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唐朝-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贤弟不是说今天要做些不一样的美食出来招待我么?今天准备什么吃的?”房二这个失火也带着老婆跑了过来,东阳公主在他身边笑着跟李好的女人们打着招呼。
因为李好跟房二的关系,也因为高阳公主在这里的原因,东阳公主现在来李好这边也越发自在起来。用房二的话来说,完全可以把这里当成自己家。
李好在杭州府这边有酒楼,不过因为不是李好过来主持,所以这边之前做的美食都是李府其他酒楼的一些美食带了过来,并没什么特别的自己主打的吃食。
现在李好过来了,这种局面自然要改进下。杭州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一直以来被称作天堂美食之府,那些李好见过和吃过的各种美食,他肯定要带了过来。
杭帮菜源远流长,兼收山水之灵秀,博采各大菜系之所长,是东方八大菜系之一浙菜的江南一帜。选料时鲜、制作精细、原汁原味、清淡适口是其最大特点。
杭州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饮食口味喜食鱼虾,菜肴历来注重原汁原味,讲究南北口味交融。烹饪时轻油腻轻调料,口感鲜嫩,口味纯美,色、香、味俱全。
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焖肉、叫花童鸡、等美食这个时候都没有,还要等上几百年才会出来。现在李好来了,这些东西就要提前出来了,只是关于它们的故事,只能靠后人去想象了。
“这些菜式看起来就跟艺术品一样,让人动筷子也有点舍不得啊。”准备美食这些东西,现在基本上都不是李好出手做了,除了他兴致来了,或者给自己府上的人做着尝试。
房二他们过来后不久,李府这边的几款菜式就给端了上来。看着桌上的这些美食,做工精致漂亮,让人看了确实不忍下筷。
“菜都是用来吃的,这是西湖醋鱼,又叫叔嫂传珍,以后将会是杭州传统汉族风味名菜。”李好听后笑了笑,率先带头动起筷来。
西湖醋鱼属浙菜系,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谓是历史悠久。此道菜选用西湖草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然后经各种方法,烹饪而去。
“这是红烧肉?”吃过糖醋鱼后,房二就感觉自己来杭州府这么久了,以前吃到的东西都不能代表这边的美食,而眼下的这些却能。这是一种跟以前吃的东西不同的美食,却又很适合这边。
“嗯,西湖红烧肉,跟以往的红烧肉略有分别。”这个其实就是东坡肉,东坡肉又名滚肉、红烧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经过精心烹饪而出。
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做出来的肉才够美味。
“那这道菜也不叫烧鸡或者全鸡了?”吃了一块红烧肉,房二的视线又被盘子里面的一支整鸡吸引了视线,他本能的觉得这道菜应该也不会那样叫了。
“呵呵,正是,这个是叫花童鸡。”叫化童鸡,后世杭州汉族名菜,又称黄泥煨鸡。在后世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这道菜仿效烤红薯的方法,用烂泥将鸡涂包起来,放在石块垒成的“灶”上拾点干柴煨烤,过一会儿泥干鸡熟,鸡毛脱落,顿时香气四溢。
后来这道菜传入菜馆、酒楼,厨师们又不断改进,在煨烤的泥巴中加入绍酒,将鸡包以西湖荷叶烤制,使荷叶的清香和母鸡的鲜香融为一体。成菜特异,味道十分鲜美。
“这道菜是龙井虾仁,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李好说着的这道菜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淮扬菜中堪称一绝。
“龙井虾仁”选用活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虾仁肉白、鲜嫩龙井虾仁,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
“这些菜看起来也只有这边能做了,我说的没错吧,贤弟?”吃了几道菜后,房二看着这些菜突然醒悟道。这些菜很多配料都是这边特有的东西,怎么看都像是这边的特色美食一般。
“是,这段时间来,我在杭州府周围转了一下,然后借鉴了这边的材料做出这些美食出来,这些以后就是杭州府这边的地道美食了。”李好听后笑着回道,只是说的东西全是吹牛,这些菜式明明就是他花积分从系统换来的配方而已。10
………………………………
第三百三十九章 浙菜
“贤弟,你是不是就是食神下凡啊?怎么走到哪里都能整出美食出来,什么样的东西都能给你做的美味起来,还有你不会做的美食么?”房二这时偏过头,一脸好奇的看着李好,他真不明白李好脑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东西。
“给你吃还压不住你的好奇心啊,吃你的东西吧。”李好动的这道菜式沙锅鱼头豆腐,这道菜降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
剩下的几道菜是西湖莼菜汤,宋嫂鱼羹,笋干老鸭煲,蛋黄青蟹,蜜汁火方。西湖莼菜汤又称鸡火莼菜汤,一道名菜,属于浙菜系。这道菜选用西湖莼菜作原料,味道鲜美,别具特色。
用莼菜作料制成的“西湖莼菜汤”,莼菜翠绿,鸡白腿红,色彩鲜艳,滑嫩清香,汤纯味美,让人吃后久久还在回味。宋嫂鱼羹也是一道传统名菜,在后世有着800多年历史。
这到此用鳜鱼或鲈鱼蒸熟取肉拨碎,添加配料烩制的羹菜,因其形味均似烩蟹羹菜,又称赛蟹羹,特点是色泽黄亮,鲜嫩滑润,味似蟹羹。
笋干老鸭煲烧的时候要用文火炖四五个小时。最大的特色是汤醇味浓,油而不腻,酥而不烂,吃来蛮开胃。蛋黄青蟹在保持蟹肉鲜嫩的基础上加入咸蛋黄的香糯,是后世非常流行的一种烹饪方法。
蜜汁火方烹调时,选用金华火腿质地最好的中腰峰雄爿,用冰糖水浸蒸熟,衬以莲子,缀以樱桃、青梅、桂花等精制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鲜艳,汤汁稠浓,咸甜适中,易于消化,特别受老人的欢迎。
对于房二他们来说,这种宴席算不了什么,而且这些菜材料实际上也不高。但是对于刚过来的聂小倩和陈硕贞两人来说,这些东西实在是太好吃了,好吃的让他们都想把舌头吞了下去。
聂小倩还好点,这些日子在这边,每天换着口味吃着不同的美食,已经吃的有点习惯了。而陈硕贞以前在乡间行走,那吃过如此美味的东西!
“这不过是一个菜系而已,江南道这边物产丰富,可以做成美味的东西也不少。接下来你们就可以经常吃到这些美味了。”宴席过后,李好看着一群吃的饱饱的人笑道,
杭帮菜不过是一种而已,整个江南道不仅有淮扬菜,还有浙菜。杭帮菜不过是浙菜的一个分支而已,除了这个,还有好几个其他的菜系。
浙菜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同时也受资源特产的影响。这里濒临东海,气候温和,水陆交通方便,其境内北半部地处东方“东南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河汉密布。
盛产稻、麦、粟、豆、果蔬,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四季时鲜源源上市。西南部丘陵起伏,盛产山珍野味,农舍鸡鸭成群,牛羊肥壮,无不为烹饪提供了殷实富足的原料。
这里的特产有:富春江鲥鱼,舟山黄鱼,金华火腿,杭州油乡豆腐皮,西湖莼菜,绍兴麻鸭、越鸡和酒,西湖龙井茶,舟山的梭子蟹,安吉竹鸡,黄岩蜜桔等。
丰富的烹饪资源、众多的名优特产,与卓越的烹饪技艺相结合,使浙菜出类拔萃地独成体系。浙菜基于四大流派,就整体而言,有比较明显的特色风格,又具有共同的四个特点:选料讲究,烹饪独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细。
原料讲究品种和季节时令,以充分体现原料质地的柔嫩与爽脆,所用海鲜、果蔬之品,无不以时令为上,所用家禽、畜类,均以特产为多,充分体现了浙菜选料讲究鲜活、用料讲究部位,遵循“四时之序”的选料原则。
选料刻求“细、特、鲜、嫩。”注重选取原料精华部分,以保持菜品的高雅上乘。注重选用当地时令特产,以突出菜品的地方特色。注重选用时鲜蔬果和鲜活现杀的海味河鲜等原料,以确保菜品的口味纯正。注重选用新嫩的原料,以保证菜品的清鲜爽脆。
而浙菜在烹饪一面,又有自己的独到一处。以烹调技法丰富多彩闻名于国内外,其中以炒、炸、烩、熘、蒸、烧6类为擅长。“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浙菜常用的烹调方法有三十余类,因料施技,注重主配料味的配合,口味富有变化。其所擅长的六种技法各有千秋。
炒以滑炒见长,要求速度快速成菜,成品质地滑嫩,薄油轻芡,清爽鲜美不腻。炸则菜品外松而里嫩,力求嫩滑醇鲜,火候恰到好处,以包裹炸、卷炸见长。烩的技法所制作的菜肴,汤菜荣获如愿了鲜嫩,汤汁浓醇。
溜的技法所制作的菜品讲究火候,注重配料,主料多需鲜嫩腴美之品,突出原料的鲜美纯真之味,蒸亦讲究配料和烹制火候,主料作到鲜嫩瞍美。烧更以火工见长,原料要求焖酥入味,浓香适口。
另外,浙菜的名厨高手烹制海鲜河鲜有其独到之处,适应了江南人民喜食清淡鲜嫩之饮食习惯。烹制鱼时,多以过水处理程序,约有三分之二的鱼菜是以水传热介质烹制而成,突出了鱼的鲜嫩味美之特点。传统菜当首推杭州的西湖醋鱼,系活鱼现杀,经沸水氽熟,软熘而成,不加任何油腥,滑嫩鲜美,众口交赞。
浙菜口味注重清鲜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清〉杭州人李渔《闲情偶记》中曾认为“世界好物利在孤行”,意思是要吃上等原料的本味。但是烹饪的发展证明,所谓突出原料本味,并非原料经合理的科学的烹饪,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去其糟粕,即除用熟处理外,还需要用葱、姜、蒜、绍酒、醋等调味品,达到去腥、膻,增香的功效,驱逐原料的不良之味,增加原料的香味。
例如“东坡肉”,便以绍酒代水烹制,醇香甘美。由于浙江物产丰富,因此在菜名配制时多以四季鲜笋、火腿、冬菇、蘑菇和绿叶时菜等清香之物相辅佐。原料的合理搭配所产生的美味非用调味品所能及。
如雪菜大汤黄鱼以雪里蕻咸菜、竹笋配伍,汤料鲜香味美,风味独特;清汤越鸡则以火腿、嫩笋、冬菇为原料蒸制而成,原汁原味,醇香甘美;火夹鱼片则是用著名的金华火腿夹入鱼片中烹制而成,菜品鲜合一,食之香嫩清鲜,其构思真乃巧夺天工。
此类菜品例子举不胜举,足以证明浙菜在原料的配伍上有其维妙独到之处。在海鲜河鲜的烹制上,浙菜以增鲜之味和辅料来进行烹制,以突出原料之本。
浙菜的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这种风格特色,始于南宋,《梦粱录》曰:“杭城风俗,凡百货卖饮食之人,多是装饰车盖担儿;盘食器皿,清洁精巧,以炫耀人耳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