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唐朝-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牛!”李好也顾不上跟系统去扯皮了,这个时候最紧要的是赶紧抓紧时间想办法把摊子摆起来,其他的暂时丢一边。
“郎君!郎君!”刚把自己抽奖的东西收拾好放到厨房,正计划着接下来怎么做,外面就传来一个声音。
李好一听知道这是自己家里仅剩的仆人找了过来,连忙从一堆东西里面随便挑了个东西出来,把里面的东西清空,然后揣在怀里走了出来。
“忠叔!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郎君,你都来这边快半天了。我担心你出什么事情,所以过来看看你。”被称为忠叔的中年人看见李好无恙,松了一口气回道,关心之意溢于脸上。
“我没事,只是看着家里的境况因为我的原因,日趋渐下,所以在这边停留的时间稍稍长点,让你担心了。”
李好对忠叔的态度很好,其实原主人也一样。这个中年人一家四口算是他家仅存的仆人了,很多时候李好还得靠他们家四人挣钱才能周转。
这对于落魄的李好来说,无疑是最亲近的人。而忠叔还是李好原身父亲身边的家兵,他的腿脚不灵也是为了保护李好的父亲落下的伤,对于这样的人,他能不好么?
“唉!”忠叔听了李好的话后沉默了起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接李好的话,加上本身又是一个本份老实的人,不善表达,所以只能用一声感叹来替代。
酒楼这边的事情一向不是他处理,他也不懂经营这块。只会干些体力活,看管下家里,这边酒楼经营不善关门,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忠叔,这附近可有典当之处?”看到忠叔的反应,李好赶紧把话题转往另一边,不想让这位忠心的老人继续难过下去。而他问的问题,也是他眼下最关注的事情。
………………………………
第三章 典当
“典当?郎君,我们剩下值钱的东西不多了,府上没啥可以典当的啊。”忠叔听了李好的话后有点不解,整个李家值钱的东西就这个酒楼和那几百亩地,真没什么好典当的。
而这几百亩地和酒楼估计留在手上的时间也不会有多长,要知道李府现在就欠了不少钱,要不然李好也不会考虑着把自家的酒楼卖掉。
对于以往的事情,李好真的不想吐槽了。而对于古代人的一些思路他也弄不清楚,几百亩地,加上酒楼,竟然还落魄到要借钱度日,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出来的。
“你带我去看看吧。”李好没有把自己怀里的那个东西拿了出来,这东西在这个时候还有点显眼,拿出来怕出意外。
忠叔犹豫了下后,就带着李好往一边走去。其实他们这条街往前走段路就有典当行,只是李好自己不清楚而已。
这里可是长安城赫赫有名的西市,大唐的商业重地,胡商云集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有典当行这些?
出了酒楼的门后,李好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千多年前的大唐都城街道模样,仿佛瞬间走进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般。
古城的繁华和沧桑,夹杂着各种喧嚣叫卖声扑面而来。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而且不仅男女都有,还有不少蓝眼睛高鼻梁的家伙。
大唐民风开放,这个时候自然还没像后世一样严禁女子出门,所以街上来往的女子并不少见。至于胡人,这在大唐的西市就更不少见了。
贞观三年,中书侍郎颜师古奏曰:“今万国来朝,至于此辈章服,实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
万国来朝的胜景还在,连接东西贸易的丝绸之路的,天朝上国的丰盛物资,导致长安城这里的异国商贩很多,尤其是长安城的西市。
包着大头巾裹着一身绣花毯似的胡商牵着一长溜的马和骆驼,牲口背上满载着大唐精美的丝绸和瓷器,脸上堆着春风拂面般的和善微笑,见人就让道,态度十分谦卑。
而经过的长安百姓却挺直了腰杆,眼角都不瞟胡商,神情自若地从他们身旁经过。就连腿脚不怎么灵便的忠叔,经过这些胡人的身边的时候都是挺胸路过,似乎高人一等一般。
自信,对胡人强烈的自信,在这里的每一个长安百姓的身上都能看到。“万邦来朝”的真正意义,在百姓身上都可看得见端倪,从里到外透着“天朝上国”的泱泱气派。
可惜,这种气派到了千年之后只剩嘴炮了。见到胡人矮半分,或者抱着胡人的大腿跑的男女比比皆是,甚至不惜作贱自己往外嫁的也不少,再也见不到天朝上国的泱泱气派。
“店家,你看我这东西能值多少钱?”忠叔带过来的地方,自然是比较靠谱的地方,李好也不用担心店家耍什么手段。
从怀里掏出两个玻璃杯出来,放在了掌柜的面前。这两个玻璃杯是系统送的,里面原本还装着米酒用来做菜。不过被李好倒了出来,杯子的塑料盖子也被李好扔在了厨房。
撇开里面的米酒和塑料盖子不算,单是两个透明玻璃杯,还带着波浪的曲线,以及上面的山水图,李好觉得这样两个杯子放在大唐怎么着也得值点钱吧。
“咦?”“嗯?”两种不同的声音从忠叔和掌柜的嘴里传出,李好看着两人的反应后心中瞬间踏实起来。这东西应该很值钱,要不然他们两人不会是这反应。
“郎君这是准备死当呢,还是活当?”从李好手中接过两只酒杯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后,眼中满是惊异,然后看着李好开始谈价钱。
“死当价如何,活当又价如何?”死当同活当,李好还是能分清楚。这样的酒杯他一起有六个,只要价钱谈的来,少了两个对李好来说影响并不大。
“死当一个千贯,活当六百贯!”掌柜的再仔细看了眼两个玻璃杯后,慢吞吞的说道,声音拉的极长。
此时长安斗米不过几文钱,良田也不过几十贯一亩。千贯对于李好来说,无疑就是一笔巨款,还清他的全部欠账还有剩余,所以稍稍犹豫了下后李好立刻就把两个酒杯全部死当。
一边的忠叔看到李好把东西死当后,脸上一阵肉痛,还犹豫了一下。他虽然见识不多,但是两个做工精细的玻璃酒杯,怎么看也不止千贯,就这样当出去,这也太轻率了点。
只是李好决定了的事情,他想要改变很难。要不然李家也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好把两个玻璃酒杯典当出去。
等一切交接完毕后,李好又犯难了。两个酒杯两千贯,一贯铜钱那么重,整整六斤四两。这要是放一起,他们得请几个牛车拉回去才行,而且搬来搬去还麻烦。
到最后还是忠叔提了个意见,留了十贯铜钱。其余全部换成绢,一匹绢一贯,这东西就要轻便不少。尽管如此,最后还是装了好几车。
李好没有跟忠叔一起回去,不是他对那些钱财不上心。而是长安城卯时开门开市,寅时关门关市。西市并不在长安城内,他要跟着一起回到长安城内,等下就出不来。
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他准备留下来买些东西准备准备,然后筹划着尽快把自己的铺面拉出来。要不然三天时间一过,他要是完不成任务,什么东西都会跟他无关。
两相对比之下,什么重要,李好自然分的清楚。更何况他现在身上也好歹有十贯钱,起步资金有了,加上人在,钱这东西还能挣回来。而命没了,则什么都没。
送走忠叔后,李好随即去这边的铺面里面买了一些这边常用的香料。换了几袋白面,又买了几头羊让人帮着屠宰好,再一起拉到自己的酒楼,今天晚上他就准备在这过夜。
酒楼这边的环境很差,李好趁着天还没完全黑的时候先把一楼好好的清理了下,拼凑出来一部分能够坐人的地方出来。
然后再准备了一部分行当,以便明天早上能够招徕客人。手段和硬件设施都得上,要不然怎么引来客人?余下的时间则全部放在厨房那边。
这一番忙碌下来,饶是李好现在这具身体年轻也有点顶不住,累的他只想找个地方大睡一觉。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再累他也得干。
………………………………
第四章 有钱也犯难
“这是要人命啊!”系统给的是五十人称赞叫好,开始李好并没反应过来,还以为很简单。后来才醒悟过来,这称赞叫好跟卖出去五十份完全是两码事。
用系统的话来说,既然叫美食系统了,那就必需是美食。西市这种地方,只要做的不差,三天卖出去五十份食物简直跟喝水一样简单,五十个人称赞叫好都做不到,这还能叫美食?
听说系统没有不带坑的,李好总算体会到了。这次轮到自己了,对于这个也只能无语接受,反正都是系统说的算。
还好自己是个吃货,会做的能算的上的美食的东西不少。如果只是一两次,这个问题不大,多了肯定不行。
比如什么桂林米粉,常德牛肉粉啊,这个自己能做好。下碗鸡蛋面条问题也不大,或者炒两个小炒也可以。
但是,这是贞观年间,这里吃牛肉是要报备的。只有牛老了,或者牛病了之后向官府报备确认后才能杀了吃,自己这要是卖牛肉粉,迟早药丸。
小炒就更不可取了,没有足够的材料。李好的历史不差,还会经常看看一些资料。对于大唐的东西不说很了解,知道的也不少。
小炒要用到蔬菜吧,那就说说蔬菜。后世小炒中很常见的西红柿、土豆、青椒、洋葱、辣椒,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答案是零,这些现在都没有。
即使后世常见的大白菜(此时叫“菘”)、菠菜(此时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见的蔬菜。白菜是因为品相不佳,吃的不多,菠菜则是刚刚引进价格太贵,一般人消费不起。
这里最常见的蔬菜是什么?秋葵!这个又叫“冬苋菜”,杜甫有诗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这种菜李好也老熟悉了,小时候家里老吃,他们老家叫“冬覃”。只是这玩意一般都是用来煮汤,炒菜很少用到。
倒也不是不可以炒,只是炒起来有点粘粘的感觉,卖相不好。而且现在这个季节不产这个菜,想炒还没材料。
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薤,杜甫同样有诗云:“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
这菜李好也熟悉,学名叫“藠头”,不过这李好老家那边这个叫“口老”。有点像洋葱,不过没那么大,只有手指大小。叶子像韭菜有点像小葱,但是不是扁的,也不是圆的。
藠头可以用来腌制,也可以用来炒菜。只是这玩意有个弊端,吃了屁多还臭。反正李好小时侯吃这东西就有这症状,一向对这东西敬而远之,而且这个时候也不产。
冬苋菜二三月份播种,四五六月份就有收获,大致是春夏吃的蔬菜。而藠头一般都是九十月份播种,来年三四月份才能有吃。
现在正是秋末冬初的时候,去哪找些青菜过来小炒?这个时候香菜或许有点,能看到也不意外,但是香菜能用来炒菜么?
唐朝食物的做法比较单调,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炒什么的要到宋代才有。小炒是个好来路,但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只能想别的办法。
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