事们的误解而流……

  那一时刻“我”又感动又羞愧,于是人们渐渐聚向“我”的身旁……

  五

  还是冬季;还是雪花曼舞的傍晚;还是在人口不多的小城;事情还是与一家小小的首饰店有关……

  它是比前边讲到的那家首饰店更小了。前边讲的那家首饰店,在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起码还雇得起三位姑娘。这一家小首饰店的主人,却是谁都雇不起的……

  他是三十二三岁的青年。未婚青年。他的家只剩他一个人了,父母早已过世了,姐姐远嫁到外地去了。小首饰店是父母传给他继承的。它算不上是一宗值得守护的财富,但是对他很重要,他靠它为生。

  大萧条继续着。

  他的小首饰店是越来越冷清了,他的经营是越来越惨淡了。

  那是圣诞节的傍晚。

  他寂寞地坐在柜台后看书,巴望有人光临他的小首饰店。已经五六天没人迈入他的小首饰店了。他既巴望着,也不多么的期待。在圣诞节的傍晚他坐在他的小首饰店里,纯粹是由于习惯。反正回到家里也是他一个人。也是一样的孤独和寂寞。几年以来的圣诞节或别的什么节日,他都是在他的小首饰店里度过的……

  万一有人……

  他只不过心存着一点点侥幸罢了。

  如果不是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节日里尤其是圣诞节,光临他的小首饰店的人还是不少的。

  因为他店里的首饰大部分是特别廉价的。是适合底层的人们一向选择了作为礼物的。

  经济大萧条的时代是注定要剥夺人们某种资格的。首先剥夺的是底层人在节日里相互赠礼的资格。对于底层人,这一资格在经济大萧条的时代成了奢侈之事……

  青年的目光,不时离开书页望向窗外,并长长地忧郁地叹上一口气……

  居然有人光临他的小首饰店了!

  光临者是一位少女。看上去只有十一二岁。一条旧的灰色的长围巾,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她的头,只露出正面的小脸儿。

  少女的脸儿冻得通红。

  手也是。

  只有老太婆才围她那种灰色的围巾。肯定的,在她临出家门时,疼爱她的祖母或外祖母将自己的围巾给她围上了——青年这么想。

  他放下书,起身说:“小姐,圣诞快乐!希望我能使你满意,您也能使我满意。”青年是高个子。

  少女仰起脸望着他,庄重地回答:“先生,也祝您圣诞快乐!我想,我们一定都会满意的。”

  她穿一件打了多处补丁的旧大衣。

  她回答时,一只手朝她一边的大衣兜拍了一下。仿佛她是阔佬,那只大衣兜里揣着满满一袋金币似的。

  青年的目光隔着柜台端详她,看见她穿一双靴腰很高的毡靴。毡靴也是旧的。显然地比她的脚要大得多。而大衣原先分明很长,是大姑娘们穿的无疑。谁替她将大衣的下裾剪去了,并且按照她的身材改缝过了吗?也是她的祖母或外祖母吗?

  他得出了结论——少女来自一个贫寒家庭。

  她使他联想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而他刚才捧读的,正是一本安徒生的童话集。

  青年忽然觉得自己对这少女特别地怜爱起来。觉得她脸上的表情那会儿纯洁得近乎圣洁。他决定,如果她想买的只不过是一只耳环,那么他将送给她。或仅象征性地收几枚小币……
 
  少女为了看得仔细,上身伏在柜台上,脸几乎贴着玻璃了——她近视。

  青年猜到了这一点,一边用抹布擦柜台的玻璃,一边怜爱地瞧着少女。其实柜台的玻璃很干净,可以说一尘不染。他还要擦,是因为觉得自己总该为小女孩做些什么才对。

  “先生,请把这串颈链取出来。”

  少女终于抬起头指着说。

  “怎么……”

  他不禁犹豫。

  “我要买下它。”

  少女的语气那么自信,仿佛她大衣兜里的钱,足以买下他店里的任何一件首饰。

  “可是……”

  青年一时不知自己想说的话究竟该如何说才好。

  “可是这串颈链很贵?”

  少女的目光盯在他脸上。

  他点了点头。

  那串颈链是他小首饰店里最贵的。它是他的压店之宝。另外所有首饰的价格加起来,也抵不上那一串颈链的价格。当然,富人们对它肯定是不屑一顾的。而穷人们却只有欣赏而已。所以它陈列在柜台里多年也没卖出去。有它,青年才觉得自己毕竟是一家小首饰店的店主。他经常这么想——倘若哪一天他要结婚了,它还没卖出去,那么他就不卖它了。他要在婚礼上亲手将它戴在自己新娘的颈上……

  现在,他对自己说,他必须认真地对待面前的女孩了。

  她感兴趣的可是他的压店之宝呀!

  不料少女说:“我买得起它。”

  少女说罢,从大衣兜里费劲地掏出一只小布袋儿。小布袋儿看去沉甸甸的,仿佛装的真是一袋金币。

  少女解开小布袋儿,往柜台上兜底儿一倒,于是柜台上出现了一堆硬币。但不是金灿灿的金币,而是一堆收入低微的工人们在小酒馆里喝酒时,表示大方当小费的小币……

  有几枚小币从柜台上滚落到了地上。少女弯腰一一捡起它们。由于她穿着高腰的毡靴,弯下腰很不容易。姿势像表演杂技似的。还有几枚小币滚到了柜台底下,她干脆趴在地上,将手臂伸到柜台底下去捡……

  她重新站在他面前时,脸涨得通红。她将捡起的那几枚小币也放在柜台上,一双大眼睛默默地庄严地望着青年,仿佛在问:“我用这么多钱还买不下你的颈链吗?”

  青年的脸也涨得通红,他不由得躲闪她的目光。

  他想说的话更不知该如何说才好了。

  全部小币,不足以买下那串颈链的一颗,不,半颗珠子。

  他沉吟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小姐,其实这串颈链并不怎么好。我……我愿向您推荐一只别致的耳环……”

  少女摇头道:“不。我不要买什么耳环。我要买这串颈链……”

  “小姐,您的年龄,其实还没到非戴颈链不可的年龄……”

  “先生,这我明白。我是要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