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唐朝-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作战方式是大唐总参谋处各路老将按照老杨三征高句丽的方案反复修改验证过。而且大唐现在对于高句丽的地理情况也了解的非常清楚,无论是道家那些传教士,还是大唐军方派出去的探子,以及李好过去贸易探查的情况,都可以作为参考。
而济州岛早早的就被李好拿了下来,正好成为这次作战海上运输的中转站。也是因为有了这个,李二才愿意走海路,要不然这家伙就算知道李好在南边造出了巨船,他也不太愿意坐船。
将领改了,进攻线路也改了,最终会有什么结果,这个李好也说不清楚。李二会不会跟原历史一样,第一次东征无果这个李好也说不清楚。
“郎君,这个老干妈辣椒酱味道真不错!用来做作料挺好。”东征的事情跟李好没有太多的关系,他什么都管不了,还不如管好自己眼前的事情,不过有些事情倒是可以趁李二还在大唐先办了。
“嗯,这个本来就是用来做作料啊,不过没菜的时候还可以用来当菜就米饭吃也可以,下面条也行。”什么老干妈炒饭,老干妈煮挂面,这些东西在后世也是一些餐馆里面经常拿出来的吃食呢。
“还可以这样子?那我们到时试试?”除了老干妈,还有腐乳。这两种东西一经面试后,在长安城这边受到了不少人喜欢,销售效果很不错。
“你们想吃,等下我就让人炒个给你们吃。这个腐乳也能作为作料,来个腐乳空心菜。”李好听后笑道,这些东西又不是什么珍贵的食材,想吃自己做着吃就好了。老干妈和腐乳卖的都不贵,寻常百姓都能吃的起。
“我感觉这个比我们在潭州那边吃的那些味道要好不少,而且还不算太辣。估计这东西要是卖到那边去,估计会更受欢迎。”
潭州那边也有这种罐装的辣椒酱,还有剁辣椒。不过那边的口味更偏向那边的人,跟这个老干妈辣椒酱还是有些分别,这个口味基本能适合所有吃辣的人。
“呵呵,这个事情你们跟豆腐西施去说吧。这些东西现在是她在负责,我不太管这些事情。”李好听后笑了起来。虽然这些东西有些是李好想出来的吃食,但是李好自己并没插手进去。
作为经济开发区的第一个投资商,豆腐西施算是捡到了一个大便宜。李好给她的这些东西的配方,能让她狠狠的挣上一大笔,而且还能一直做下去,成为大唐的一个响当当的牌子出来。
不仅豆腐西施沾了便宜,后面的胖子一样也得到了好处。现在的厨邦厨房配料,无论是食用油还是酱油,在长安城也是非常受欢迎。
其他的来开发区投资的商人,能在技术上提供帮助的李好都会给他们一些便利。他们挣到钱了,开发区这边的经济才会更昌盛,也能吸引到更多的人过来。
在长安城呆了一个周末,接下来李好又要忙碌起来。他现在基本上和大唐皇家书院的学生享受一样的假期,周末不用上班。新的一周后。李好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面来,大唐杰出贡献奖的评选。
这个由大唐皇家书院牵头,由大唐李二同意,再由群臣筛选出来的名单,上面的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贡献。给大唐带来各种好处,所以才有资格出现在这个名单上面。
出现在这上面之后,他们将享受到朝廷给他们发放的薪俸,还有荣誉地位,更会在大唐明镜报上面登报全国宣扬,大唐皇家书院还会给他们刻石像记功放在书院。
排第一的是老孙,这个人的贡献没人怀疑,也没人有异议。第二是李好,他一样也没有争议。无论是和老孙一起合著的医术,还是给大唐带来高产粮食,这个排名他都有资格上。
实际上这个名单上面并没有排名的先后,只是因为这两人影响太大了,所以排在拉最前面。接下来的人中,明面和暗面李好的学生最多,占了绝大部分。
印刷术,火药,宝船,加上青霉素和磺胺的研制,以及大唐人民医院里面各种创新的医术。还有在农业研究方面,格物创造方面做出贡献的人,都在这个名单上面。
整整一百零八人,这些人也被称为一百零八贤,跟儒家那种完全是两回事情。李二对于李好摆弄这些既不抵制,也不反对,都是一路开了绿灯。
李好看着这个名单,不觉的又想到自己那些弟子来。这其中有部分摆在明面上的是因为他们都随李好姓了李,这些孩子原本没有名字,被李好收留后给他们取了一个名字,然后用了李姓。
农业方面的只有一个学生在研究,叫李纲,其他学生似乎对这个兴趣。加上李纲原本是最早跟随李好的人,李好手中的不少作物的推出都有这个学生的影子,所以李好对这个学生比其他学生都要青睐一些。
李纲现在已经结婚生子了,他刚来的时候虽然比其他孩子要大点,但长的眉青目秀,洗掉脏兮兮的一身后白白净净,咋一看还会以为是个女孩子。
而且开始李好收留他的时候象个刺猬一样,对每个人都很防备,跟所有的人都不交流,一个人孤零零。尽管李好有应付这方面的经验但也费了不少时间才让这个孩子对这里所有的人开放自己的防备,溶入了李好这个大家庭里面去。
这孩子不爱说话,但是却是所有人里面智力最好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只是他选择的行业和他那一批所有的人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经常挨饿的原因还是什么,他特别喜欢种植粮食和农业这块。
不过幸好他碰上的是李好,李好从来不干涉他的任何一个弟子的爱好,除非有问题。而且李好还会根据他们的爱好把他们引上一条不同的路上去,所以李纲很有幸的被李好引上了研究农业这块去了。
而之所以说这个孩子是李好最得意的弟子是因为他取得的成就最多,比任何一个都要多。其他的孩子还在积累经验和学习的过程中,他已经把李好所传的理论知识全部接收然后自己动手验证了。
李好的农业实际经验不多,他很多东西也只是知道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亲手去验证。但是李纲接收完李好传给的知识就一头扎进了实际研究的路上去了,所以他一直都是住在佃户这边利用李好划给他的试验田忙碌着。
过去没多久他就已经赢得了李府所有佃户的认可,并且把自己研究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并取的了丰硕的成就。这只是李好认为他是最得意弟子的原因之一,李纲在畜牧养殖方面的成绩同样取得不错的成绩。
………………………………
第三百一十一章 豆芽
“农业为本。”无论是不是要大力发展商业,李好从没放弃过农业,这也是李二任他折腾的原因,如果李好说农业不重要,李二估计能把他踢到南海钓鱼去。
所以李好的弟子李纲能上那个榜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李纲更大的成就不是整出一个温室栽培蔬菜出来,而是把李好之前提过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完整的实现了。这些大大出呼李好的意料,因为这些东西他自己都没见过,教给李纲的只是理论知识。
这个李好去自己的庄户那边看过,李纲的生态种植技术就是圈养了不少猪,还有牛羊,然后把它们的粪便全部定期收集到一个深挖用水泥铺制的大坑里。
放入杂草枯叶还有一些动物的骨头等东西,注入适当的水,洒上生石灰放置几个月沤熟后再施放到地里,再把地翻上一遍把这些肥料同肥水掩盖起来,顺便又把土里的虫子翻了出来冻死,到了第二年开春这片地就是一片上好的良田了,种出来的庄稼长势十分惊人。
李好听了汇报后当时就吃惊不已了,这不就是后世的简单有机肥的生产流程吗?自己只是和他简单的说过肥料的作用,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子就已经整出来了有机肥料,这放在后世都是经得起考验的肥料啊。
施用过有机肥的耕地亩产增加两到三成完全不成问题,这从他已经收获的耕地上完全能统计出来。李纲的这些成就完全奠定了在李好心中得意弟子和首席弟子的地位,不过李好并没就此头脑发昏把李纲推到朝廷上要个赏赐什么的。
而是自己拨了不少款给李纲继续研究他的温室栽培和有机肥种植的技术以及关注其他的技术研究,争取让这些达到最佳的效果并且把这些技术整理成册。然后等到现在自己再给他去争取适合他的地位,让他既能得到别人的尊敬还能继续安心的研究下去,争取给这个国家带来更多的实惠,而不是从此就远离一线,成了一个政客。
这个时候自己的学生已经在生态种植上面又走到了生态防止病虫的研究上面去了,这些对于这个时候的百姓来说,无疑都是最好的东西,就算在后世也一样。
生态种植固然好,但是要提高粮食生产还有些东西也不能少,比如肥料,人造各种肥料。这些李好大致说了个大概出来,怎么搞就是自己那些学生们去研究的问题了。
李好回到府上就开始给自己名下的各个产业布置后续的计划了,眨眼间一年又过了一大半了,他得准备着回南方去,这边的事情需要交给他人来处理,但是计划还得自己做。
实际上李好更想把自己这边的产业全部丢开,他现在已经不愁钱用了。只是这些产业养活的不仅是他们李府,还有相关做这些的人,他可以随便丢下,那些人丢不了。
李府的帐目不需要他管,武顺和其他几个女人加上他培养的那些做帐务的学生已经足够应付了。所以府上现在有多少人在干事,李好自己也不清楚,反正不少。
很快时间到了下半年,在所有的产业里面转了一圈,李好发现自己真的不需要过多的操心这些东西。除了做下计划,其他的每个产业的人员都已经做的很好了,这样也好,让他完全放下心来。只要继续保持这种运作模式,以后就算他不在了依然可以坚持下去。
大唐皇家书院和经济开发区那边也不需要他太多的关注,而且最近太子没事喜欢往那边跑,李好不想跟他撞上,所以太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开发区这边。
经济开发区的二期工程已经完工,而且原来计划的目标全部实现,已经开始进入了赢利期。他这个经济开发区和后世的还是有些分别,并非纯粹的生产区,而是商业生产混合区,所以短期就开始赢利并不过分。
要知道单是一期和二期的卖房卖商铺收入就是一笔不少的入帐了,这里比较靠近长安,去长安还方便,有那么多路公交车。买卖房子都有特殊政策,只要证件齐全钱足够就能买到,所以还吸引了不少在长安买不到房子的非商业人士过来居住。
至于这里的商铺就更加抢手了,如同后世的那些大学城附近密密麻麻的商铺一样,大唐的商业精英们也不是傻子。这里有两所大学校,就这两所学校的学院就已经有好几千人了,算上以后每年的递增,单是这群人的消费就不是一笔小数了。
加上其他过来的人员,这个经济开发区的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不到就由一片荒地变成了拥有几万人的小城市了。
这个地方吸引人的地方还有配套的启蒙学校和第二人民医院,这些都是当初的规划里面的东西,谁也没什么说法。这些地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