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唐朝-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开元元年盐官一带重筑,称捍海塘,原为土塘。后历代都有修筑,北岸海塘多用条石砌成,塘身横断面呈梯形,条石间用铁锔和铁锭固定,背面用土壅固加厚。海宁盐官镇一带古海塘现保存完好。
原本要到开元年间才重筑的海塘又被李好计划提前了,这同样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只是这是一个完全耗资的民生工程是没有收入的。李好想把这里弄起来是因为这个地方每年被海潮危害的程度比较大,这对杭州的发展很不利,更怕被一些有心人利用。
考察完这里后李好又和房二马不停蹄的赶往后世的上海地区。上海地区,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汉以后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唐天宝十载,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
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元至元十四年,华亭县升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至元二十九年上海县立,也辖于松江府。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华亭、上海2县。至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至清雍正四年,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
到嘉庆十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
这是后世上海地区的历史,只是在这个初唐年间,这里还是一片空白,连行政区划都没有,直接归属杭州府管辖了。李好跑到这里来,是想把上海设为杭州的另一个经济开发区,杭州一个经济开发区的力度不够大,无法支撑李好的大计划,必须把这一片全部发展起来,这功绩在整个大唐那都是无法估量。
不过这一切还得询问房二这边的造船厂进行的怎么样了,大唐现在南边的几个船厂已经饱和。正全力往北方的海岸线发展航运,船厂北上也就成了必须。不仅上海地区要兴建新的船厂,开始新修码头。
大连,天津卫,辽东半岛以及海参崴这些地方都在开设新的船厂,然后依靠码头开始建设新的经济开发区,这些地方还将开放一些区域给那些来往的外国商人休息停留。李好在考察这里的环境后就向房二询问其他地方的船厂的运行状况,当得到自己想要的答复后,李好回去就开始他来杭州的三大计划的规划和制订了。
这些规划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全部做好,并对资金的来源和管理都标明了去向,连那些地方的管理制度都做了说明。不过李好将这几个规划给房二看时,房二被结结实实的震住了,瞬间惊呆了。
以前他总觉得自己来杭州府搞这几年的建设已经算是大手笔了,可是李好就单单一个杭州搞出来的动静就差不多抵了他几年的工程了。西湖的开发,钱塘海塘的修建,上海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这三个工程那个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你让房二去那搞这么多资源来支持搞这些?
“无妨,人手大把的有,这些小事无需担心。不用麻烦杭州府这边的百姓,也不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个事情我帮你们承担下来。钱也好说,这杭州府不是没有特产?还怕挣不了钱么?”
缺人手?对于李好来说,这是问题么?别说李好,就是大唐朝廷,现在对这种修路修水利和大会战的项目,他们会差人手么?
北边的高句丽人,和那些异族番子,东边的扶桑人,南洋的猴子,连非洲的昆仑奴和欧洲的洋人大唐都不缺少。这些人便宜,死了直接挖个坑就埋了,这么多廉价的资源,大唐现在还怕搞工程?
如果不是现在技术还不成熟,李好都想把铁路什么的全部拉了出来,然后环整个大唐修上几圈。要知道现在的环大唐的水泥高速干线可没少开,这要是以前,谁敢玩这些工程?
一玩立马就会有人说什么劳民伤财啊,或者其他什么理由出来。但是现在,大唐的官员都没什么感觉,路就修好了,甚至很多时候路修出来了,这些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修建的。
人手问题不用担心,剩下的就是资金了。李好这次过来这边,手中还握着好几个自己的学生新研究出来的项目,要不然他凭什么敢跑这边来搞经济开发区?
除了这些,杭州府本身的物产也不少。李好想到的地方就是杭州湾那片地方出产的一个玩意,那就是盐。在古代,盐是一种仅次于粮食的战略物资,它是人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杭州湾的海盐产量就唐朝来说开采和利用的很少,一直要到宋以后才开始大量的晒盐制盐。大唐现在的盐价约十文一石,虽然因为南方那边的盐业产生了不少的冲击,但是架不住这个东西需求量大。
李好所知道的是杭州湾的慈溪盐场是浙江省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区之一,其盐业生产历史已有1300余年。慈溪海盐产量长期位居全浙之冠,主要产地庵东素有“浙江盐都”之美誉。它位于杭州湾南岸,始于唐代,至宋代已具一定规模。宋庆历七年,慈溪沿海人民修筑了第一条拦海大坝即大古塘,盐场移至大古塘以北。
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慈溪自东至西已建有龙头、鸣鹤、石堰三盐场,其中石堰、鸣鹤两场的盐产量占钱塘江口南岸7个主要盐场产量的64%,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盐的质量方面,这两场所产的盐都是名列榜首。
《宋史。食货志下四》中说:“石堰以东近海水咸,故虽用竹盘面盐色尤白。”以后,随着钱塘江口门的移动和杭州湾海岸的淤涨,许多盐场先后废止。13世纪后,三北半岛的北淤速度加快,石堰、鸣鹤两个盐场的实际作业区也不断向北推移,最后形成了庵东盐场。
慈溪各盐场的制盐方法经历了煎熬、板晒、滩晒三个阶段。宋代至清咸丰年间全部采用刮土淋卤火力煎盐的制法。咸丰二年,板晒制盐法兴起,煎盐渐减。
盐板是晒盐的主要器具,以杉木制成,四周用木框围拢,以便贮卤,板面平滑,合缝之处嵌以油灰,以防止渗漏。1938年,庵东盐场的盐板数量高达67万块,原盐年产量10万吨以上,占浙江省原盐总产量的40%,确立了其全浙第一大盐场的地位。
李好的计划就是把这个地方的产盐地和后世的晒盐法贡献出来然后作价标卖出来,这样的话就能筹到他的开发计划的启动资金了。然后再通过他自己的影响筹集一些财力再慢慢分期对他的计划进行实施,这样的话这个计划就能在几年之内得到大部分实施和看到效果的。
………………………………
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味
“你就是陈硕贞,你说你师从李子佳?”
在李好忙着发展杭州府,建设上海码头的时候,陈硕贞被李好派的人请了过来。李好看着这个年轻的女人,没什么印象感觉自己见过这个女人,所以好奇的问了起来。
“呃,老师,你真不认得我了?”让李好尴尬的是,陈硕贞一眼就认出了李好,见李好问起来后,给李好行了个见面礼,然后反问起来。
卧槽!难道这还真是自己学生?陈硕贞在江南道,自己并没来过这边,她怎么认识的自己?这问题李好自己也懵了。
“前几年我有幸过去长安,在玄都关那里,老师不是给我们一些道家弟子讲过医术么?还给我们的医书上面题过名啊。”见李好真的想不起自己了,陈硕贞脸上的神色有点黯然。
自己好歹也是一个美女哎,这些年出来行医多少人看到自己不是想着法子过来接触,也只有自己的老师似乎从没怎么关注过自己,甚至连自己都想不起来了。
“这样啊,那正好,你先在我身边呆一段时间。我准备在杭州这边创办一家大的医院出来,正缺乏人手,你的那些师兄姐们他们也会过来一些,这样行不?”
李好想了下,然后问陈硕贞的意见。创办医院是真的,把陈硕贞留在自己眼皮底下也是真的。如果江南道这边的事情没有尽快处理好,李好很担心这妹子就扯起大旗造反去了。
“行!跟在老师身边正是我所愿。”陈硕贞听后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这让李好怀疑自己是不是多心了。
“咦?郎君又从哪里找来一个漂亮的妹妹?”这边聊完后,李好就把陈硕贞跟自己府上的人介绍了一番,高阳妹子见后,忍不住有点小小的酸楚感。
这妹子跟李好的时间还不算长,而且一直对李好娶她之前多了那么多女人总有点小小的不爽,现在见,忍不住又吭声了。李好忍不住在她某个挺翘的部位拍了下,然后解释了起来。
“这是陈硕贞,我以前的弟子。她现在在江南道这边医术赢的不少百姓称赞,我准备在杭州府这边设立一个大的医院,她这样的医术好手就不能少。”
“咦?这不是硕贞姐姐么?”从后面进来的小武看到陈硕贞后惊呼了一声,这妹子显然是认识陈硕贞。这让李好不由的想起了野史中记载,似乎这两人也见过面。
李好没有去询问这些,倒是考校了一番陈硕贞的医术,然后确定她适合那个科系,到时让她负责那一个科系的事情便好。其中李好也问了下江南道这边的情况,陈硕贞常年在到处走动,对这些东西自然很了解。
“情况不是很好,如果不是我们道教的传教士给乡亲们争取一些好处,这边的百姓恐怕早就怨声载道了。那些世家心太黑了,完全就是不给百姓们活路。这些年,南方那边大量的产品冲入这边的市场,这些人挣不了什么钱了,就越发对乡亲们苛刻起来。”
陈硕贞显然早对这些东西很不满了,听了李好的话后,愤愤的说了出来。李好听后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自己把南方那边发展起来,竟然还加速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只是他真没想过这些人会这么无耻,他们不会想着去改变什么,却会闭关继续苛刻的对待自己人,这些人落伍了,应该要被淘汰了。
“没人往南方去,或者去其他地方么?这些年朝廷不是年年都在提倡让百姓去新大陆开发发财么?他们不是都可以过去么?”
“走了一部分人,大部分人都走不了。那些世家见到这边的人想走后,就想了各种办法出来为难。这边的官府很多都是他们的人,甚至连官府也出来为难那些百姓。”
陈硕贞摇了摇头,如果这样的话,这边的事情又不会闹的那么严重了,这也是她对江南道这边的人不满的原因。
“嗯,他们的好日子长不了了。”李好听后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他大致也清楚起来。陈硕贞没有追问李好凭什么说江南道这边的一些世家好日子长不了,她相信自己的老师,肯定能让那些人没什么好日子过。
“贤弟不是说今天要做些不一样的美食出来招待我么?今天准备什么吃的?”房二这个失火也带着老婆跑了过来,东阳公主在他身边笑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