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日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决战,便是刘仁轨以绝对的优势打败了小日本。

  其后他治理百济,效果卓越,最后位极人臣成为大唐宰相,得到了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器重……

  如此文武双全的人物,现在竟然被一群小人打得个半死。

  刘仁轨是何等的机警,将秦风的神色看在了眼里,不自禁的问道:“先生,您听过小人名字?”

  “哈哈!”

  “呵呵!”

  刘仁轨的话惹来一阵阵嘲笑声,一个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之骄子,怎么可能认识、听过一个乞丐模样的人呢?

  刘仁轨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条地缝往下钻,不过,他相信自己的直接,故而,还在等着秦风的回答,一个能够让自己抬头的回答。

  “你还叫什么?”

  刘仁轨回道:“小人别名正则,汴州尉氏县人。”

  秦风哈哈大笑了起来,道:“我知道你,刘仁轨别名正则,汴州尉氏县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困,爱好学习。遇上隋朝末年的社会动乱,不能安静地读书,每当劳动之余,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在地上写写划划。是也不是?”

  刘仁轨惊讶道:“先生从何得知?”

  “这个不重要,重要是的你就是我所知道的刘仁轨。”秦风有些疑惑,因为他以前读过的唐史上写得清楚明白。这个时候的刘仁轨应该是在息州当参军来着,只是不知道这家伙怎么跑长安来了,不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的虎贲军中差人,

  虎贲军不是猛将、名将就是统帅之才,最缺的就是政务方面的人才,现在虎贲军的政务由苏烈、张士贵兼管着,尽管他们处理得井井有条,可秦风却不想让他们的精力放在这上面,因为他们要走的是名帅之路,多余的时间应该花在兵书政策之下,而不是繁重的政务,如果再这般下去,只会毁灭掉这两位军事天才,真要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秦风本人又不喜欢处理军中政务,于是一直想着找一些人来帮自己分担政务。

  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而眼下,嘿嘿,好办了。

  “多谢将军!”刘正轨横了大家一眼,只为证明自己刚刚的说辞,倒也没有炫耀之意。

  秦风收敛了心中的狂喜,问道:“嗯,说吧,刚刚是怎么回事?”

  “小人之前是息州参军,听闻陛下开科举,于是打算前来试试。只是不曾想到,路上有事耽搁,错过了报名的时间。”

  秦风心下苦笑,这刘仁轨也够倒霉的。他记得刘仁轨的英雄事迹,但是对于没落的时候刘仁轨的事迹却不晓得。

  刘仁轨苦笑着道:“小人在京城了马兄,两人同年生,且一样的错过了报名时间,同病相怜之下,一聊就是一见如故,由于志同道合,迟迟没有返乡,导致盘缠即将告罄。为了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于是就想出了比较别致的法子。”

  “哈哈…别说了,我明白了。”秦风大乐,他确实明白了,这两人是打算以霸王餐的形式来作离别前的饯行。

  不错,不错。

  连离别的方式都这般别致,不愧是未来的大唐宰相、英雄。

  刘仁轨与另外一个青年面红耳赤,深为感激的行了一礼,通过秦风的笑声,他们知道秦风已经明白了两人的行径,不让说,是给他们留面子,一旦任由自己说出来,将是一辈子洗之不尽的污点。文人清高,若非万不得己,也不会采取这种手段了。

  “他们欠的钱记在我秦风的头上,我让人双倍奉上。以后,希望你们别这般势利,这出门在外的,谁没有困难的时候,多个朋友多条路,一饭之恩或许换得无数的回报呢!”秦风吩咐了一下,对刘仁轨热情的说道:“走,走,走!我正饿着,一个人吃饭也没什么意思,你们陪我喝上几杯。”

  “秦将军!秦先生。”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走了出来,点头哈腰道:“对不起,小人实在不知道是您的朋友万望担待,为表小人之歉意,特意整治一桌美酒佳酿,还请秦先生赏脸。”秦风在外吃了两次饭,先后火了两个酒楼,这些商人恨不得上门去请秦风光顾,只是秦家的门槛太高,不是谁都有资格登临的,现在机会难得,那老板顿时打起了秦风的主意。

  刘仁轨与另一青年也有盯着秦风,似乎在看他如何应对。

  “我朋友的就算我头上!呆会分寸不少的奉上。至于饭就不吃了,这什么都可以还,唯独人情还不清,就此作罢。”

  “两位!请!”秦风不再理会那老板,对着刘仁轨与那青年说道。能与刘仁轨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的绝非凡品,故而,秦风展现出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在与刘仁轨谈话的时候,并没有落下那人。

  刘仁轨心头一动,说道:“恭敬不如从命,那小人就不客气了。”

  ……

  中华楼三楼,秦风与刘仁轨二人推杯把盏,相谈甚欢。

  酒过三巡,刘仁轨问道:“秦先生,您是如何知道小人的?”

  秦风笑着说道:“我怎么知道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刘仁轨。”

  刘仁轨与另一人面面相觑,这秦风可真霸道得很,不过,这种行径并没有让人反感,反而让人感受到秦风的真诚。

  秦风放下杯子道:“我现在身负重任,是虎贲军的主将,你们应该也知道这一点。”

  二人点头,这不是什么秘密!

  “虎贲军不缺猛将,就缺少刘兄这般的军政都精通的人才,我也懒得啰嗦的绕圈子了,我希望你们能够加入虎贲军与我们一同为国效力。不过你们毕竟没有什么功绩。我也不好直接将你提拔起来。这样吧,我同样给你们参军事的职位。在我身旁听用,过了试用期,在将你提拔起来,你看可好?”

  刘仁轨神色激动,想不到这一会面,竟然直接就让秦风提拔任用了。这虎贲军的参军事,可比他的息州参军重要的多。

  旁边那青年眼中也有些欣羡,亦为自己的好友感到高兴。

  秦风一直暗中注视那人的反应,见他如此,亦是欣赏无比,人可以无才,但不能无德无义,青年的表现让他满意。

  “谢将军!仁轨决不辜负将军厚爱!”刘仁轨想着自己被如此器重,一改胸中苦闷,神采飞扬,这欣喜之余,也不忘推销自己的好友,躬身道:“大将军,这位是我的知交,博州人叫马周,论及才干,更在我之上。只是一直怀才不遇,仁轨特向将军举荐……”他知马周脾性古怪,特地反过来说,一看秦风是否真的能够礼贤下士,二来也给了马周一个极好的台阶。

  秦风听到马周之名,整个人都呆住了,马周,他竟然是马周!

  目光落在马周身上,见他相貌平平,心中忍不住道了一句,人不可貌相。8



第176章:统一思想


  “哈哈,原来是马兄。√你们真够倒霉,同一年出生,同时还考科举,却又同时错过了报名的时间,诚可谓是在错误的时间里遇到了正确的朋友,有所失必有所得,人生难得一知己,也算是冥冥中对你们二人的补偿了!”

  秦风大笑着说道。

  刘仁轨、马周想想也是此理,不禁纵声豪笑。

  “人生难得一知己,说得好啊!将军出口成章,且含人生至理,不愧有时下之名。”刘仁轨赞叹不止。

  “虚的,都是虚的。诗词歌赋小道也,既不能吃也不能用,更不能富民强军,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乐趣罢了,用途不大。”

  马周感慨道:“天下间,也只有将军敢这般说话了。”

  马周与刘仁轨一样出自寒门,处境比刘仁轨还要惨,刘仁轨虽出生平民百姓的家庭,但至少能管温饱。而马周不但出生贫寒,幼时还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独自一人四处做短工,将自己拉扯长大。他讨生计之余,十分好学,不满二十便以满腹经纶,胸藏济世之才。

  但因出生贫困,受尽了各种冷眼,使得性格脾气极为古怪,纵然满腹经纶,周围的人却瞧不起他,一直也碌碌无为。直到立威之后不就,马周才得到了出仕的机会,当上了邻郡的一名刀笔小吏。便如三国时期的庞统一样,马周觉得自己身怀济世之才,却大材小用的当刀笔小吏,做的很不开心,整日里以饮酒为乐,不务正事。

  如此作风受到了上司的责骂,马周一怒之下,弃官而走,周游天下,至长安遇上了刘仁轨。他们同病相怜,皆为失意之人,相互把酒畅谈,大倒苦水,引为知己。

  相处下来,刘仁轨早已现马周在政治上的干略远在他之上,是一个堪比傅说、管仲、萧何的人物。如此人才,却落得如此境地,实在令人叹息。

  “马兄,说句难听的,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过先生大名,要是说什么久仰之类的话,那是敷衍了事,也是对你的不尊重,我秦风不屑为之。不过,刘兄说的话,想必是错不了的了。我们虎贲军是娃娃当家的军队!打仗个个要得,但是在公文方面,加起来也是白搭。我们正缺政务能手,望马兄助我一臂之力。”

  马周大笑道:“将军真是快人快语,周愿意为大将军效力。”秦风的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是干实事的人,没有风花雪月的细胞,也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秦风没有用诗歌上的成就来说事,反而大加批判诗词之道,让马周大有知己之感,秦风这么说话,可见也是一个干实事的人,而这,正是他需要的上司。

  历史上的马周在出道前,吃亏在了性格上,使得他一直怀才不遇,半生奔波流离,过着饱一餐饿一顿的生活,最终,迫于生计,不得不投奔中郎将常何,只是一直籍籍无名。直到某年,李世民让所有的朝臣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他好也做自我检验检讨。常何是个大老粗,也就请了马周代笔。

  马周聊聊千字让李世民大吃一惊,方才知道在他眼皮子底下还有如此大才,立刻派人去请马周。马周脾气古怪,直接拒绝见李世民。

  李世民求才若渴,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请马周,这才见到了马周这位奇才。马周也因此平步青云,短短数年便成为大唐宰相,位极人臣。

  除此之外,马周不求名利铮铮风骨,在名臣辈出的贞观王朝成了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李世民擅于纳谏,马周、魏征都是出了名的谏臣。不同的是魏征,不断揭李世民的短,打李世民的脸,不仅如此,还将李世民的诸多过错记载下来,怕史官不知道交给史官,让史官记录下来。很多时候逼得李世民直骂娘,多次在长孙皇后面前叫嚣着要杀了魏征。魏征死后,由于没有人像长孙皇后这般人物的存在,使得李世民对于死去的魏征态度极为恶劣。

  魏征是踩着李世民的尊严而名垂青史的,有着为名声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嫌疑。而同样身为诤臣的马周却不在乎这个名号,临死之前,让人将所有的奏章谏书烧毁。

  在贞观一朝,马周堪比商之傅说,汉之萧何。如此才德兼备的人才,在落魄的时候,秦风自然不会放过。

  “我身旁正好缺一个总录文簿的录事,先生可否屈就暂且任一个录事?”

  录事的地位与刘仁轨的参军事一样,地位算不上很高,但都是重要职位。

  马周性格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