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舌尖上的唐朝-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李好现在很想哭,这都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啊。这事情如果跟他扯上关系,一个不好,引起李二暴怒,自己就要被咔嚓。

    再算算自己认识的人,李恪,房二,现在加上高阳。特么的这完全就是一个必死坑局了,这一刻李好甚至生了逃离长安的念头。
………………………………

关于更新的解释以及周感谢。

感谢这星期莫乘仙,認眞你就输了,阅多书,我懒得打字,胃受伤,书友20170606003056261,gaogui114174,穿天喉,松是害,74011pp,ご悲酥清風ぐ,沃什云南白,画柚亍沫,汉润先生,石头人123,夜郎夜光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推荐票支持,你们让我还有继续的动力。

    听说每日的推荐票代表这书的首订怎么样,看着我那可怜的推荐票真着急了,所以厚着脸皮开了次单章求票。

    扑街这么久,还是需要成绩激励啊。新书期的更新不会太快,两章保底,如果推荐票和打赏够数会加更。

    推荐票周一零点开始计算,到周二零点如果满七百加一更,九百加两更,以此类推,周二在周一的基础上累计。

    打赏每5000点币加更一章。更新这方面有保证,最近一本书连续爆过一个月的万更。

    写了几本书,现在字数也能越写越长起来,希望成绩也能更好点。再次感谢大家的推荐和打赏支持,谢谢!
………………………………

第八十一章 兰陵笑笑生

“也许自己能够改变这小姑娘的命运吧!”

    这位姑娘现在似乎还小,应该还没偏爱和尚的倾向吧?或许自己可以跟某位穿越前辈一般,好好的调教下这妹子,不让她走弯路。

    那这会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还是留给房二自己去努力吧。到时自己给房二提个建议,让他结婚后远离和尚。

    特别是那些道岸貌然号称大师之类的家伙,一定要远离。千万不要把老婆傻乎乎的送过去照顾,要不然那墙角肯定会被挖。

    想多了,自己想多了。这些事情离自己太遥远了,自己也没那资格掺和进去。还是顾好自己眼前吧,要知道现在自己都快要被太子挖墙角了,这又是一个大坑。

    李好摇了摇头制止了自己的胡思乱想,看到身边醉的不省人事的小王同志,看来自己得加快脚步。必须先为小王同志造下势,别让某些人把声誉全挣了。

    这片地方,还是多些热血人士好点。李好虽然对当官没什么兴趣,对李二也没什么兴趣,但是对这方土地还是很有感情。

    然后自己赶紧撤离长安,去别的地方好好修养一段时间再说。这个时候的倒霉三角其实还算好,他们要等李二快挂了的时候才出事。

    但是太子就不一样,似乎出事的时间不远了。李好虽然不记得具体时间,但是好像在皇后挂了没多久,而现在皇后就在病重中!

    把老王扶到他住的地方,他的仆人立刻出来帮忙把人扶了进去。李好立刻转头回自己府上,他现在也有点头晕晕的感觉。

    回到自己家门口,忠叔正打着灯笼等在门口。看见李好回来,赶紧把李好扶着回府安排休息。

    接下来的日子,天然居的分店生意一天比一天的好了起来,每天都是客源满满。不过老店那边的生意也不差,并没因为新店开业后就冷清下来。

    两边都做早餐,而且现在所有的菜式和酒水都同步。这边的有钱人多,西市那边有钱的人也不少。

    两个酒楼一天的收入上千贯,这种收入把李恪都吓一跳。“这酒楼这么挣钱?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

    李恪的见识不少,但是从没想过两个酒楼一天可以挣这么多钱,这时候的一千贯的购买力太强了。

    “呵呵!”对于这种不会做生意的人,李好就送给他两个字。其他都不说了,一切尽在这两字之间。

    “贤弟,你这呵呵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感觉到味道不对一样。”李恪不是傻子,李好这呵呵的地方太不对了。

    “吴王,这做生意的事情你不懂,你只管收钱就可以,其他的只管看我的。”

    李好没解释自己的呵呵是什么意思,比起最原始的低买高卖,后世的人早就不玩这个了。那时的人们玩的是创新,玩的是创意。

    李好只要稍稍改进下,往这时代一放,想要挣钱难么?每天都是财源滚滚来。后世做不了大富豪,来到这个时候享受一把大富豪的感觉也不错。

    印刷行那边的第一批书籍很快就上市,酒楼分店开业后的生意火爆,也让李好有心思扭足了干劲投入到书籍的印刷和销售中去。

    虽然这个是副业,但是李好也不准备放过。而且这块掌握好的话,对自己的酒楼之类的东西一样有着帮助,只不过要看怎么用。

    而因为同李恪的合作,李好能用的人手又多了不少。李恪的人虽然李好不怎么信的过,估计这里面或许还有别的皇子的人,或者李二派的人,但是让他们做外围的事情并没问题。

    只要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除非把自己抓去,要不然谁也不能轻易的得到技术。李好从没小看过这个时代的人智慧,所以他也不会随意的暴露自己的底牌。

    新书在长安城很受欢迎,看大唐印刷行门面每天排队的人就知道。新印的书除了便宜还印刷精美,尤其是那些跟科举有关的书,更是抢手。

    这个时候的长安可是聚集了全国的士子,他们平时想要看些经义之类的书还的找人借,然后自己手抄回去研究。

    这里只要花费几文钱,就能买上一本,很多还是珍藏本。这对他们考试的帮助太大了,自然舍得花这钱。

    比起这几文钱,万一他们看的东西够用考上进士了呢,这投资就挣大了。古人不都是傻子,这点道理他们还是能想的到。

    除了这些,《三国演义》也在悄无声息的火热起来,风靡于长安所有人之中。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让无数有点才华的人士都忍不住跟着背两句出来怀古。

    达官贵族群中,街上的百姓走卒中,见面不问一句你看了吗,好象出去挺没面子的。读书的人就算不看书,但是不吟一句一壶浊酒喜相逢,都不好意思出门,可见此书的魅力。

    一个叫兰陵笑笑生的大能也开始在各方面传送,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写出《三国演义》的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

    而且还有很多史家大儒也在找,他们准备狠骂这家伙一顿。特么的好好的三国历史,竟然给这家伙写成了白话评书版,特么的还火的不得了。

    偏偏里面的内容把真实的历史改的一塌糊涂,让这些史家和大儒如何能接受这些东西?简直是乱弹琴!

    然而不管这些史家和大儒喜不喜欢,这本书还是火了起来,受到无数人的追捧。连皇宫的宫女太监中,据说都会有人在闲的时候讨论一番这本书。

    其实李好更希望《千字文》和《三字经》,以及自己弄的两小本农业技术和医疗的书受到的关注大点好。因为前两本书是小孩的普及教育书,是普及全民学习的重要工具。

    而后两本书李好把一些后世验证过的农业技术拿了出来,以及包括药膳在内的一些常见病治疗上面的经验。但是现在看来,李好的努力白费了,这几本书销量很差。

    这是一个除了科举读书,其他方面都不怎么不重视的年代。单靠自己的影响一点作用都没,这要得从根本上面影响那些人的思想才行。
………………………………

第八十二章 广告无处不在

“贤弟,这书籍后面印上我们天然居的名字和地址有什么用?还贴了剑南春的语句。”李恪拿着手里的《三国演义》,有点不解的看向李好。

    “这个啊,比如你看书看到肚子饿的时候,然后在封面看到这东西,你是不是就想跑天然居来吃上一顿?”看到李恪不耻下问的样子,李好翻了个白眼说道。

    广告的效果呢,这大唐的吴王显然不太明白里面的效果。自己的印刷行卖出了多少书,那些书都有这些广告。

    这长安城只要有三分一的人看了这名字,然后再有三分一的人跑过来吃一顿,每个月就能挣不少钱了。这么好的免费广告,不用是傻子。

    如果不是这长安城现在没有什么大字报,墙面广告。李好甚至还动了在关键的地方扯几块红布,上面写着自家酒楼的消息的念头。

    或者在那些人口比较多的地方贴上各种小广告,让广告这东西在大唐的长安无处在。可惜李好没那胆子,他不敢这样玩。

    虽然没有什么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允许张贴这些东西,但是自己只要开了这个口,如果李二看着不爽,那肯定就会治自己的罪。

    但是印在自己印刷行印刷的书上,李好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那些印刷的地方并不影响正文,而且书是自己出版,大唐又没出版法,想怎么印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印刷行这边的工作需要李好指点的不多,活字印刷的模版一搞定。剩下的就是校队印刷装订的事情,不需要李好插手太多。

    耕地那边,开年后,刘仁轨和崔知悌两人就会不时的往李好的庄子那边走走看看。筒车和曲辕犁的出现,不仅加快了耕种速度,也让那片地不用再担心缺水的问题。

    虽然见到这神奇的筒车和曲辕犁带来的改变,但是这些并不足以让一县的一二把手不时守在这边,而且还从本来人手不多的县衙抽调了十来人长期驻守这边。

    这中间的关系太大,李好说那些种子能亩产十几石,几十石,这东西太重要了。但是没验证过,两人也不敢把这事情跟李二汇报。

    要知道刘仁轨这人可是能吏,而不是靠什么溜须投机献祥瑞来给自己邀功的人。所以李好说的再厉害,没有亲眼见到,两人都没有上报的想法。

    不过为了这些种子和这个庄户的安全,两人也不敢大意。隔三差五的就会过来李好的庄地看看,虽然那些种子到这个时候并没种上。

    种子没有种上,不过李好已经让自己的庄户开始做一些准备了。比如蓄冬肥,翻地冻死一些藏在泥土里面的虫子,这些都能给耕种带来好处,他自然不会错过。

    李好有时候也会去庄户那边转转,过了年后,这边的耕地承载着李好太多的希望,自然不能大意。碰到了老崔的时候,李好也会和他聊聊医学方面的事情。

    老崔虽然是名门后代,自认对医术有那么点精通。但是碰上李好后,在这方面他就只有甘拜下风。

    李好的一些设想虽然并没完全被采用起来,但是李好说的一些东西对他启发很大。特别是一些常用的偏方和技术,对他的帮助很大。

    特别是李好印刷的那本关于常见病的诊治方法以及用药,还有小孩子需要注意什么的医书。

    这些对老崔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他同李好的关系,现在近乎亦师亦友的那种。

    老崔比李好大上不少,还是这边的父母官,但是他在李好面前还真的摆不起什么架子。在老崔眼里,李好就是大能,如果不是李好对做官表现的很淡,老崔早就给他引荐了。

    “贤弟,这些阿拉伯的数字你从何处学来的?”另一个变化很大的则是老王同志,他一样比现在的李好大不少,但是两人现在也成了平辈之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