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仁轨一愣,与马周相顾一眼后,苦笑道:“什么事都瞒不了将军啊!”他轻了一个嗓音,道:“诸位将军,边军不满十二卫由来已久,他们消极怠工!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尚在其次;我担心的是十二卫与边军因此走向不合,最终拿战场当儿戏就危险了!十二卫瞧不起边军,边军不服十二卫,在战场上大家互相扯皮,相互推后腿,白白给了敌人趁机而入的机会,久而久之,两者谁不服谁,最终将会水火不相容!军队是一国立世之本,查是军队的内部都如此,以后,怎么同心协力的为我大唐共建大业?不打起来就很不错了。”

  众人听罢,神情肃然了起来。

  秦风道:“仁轨言之有理,不过亡羊补牢,尤未为晚,你即刻起草一份关于此事的奏章,天一亮,派人加急送往到陛下手中。”

  “喏!”

  秦风沉吟片刻,道:“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就给我对症下药,将风气给我改过来。不管怎么样,先将军纪给我拉上来,让他们有一个军人样子。从最基本的抓起,至于如何让他们找回军人的荣耀,我这里有一个不错的办法,眨眼就能解决目前的问题,但是,我不会告诉你们的,我不希望你们事事依靠我秦风,这样对你们不利,对大唐不利,与此同时,你们也留意一下。我相信所有边军中还是有可造之材的,还是有有怀才不遇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好兵,只不过大势如此,他们不得不沉淀在污泥之中,将他们早出来,特别照顾,我有大用。”

  看了众将一眼,秦风笑着道:“我只要两个结果,第一,让边军成为真正的军人,第二,让他们认可虎贲军!过程如何我不过问。给我们的时间就那么多,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到时候,是五万大军出境呢,还是只有孤零零的一万虎贲军,在于你们。”

  诸将沉声道:“末将领命!”

  “万事开头难,这只是我们前进路上一点小小的困难而已,是练出一支雄兵,还是灰溜溜的返回长安,受天下人所嘲讽,就看你们的了。”秦风笑看着自己这群爱将部下。

  大家只觉得双肩重若千斤,目光也先后凝重而坚定。

  他们能有今日,皆是秦风一手提拔起来的,见秦风有办法却不说出来,他们没一人有所怨言,只因他们都清楚这是秦风在考验他们,也是给大家独立的机会,于是各自告诉自己决不能辜负厚望。

  秦风对于他们并没有任何不放心的,苏定方、薛仁贵、张士贵自不用说,一等一的帅才,罗通、李业诩亦有名将之姿,程处默、尉迟宝庆在历史上名声确实不显,但为人粗中有细,多年相处下来,亦知他们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对象。

  比之他们,房遗爱这里还需他多费些心思,不过,这家伙也没有当名将的想法,他立志做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所以房遗爱反倒是最让人省心的人了。

  苏定方、张士贵、薛仁贵、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等人在学独当一面的同时,秦风自己也在学习如何当一个大都督,做上位者应当做的事情。

  与此同时,秦风将刘仁轨提拔为诸曹参军事,将马周提拔为录事参军事,各自都官升一阶。至于杜荷,一边追随薛仁贵他们军训,一边还要跑来帮助刘仁轨、马周处理政务,可谓是最忙碌的一人了。

  不过北上庆州之时,他回家了一次,并带来了杜如晦写给秦风的信。信的内容没有丝毫公事上的事情,有的只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感谢,以及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杜如晦在信中放下身段,以请求的口吻请求秦风像带房遗爱一样,将杜荷带成一个正常人。秦风阅读完杜如晦的书信后,递给了杜荷,杜荷看完之后,失声痛哭了一场,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工作狂。

  杜荷为人机灵口才绝佳又虚心求教,政务上遇到了问题,立马就向刘仁轨、马周用心请教,杜荷如此用心,他们也不吝啬的指点。杜荷天赋本就绝佳,又得刘仁轨、马周的指点,未来的道路,将会如何秦风不知道,但最少,不会像历史上那般傻不溜秋的走上绝境。军务上杜荷也是竭尽所能的向各位主将学习各种常识。大家都不是那种目中无人的人物,也热心指导这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杜荷。

  ……

  黄昏夕阳笼罩着整个皇宫,将巍峨的太极宫显得更加雄伟气派。

  李世民刚刚处理好繁重的国事,在后堂小歇了片刻,问道:“今天可有庆州方面的公文?”

  立刻有侍婢答道:“陛下,还没有。”

  李世民颔道:“要是到了,直接送到朕手里。”

  这失去了秦风在身边,李世民觉得日子一下子乏味了许多,边军大唐存在的老大难题,他不是不知道,他不给秦风一兵一卒,未尝没有考验秦风的成分,如果连这么一点小困难都无法解决得了,那真是太让他失望了。不过,李世民对秦风有信心得很,故而,每天都在等候着庆州的公文,希望,那小子再给自己一个突如其来的惊喜。

  “今天是哪几位先生当职呢?”

  “回陛下,是盖文达、褚亮、虞世南三位先生!”

  盖文达、褚亮、苏勗是文学馆十八学士学大儒,李世民自由酷爱军略,对于政务有些反感,是故领军作战,战无不胜,政治水平只能说一般。但自从动了夺嫡心后,也知自己的不足。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出谋下,设立文学馆,招揽天下大儒。

  李世民所招募的人都经过严苛把关,文学馆的文士擅长的不是吟诗作画,附庸风雅,而是时事政治,治国方略。

  李世民从中选出十八位最出色的号称十八学士,让他们十八人分为六组,轮流值勤,住在李世民的家里,每每空闲,便召见其中三人商讨时事政治,学习治国方略。李世民本就天资聪颖,又下了这番功夫去学,自是成绩不凡。现如今他坐上了皇帝之位,这个习惯依旧不改,每天都会与十八学士中的三位谈古论今,商讨治国方略。

  盖文达、褚亮、虞世南得李世民这个时候召见,并不觉得奇怪。对于李世民的这股拼劲。他们早已习惯,自愧不如。

  尤其是褚亮,褚亮杭州钱塘人。出生于政治世家,曾祖父的梁国的御史中丞,祖父是太子中舍人,父亲是陈国秘书监,三人都是那种名噪一时的良臣。褚亮自幼聪敏好学,又受家族三代人的影响,对于治国方略领悟极深。年纪轻轻便,名扬天下。

  他是最早加入李世民麾下的谋臣之一,文学馆便是他与房玄龄、杜如晦一手举办而成的。也是最早洞悉李世民心思的一批人。

  那时的李世民可谓政务上的新手,很多地方都是一窍不通,也曾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是不过短短三年时间,李世民的政治远见。比起他们这些师傅都不遑多让。进步之神,着实让他们动容。

  三人一同来到书房,李世民请他们入座之后,也开始了他们的日常讨论。

  这日他们讨论的是经济,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民生,提高经济。

  李世民与杨广可以说是一类人,都是一样的好大喜功。一样的胸有野望韬略。

  唯独不同的是李世民能够看得清事实,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着前进,李世民没有杨广那种好高骛远、刚愎自用的做派。杨广是想到就做,他不管自己的想法合不合理,百姓能不能支持,经济能不能支持,在杨广的心里头,他从来都是对的,只要能够达到他的目标,达到他的计划,他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也不在乎天下人怎么看待他,故而,才导致了强大的隋朝二世而灭,也正因为有着杨广这前车之鉴,李世民尽管也想成就秦皇汉武的霸业,但一直忍着,耐下性子,展经济,改善民生,强化军队,经济军事并行不悖

  怎么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将经济展起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他这带头大哥所要考虑的关键。至于十八学士,大多是他政务上的参谋,于是有事没事的就以这个话题找人讨论,希望找出好的方法,加快大唐的经济展与人口增长。

  尽管抄了贪官污吏,让他赚了一大笔钱,也让国库丰满了起来,可大唐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抄家赚到的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李世民作为有见识的英主,自然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百姓富足了,自主自愿的上交税收,他才是真正的经济达,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抄家只不过是一时之策罢了,不能以此定为国策。8



第253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四人商讨在兴头上,门外突然传来护卫的声音。

  “陛下!有公文传来。”

  李世民皱着眉头不满道:“不是说过在于先生商讨要事的时候,不许打扰?”

  “是庆州都督府传来的。”门外的护卫进退维艰,十分尴尬与为难的说着。干他们这行最是苦逼,李世民为表对十八学士的敬重,特别下了命令,在与十八学士商议要务的时候,不得随意打扰。但是李世民也曾下过命令,若庆州秦风那里传来公文要提醒他,第一时间将公文传给他,让他知道。

  现在两个命令冲突,让护卫是不打扰呢,还是打扰呢?

  最后因为担心北方传来的是军情,也就硬着头皮打扰了。李世民显然也想到了自己矛盾的命令,也不再这个问题上追究,想了想道:“先拿进来吧。”

  接过秦风传来的公文,李世民先对盖文达、褚亮、虞世南抱以歉意的微笑,将公文拆了开来。

  这看了第一眼,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不是秦风亲手写的奏折,只因为写的固然是秦氏书法,可写不出秦风那种雄浑、豪迈的神蕴,一眼即可看出是由人代笔而成。不过一想到边军的情况,以及秦风诸事繁忙,也不予计较了,奈着心思仔细的看了下去。整个奏折洋洋洒洒、针砭时弊,将边军存在的问题一五一十的数落了一个遍。而后,毫不讳言的将矛头指向了李世民与他的太上皇老子,没有一点委婉的点出了边军不强,没有斗志的原因。他继续看下去,当看到奏折最后说明眼前这种情况以后可能会产生的隐患后,李世民眼中突然露出了一股震撼以及动容,不自主的失声道:“这秦风才去了庆州多久,竟然了解的如此透彻,真不简单。最为难得的是,他说他有办法解决、根除这种矛盾。”

  他顿了一顿,抬头对盖文达、褚亮、虞世南说道:“三位先生,我这里有要事处理,今日就到这里。回去三位先生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好好思量一二,来日我们继续商讨。”

  盖文达、褚亮、虞世南一并告退。

  李世民走出了书房,口中吩咐下人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请到议事厅议事。

  不多时大唐的核心人物聚集在了一处。

  李世民先将庆州都督府的公文给几人看了。

  军事素养十分出众的侯君集沉声说道:“陛下,秦将军一语即中,不得不防。要是在战场上,某支军队倒戈相向,或者出工不出力就惨了。”

  战场上胜败的因素很多,每个将军用兵,都将自身的兵力、战斗力大概的了然于胸,哪怕是一支新兵,在大战中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要是某支军队放水,或者粗心大意,或者坐视友军陷入危险而不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