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现代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谈中的情报收集(1959-60)》一文中坦承1959年他作为中央情报局官员陪同尼克松副总统访苏期间搜集关于苏联核舰艇等情报的活动。戴维·墨菲《在柏林的间谍:一个鲜为人知影响冷战的关键》一文考察了1945—49年柏林危机之前和柏林封锁期间美苏双方情报收集活动的作用,指出双方间谍的报告在决定官方的行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6)探讨冷战对美国文化、教育、科技的影响。探讨冷战对美国国内的影响,特别是对文化教育科技的影响,是近年来美国冷战史研究的又一热点。关于冷战对美国文化的影响,早在1991年斯蒂芬J·怀特菲尔德就出版《冷战文化》一书,1996年再版。该书被认为是“对战后美国文化的杰出考察。”作者在书中详细考察了战后反共产主义思潮对美国政治、宗教、文化、电影、小说等的影响。认为“共产主义对美国是一个威胁……但它并非来自美国国内。而后者常常被人们大大夸张了”。1998年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里查德·施瓦茨出版《冷战文化…媒体与艺术,1945-1990》一书,以百科全书的形式,详细探讨和介绍了冷战影响下的美国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语言、杂志、体育、动画、消费商品、玩具以及有关人物、事件、运动等各个方面。2001年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彼得·库兹尼茨克和詹姆斯·吉尔伯特合编的《反思冷战文化》。该书实际上是由美国大学历史系和史密森学院的美国历史博物馆主办的“冷战文化”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书中收集的9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冷战对儿童、工人、性、电影等社会文化的影响,并对一些传统观点提出挑战。此外,戴维·锡德的《美国科幻小说与冷战:文学和电影》、爱德华·布鲁纳的《冷战诗歌》分别探讨了冷战对文学、电影和诗歌的影响。艾伦·沃尔德《马克思主义文学对冷战的抵抗》一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作家在麦卡锡主义时代所遭受的镇压,指出他们虽然被列入黑名单并经常遭到监禁,但顽强生存下来,并播下了极端思想的种子,使其在10年后发芽开花。南希·E·伯恩哈德的《美国电视新闻与冷战宣传,1947—1960》探讨了冷战对这一时期美国电视新闻宣传的影响。该书揭露了在电视媒体的早年,电视网与政府紧密勾结,成为非官方的宣传家,传送被白宫、国务院、国防部制作、编写或同意的消息和节目,将冷战有效地“卖”给了美国公众。 关于冷战对美国教育和科学的影响,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雅各布·诺斯纳的《杰出的代价:冷战冲突中的大学》以亲身经历和长期研究揭露了美国政府如何支配大学和学院,把他们拖人冷战的行列,扭曲了他们自古以来的神圣天职。戴维·蒙哥马利等合著的《冷战与大学…战后知识分子史》深人探讨了冷战对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地球科学等学科及大学的影响。克里斯托弗·辛普森编辑的论文集《大学与帝国:冷战时期社会科学中的金钱与政治》所录10篇论文,对冷战时期金钱和政治对美国社会科学及一些研究人员的影响进行了深人考察。2001年最新出版的罗恩·西奥多·罗宾所著《冷战敌人的形成:军事——知识分子综合体中的文化与政治》更进一步深人探讨了冷战中知识分子与政府的结合及其后果。该书提出“军事——知识分子综合体”一词,指出冷战的大部分时期关于一个敌人的传闻纠缠着美国,学院术士应对这些传闻的产生负责,特别是行为学家。“冷战军事——知识分子综合体把理论与政策混为一谈,造成混乱,最终毁坏了科学的声誉。”也有学者探讨了冷战对自然科学的影响。如沃尔特·麦克杜格尔在《科学的冷战之旅》一文中探讨了冷战期间美国的科学技术在政府资助下的发展历程。丹尼尔·李·克莱曼和马克·索洛韦的《热科学与冷战:二战后的自然科学基金会》一文揭示冷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加强国家安全,刺激经济增长,于1950年创建自然科学基金会,从此冷战成为科学家们要求政府给基金会大量拨款及扩大基金会在联邦科学政策制订中作用的基础。约翰·H·帕金斯在其所著《地缘政治与绿色革命:小麦、基因与冷战》中,考察了二战后发生在美、英、印度、墨西哥的“绿色革命”,把它和这些国家的安全政策及对外交换政策联系起来,揭示美国把促进本国的绿色革命和支持印、墨的绿色革命作为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7)加强冷战史研究的资料建设与普及工作。近年来美国冷战史研究还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资料建设和普及工作。
资料建设与普及工作是学术研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条件。美国学术界同行深谙此道,一贯重视本学科的资料建设与普及工作,近年来这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在资料建设方面,首先是出版了不少文件资料集。如多纳德P·斯图瑞编辑的《在冷战前线:柏林间谍战文件,1946—1961》;欧内斯特·R·梅与菲利普·D·泽利柯合编的《肯尼迪录音带:古巴导弹危机时的白宫内幕》。 该书是古巴导弹危机时肯尼迪总统与特别执行委员会开会讨论危机处理的录音记录。克里斯托弗·辛普森编辑的《里根与布什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指令——被解密的美国政治和军事史,1981—89》,收集了已解密的里根与布什政府的全部国家安全指令文件,长达1000多页。本杰明I·菲希尔编辑的《冷战的结束:美国关于苏联和东欧的情报,1989—1991》,收集了冷战末期中央情报局关于苏联东欧内部局势及发展趋势的情报。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国际冷战史项目自从1992年编辑出版主要刊载译成英文的原苏联集团档案资料的刊物《国际冷战史项目公报》以来,近年来继续出版,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白宫、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政府机构,为了便于学者的研究,解密和编辑出版了大量文件资料。上述有几例便是这样的结果。另如 1996年美国国务院编辑出版了《美国对外关系文件·情报机构的建立(1945—1950)》,将近年来解密的有关情报机构的建立、发展及其活动的重要文件汇集成册,非常利于学者的研究。其次,近年来随着国际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美国不少政府机构、图书档案馆、学术单位将所收集的档案资料上网,这就更加极大地方便了研究。如美国国务院将所出版的部分《美国对外关系文件》上网;在中央情报局的网站中,可以查阅到CIA的起源及其重大事件;美国国会图书馆将收集的苏联档案部分上网,并译成英文。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是设立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研究机构和图书馆,它将所收集的政府解密文件全部上网,编成专题,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美国与尼加拉瓜关系等,每个专题所收集的文件达上千页,内容极为丰富。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国际冷战史项目将所出版的《公报》全部上网。南加州大学开设了“美国外交史资料索引”网页,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所有上网的档案资料目录。著名的图书资料公司盖尔集团公司将收集到的美国政府1970年代以来解密的文件全部上网,材料多达70000余份,40余万页。这就使不少学者足不出户便可获得所需资料。第三,近年来美国学者还编辑出版了不少工具书。如《冷战百科全书》,《冷战政治百科全书》,《冷战历史辞典》,《越南战争百科全书》,《朝鲜战争百科全书》,《海上冷战大事记》,《冷战参考指南》,《哥伦比亚冷战指南》等。第四,制作关于冷战的电视片、多媒体。1995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投资1200多万美元,聘请著名冷战史学家约翰·加迪斯等作顾问,派员采访了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冷战当事人,历时3年,制作成长达24集的电视系列片《冷战》,从1998年9月起在电视台连续播出,引起强烈反响。美国一些出版公司制作了关于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的CD盘,收录了有关这两次热战的文件、图片、著作、文章等。还有的出版公司制作了收录杜鲁门、艾森豪威尔等总统公开发表的讲话、通信、声明的光盘。第五,筹建冷战博物馆。1996年,美国几位前高级外交官发起筹建“冷战博物馆”,成立了筹建委员会,选址华盛顿,现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第六,不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冷战研究”课程,出版了关于冷战的教材及参考资料。甚至一些中学也开设了此课程。美国全国社会研究委员会批准将前述《冷战》电视片作为中学教学内容,免费发到各中学,并由约翰·加迪斯等人编写了配套教材。综上所述,近年来美国冷战史研究进一步深人,呈现一派繁荣。但也有其局限,主要是研究大多集中在二战后至60年代初,关于60年代以后的研究成果较少。这或许是因为冷战双方有关档案资料尚未大量解密所致。同时,对美、苏之外其他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研究也显得薄弱。冷战是部读不完的书,解不完的谜,关于冷战史的研究今后仍将是美国学术界一出重头戏。3、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和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相比,我国史学界对冷战史的研究非常落后,可以说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80年代以前,只是零零星星翻译出版了西方一些学者关于冷战史的论著,翻译出版了一些领导人的回忆录。我国学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少,即使有,也是一些批判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战争政策的文章著作,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算不上学术研究。之所以如此,可能与中国的政治气候有关。沈志华查阅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全部外交文献,发现他们很少使用“冷战”一词,一共只出现了4…5次,而且还是把它作为一项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来看待,而不是看作一种长期存在的国际现象。这样一来,我国学术界很难重视冷战史的研究。80年代以来,冷战史研究逐渐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一些学者开始投入这方面的研究,撰写、发表、出版了一些论著。如北京大学张小明1988年硕士论文即为《试论冷战的起源》,南京大学时殷弘1988年出版《美苏从合作到冷战》等。90年代以来我国的冷战史研究得到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1、大量翻译出版西方学者和冷战当事人的论著、回忆录,为我国的冷战史研究提供资料。如2002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次推出6本关于冷战的著作,其中有(美)沃捷特克?马斯特尼《斯大林时期的冷战与苏联的安全观》,(挪威)文安立《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2003年,新华出版社一次推出2本关于冷战的著作:(美)雷蒙德?加特霍夫《冷战史》,(英)理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特别是2003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极有助于我们对冷战期间中美关系的研究。2、我国学者发表出版了大量论著,对冷战中的许多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有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如关于冷战的通史类著作,2003年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